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0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调查分析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的状况,提高对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的认识,探讨艾滋病与结核病的相关性。方法对近几年在我院就诊的125例艾滋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25例艾滋病患者中有18例发生结核菌感染,发病率14.4%。其中,99例成人艾滋病人有13例合并结核,发病率13.1%;儿童艾滋病26例,有5例发生结核感染,发病率19.2%。②18例合并结核感染的病人,有6例死亡,死亡率33.3%,其中儿童死亡2例,死亡率40%(2/5);成人死亡4例,死亡率30.8%(4/13)。③临床分型:肺外结核6例,占33.3%,其中淋巴结核4例,结核性腹膜炎和脑膜炎各1例;肺结核12例,占66.7%,其中,粟粒性肺结核6例(33.3%),浸润性肺结核5例(27.8%),结核性胸膜炎1例。④有9例病人进行了CD4^+细胞数目检测,在(29~84)个/μL之间,均〈100个/μL。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的发病率大约15%左右,发生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多见;结核是引起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和死亡的主要疾病,而CD4^+细胞数目和功能低下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199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在不同患者群体的分布特征,探讨对不同患者群体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价值。方法鉴定从35000例汉族患者中筛查出的199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的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及37℃的反应性,统计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在新生儿及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的患者、元输血史及妊娠史的非新生儿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199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抗体来自母体的新生儿11例(5.53%),均为37℃反应的IgG类抗体;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者138例(69.35%),其中IgG类抗体31例、IgG+IgM类抗体51例、IgM类抗体56例;元输血史及妊娠史的非新生儿患者50例(25.13%),其中IgG类抗体3例、IgG+IgM类抗体6例、IgM类抗体41例;在所检出的16例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中,7例红细胞直接球蛋白试验阳性,表明其可致敏自身红细胞,引起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结论对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并预备输血的患者、孕妇、黄疸新生儿及疑似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的患者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有利于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早期诊断非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帮助诊断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23.
异位妊娠2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有关因素、临床特点,以早期诊断及避免误诊。方法 对28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孕产史、避孕方式、特殊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手术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发病因素中有人流史占90.9%,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占18.2%,盆腹腔手术史占15.7%(其中剖宫产术占6.6%)。临床表现主要是停经、腹痛、阴道出血,但有少数症状体征不典型,HCG和B超检查相结合可大大提高早期诊断率。结论 人流史、宫内节育器及盆腹腔手术史患者的异位妊娠发病率升高;药物保守治疗及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再次异位妊娠机会增加;单纯输卵管病灶切除仍有可能同侧残端再发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经胃镜放置鼻胃肠结合管早期肠内营养相对于常规的鼻胃管或鼻肠管营养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3例,采用经胃镜放置鼻胃肠结合管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营养支持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在营养指标上明显改善,并发症和费用明显减少(P〈0.05)。结论 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经胃镜放置鼻胃肠结合管早期肠内营养基本上能够解决目前常规的鼻胃管或鼻肠管营养时所遇到的困难,并更加改善营养指标和减少并发症及费用。  相似文献   
25.
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及引流术(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男15例,女7例)行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管癌9例、胆囊癌4例、肝癌及肝转移癌6例、胰头癌3例。结果21例患者成功实施PTCD,其中3例行胆道内支架置入,1例患者PTCD未成功。全组技术成功率95.5%,术后患者黄疸、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并发症有胆道少量出血、发热、肝区疼痛,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PTCD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原发于鼻腔T细胞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鼻腔T细胞性NHL32例,按照Ann Arbor分期Ⅰ期24例,Ⅱ期6例,Ⅳ期2例;根据WHO分类PTCL-U(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性)占22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10例。初诊时PS状态(ECOG)为0~1者占96.7%(31,32);有B症状者占37.5%(12/32);结外侵犯〉1个部位者37.5%(12/32):LDH增高者占28.1%(9/32)。23例患者采用化、放疗联合治疗,9例采用单纯化疗。化、放疗联合治疗和单纯化疗患者均采用标准CHOP方案化疗。结果化疗有效率为56.2%(18/32),其中CR率为37.5%(12/32);23例化疗联合放疗的患者有效率为100.0%,其中CR率86.9%(20/23)。全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2.9%、41.2%、18.3%。化疗联合放疗组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化疗组;局限在鼻腔(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及全身播散(〉Ⅰ期)患者。结论原发于鼻腔T细胞性NHL采用CHOP方案化疗疗效不佳,预后不良.联合放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考察国内不同厂家辛伐他汀口服制剂的体外溶出度情况,并同默沙东公司产品进行比较。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pH值为4.5的0.025mol/1。磷酸二氢钠(65:35),流速为1.6mL/min,检测波长为238min,测定不同厂家的9个品种的体外溶出度,采用SPSS对各组之间溶出度值的方差齐性进行检查,结果 辛伐他汀浓度线性范围是1.592—25.47μg/ml。(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0.68%),各个品种的溶出度都大于80%,但各组溶出度方差差异较大,结论 不同厂家辛伐他汀口服制溶出度都符合要求,但溶出度均一性差异较大,舒降之各样品之间的体外溶出度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28.
陈华佳  郑锦权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970-2972
目的:评价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并呼吸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并呼吸衰竭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儿均采用抗感染、解痉、止咳、吸氧及血管活性药物等综合抢救。两组均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400mg/(kg.次),共用3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剂量2mg/(kg.次)~3mg/(kg.次),每日2次~3次;对照组用地塞米松,剂量0.5mg/(kg.次)~1mg/(kg.次),每日2次~3次,疗程均为3d~5d。临床观察喘息、气促、紫绀、肺部哮鸣音及痰鸣音好转情况、血气分析动态检测及住院日。结果:治疗组患儿在喘息、气促、肺部体征及血气分析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日缩短,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前列腺电切术及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同期住院的前列腺增生症60例和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按制定好的医、护、患临床路径表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工作,对照组按常规医疗护理模式工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候手术日和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提高7.19%。结论按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0.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扫描技术的技术要点以及对质量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55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后处理用东芝VITER工作站分别进行VRT、CPR、MPR、MIP、三维重建及血管探针技术,评价冠状动脉主干和主要分支的显示达诊断要求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成功率。结果:在熟悉冠状动脉解剖,患者充分准备和配合以及合理地扫描参数选择,扫描时间窗的把握及图像后处理的保证下,冠状动脉成像主干和分支显示达到诊断要求。结论:64层螺旋CT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筛查,以及术后复查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在熟悉检查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合理应用各种参数,充分的准备是获得高质量图像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