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7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548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867篇
口腔科学   119篇
临床医学   737篇
内科学   1151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374篇
特种医学   454篇
外科学   1096篇
综合类   2691篇
预防医学   306篇
眼科学   108篇
药学   384篇
  3篇
中国医学   174篇
肿瘤学   56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919篇
  2003年   1231篇
  2002年   1041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根据应力方向分析复合颅面骨骨折的方法.方法:对48例颅面骨病例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和三维重建,沿撞击力方向、角度分析和三维重建图像分析颅面骨各部位骨折特点.结果:当着力点位于颅面骨,应力沿撞击点向周围传导,出现应力型骨折比例77.3%(37/48)、关节脱位33%和副鼻窦损伤35.4%.在骨结构的横截面积陡然减小的区域出现应力集中,出现骨折50%.结论:三维重建和机械应力分析综合法能够全面分析和提高认识颅面骨骨折特点.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山西省运城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2009年7-9月运城地区乙脑发病率及同期气象资料,用SPSS17.0软件分析两者相关性,并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乙脑发病率的气象因子拟合模型。结果运城地区乙脑病例多在6月开始出现,7月增多,8月达到高峰,9月减少,10月偶有发生。乙脑发病率与月平均温度、月平均气压等相关,与月温差、月日照、相对湿度、月降雨量无关。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乙脑发病率的气压回归方程,ap1(提前1个月的平均气压)有良好的拟合效果。结论气象因子对乙脑发病有重要影响,可以利用气压拟合模型预测乙脑发病率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应用微波消融治疗近胆囊旁肝癌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就诊本科室的近胆囊旁肝癌患者65例为观察组,病灶共65个,选择同期位于肝实质内的肝癌患者50例为对照组,病灶共55个。均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统计消融结果。持续随访3~24个月,观察肿瘤的灭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消融效果均较好,一次消融成功率、辐射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复查,4个病灶局部肿瘤进展,其发生率6.15%(4/65),疗后3个月,肿瘤完全坏死率89.2%(58/65);对照组局部肿瘤进展发生率9.09%(5/55),肿瘤完全坏死率94.5%(52/5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仅部分患者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未经特殊处理,自然消退,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23%(45/65),对照组发生率76.00%(38/50),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近胆囊旁肝癌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4.
背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是否能够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以及发挥这一作用的最佳时机如何,目前研究较少。目的:观察移植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40只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注射 HG-DMEM)、心梗后3 h,7 d 移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移植后14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移植后28 d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后第14天,与对照组相比,3 h移植组和7 d移植组血浆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移植后第28天,与对照组比较,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明显减小,心脏缩小,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明显提高,心功能改善,且3h移植组较7d移植组作用更趋明显。说明心肌梗死早期进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显著抑制梗死后炎症反应,调节炎症细胞因子网络平衡,延缓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采用荚膜肿胀试验进行肺炎链球菌血清学分型,并计算疫苗(PVC7、PVC11、PVC13)覆盖率;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91株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离患者年龄呈典型双峰分布,以<5岁婴幼儿与>50岁中老年人群为主,占51.7%、27.5%;90株肺炎链球菌共鉴定出20个血清型,1株未能血清分型,常见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为19F、19A、6B,PVC13覆盖率为74.4%;91株肺炎链球菌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在67株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敏感株(BLAs)中,青霉素不敏感菌株(PNSP)占53.8%.结论 重庆地区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以19F、19A、6B血清型为主,PVC13的预防作用更显著;肺炎链球菌耐药性高尤其是大多数菌株呈多药耐药趋势,临床应注意合理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骨髓来源的细胞能否分化成肾小管上皮细胞。方法:15只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C57BL/6转基因小鼠提供骨髓细胞,64只同种无荧光标记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全身照射组(TBI组)、骨髓移植组(BMT组)、骨髓移植+甘油注射组(B+G组),每组16只。各组小鼠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检测血常规、尿素氮及血肌酐,并取肾行H-E染色检查肾脏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可以明确受体鼠骨髓细胞中CFP阳性细胞的比例,利用荧光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用荧光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GFP阳性细胞在受体鼠肾脏的分布及数量。结果:致死剂量^60Co照射虽然引起血常规三系减少,但并未对肾脏的组织结构及功能造成损伤。BMT组受体鼠在骨髓移植后第56天、84天时,肾小管中有少量GFP阳性细胞的存在,B+G组受体鼠于上述同样时间点时肾小管中的GFP阳性细胞增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一步证实了这些GFP阳性细胞位于肾小管上皮,并且荧光组织化学显示,这些GFP阳性细胞表达肾小管上皮细胞特异性功能蛋白Megalin。结论:骨髓细胞可以向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化.参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更新。并且损伤可以使骨髓细胞的肾向分化率增加。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用脾细胞增殖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 DAB 诱发的肝炎、肝硬变和肝癌大鼠 IL-2活性和 T 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在肝炎肝硬变和肝癌期实验组 IL-2活性及辅助 T 细胞(TH)/抑制细胞(TS)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01)。在肝硬变和肝癌期实验组总 T 细胞和 TH 细胞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0.01),TS 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0.01)。结果表明:1.肝病越重,IL-2活性越低,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越明显。2.IL-2活性降低先于 T 淋巴细胞亚群。3.TH 细胞/TS 细胞比值敏感于 T 淋巴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998.
运动训练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液白细胞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Xu D  Wang B  Hou Y  Hui H  Meng S  Liu Y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4):237-240
目的 探讨6min步行运动训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观察同同程度充血性心衰患者白细胞及分类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以及运动训练对其影响。方法 60例Ⅱ、Ⅲ级心功能充血性心衰患者在入院24h之内作6min步行运动实验,记录其行走距离,静息状态和运动后心率,血浆TNFα,血液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然后随机分为两组(训练组32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行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但训练组2次行6min步行运动训练,8周后重复检测上述指标。对23例Ⅳ级心功能CHF患者观察了入院时上述血浆细胞因子和白细胞及分类的。结果 Ⅲ、Ⅳ级CHF患者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百分比较Ⅱ级CHF患者明显增高(P<0.010;血浆TNFα在Ⅱ、Ⅲ、Ⅳ级CHF中的差异有显著性。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CHF症状,减慢增快的心率,增加行走距离。训练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运动训练组治疗8周后,CHF患者白细胞、中性粒、单核细胞百分比和血浆TNFα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比更显著(P<0.05)。结论 6min步行运动训练不仅可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TNFα等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还可改善心衰患者可能存在着的免疫机能缺陷。  相似文献   
999.
《Journal of hepatology》2020,72(5):855-864
  1. Download : Download high-res image (202KB)
  2. Download : Download full-size image
  相似文献   
100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窦炎症病理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H.pylori)与胃窦炎症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胃镜活检取得胃窦组织标本,在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和甲苯胺蓝染色中等阳性的病人中筛检出128例患者,其中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CG)患者6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30例,胃溃疡(GU)患者30例,对患者的血清进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患者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空泡毒素相关蛋白A(VacA)抗体的情况。结果 胃窦炎症积分在CG、DU、GU患者胃窦炎症均表现为活动性,但是没有明显差异;CagA在所有病例中具有普遍易感性。在GU中出现8例胃窦萎缩,其中4例表现为CagA和VacA均阳性。在DU中未见胃窦萎缩。结论 H pylori相关性胃病中胃窦炎症多表现为活动性,但是没有明显差异。CagA在所有病例中具有普遍易感性,胃窦萎缩多出现在GU患者中并与CagA和VacA均阳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