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506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657篇
预防医学   48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44篇
中国医学   171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血清学营养指标在COPD患者营养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治疗,对比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学营养指标,同期观察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少。结论营养支持治疗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2.
李慧  钟定  李莉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757-175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OSAS患者的关系。方法选取男性OS-AS患者30例和体检正常者25例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评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缺氧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差异。同时,检测外周血中的VEGF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分析其差异及与睡眠监测指标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SA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缺氧时间、IMT、VEGF较明显增高,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VEGF与AHI、夜间缺氧时间正相关(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负相关(P<0.05)。颈动脉IMT与AHI正相关(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负相关(P<0.05)。结论 VEGF可能在OSAS患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为早期预防OSAHS患者心血管合并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B超引导局麻下经皮肾取石对高危。肾结石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依据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将91例行局麻下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患者分为高危组(ASAUI或Ⅳ)23例和低危组(ASAI或11)68例,所有患者均运用微通道(F18)PCNL钬激光碎石术。记录并比较两组年龄、体质指数、合并疾病数量、结石平均体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结果:高危组与低危组的平均年龄[(56.0士12.3)、(52.0±11.6)岁]、体质指数[(29.2土4.5)、(28.5±4.8)]、结石总体积[(3.12±1.13)、(3.27土1.45)cm^3]、术中平均估计失血量[(126±20)、(112±23)m1]、手术时间[(57±25)、(62±28)min]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2.7%、13.5%)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与低危组在平均合并疾病数量[(4.7±1.8)、(1.4±0.7)]、平均术后住院天数[(8.5土3.7)、(6.2±2.3)d]、结石清除率(72.5%、91.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局麻下经皮肾取石对高危肾结石患者同样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miRNA进行二代测序,探讨CHF患者血浆中miRNA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治疗的40例CHF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个体,应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血浆miRNA进行测序,寻找差异表达的miRNA。另收集同期CHF患者和健康对照个体各96例,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验证。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高通量测序显示在CHF患者的血浆中miR-184、miR-651-5p、miR-130b-5p、miR-203a-3p、miR-548e-3p和miR-106a-5p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上调,miR-31-5p和miR-5091的表达水平存在下调,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浆miRNA的表达差异与高通量测序的结果相符。结论 CHF患者的血浆miRNA与健康个体的表达谱存在差异,差异表达的miR-184、miR-651-5p、miR-130b-5p、miR-203a-3p、miR-548e-3p、miR-106a-5p、miR-31-5p和miR-5091或许与CHF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5.
66.
67.
赵文博  冯群虎 《新中医》2021,53(5):135-139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散穴位贴敷对腹腔镜直肠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7例接受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益气通腑散穴位贴敷,对照组予安慰剂穴位贴敷,观察比较2组胃肠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胃管引流量较对照组少(P<0.05);治疗后,2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免疫球蛋白、血清Alb及PA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腑散穴位敷贴能促进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对比传统机械性肠道准备(MBP)方法,研究“通腑和下法”中药复方灌肠在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围术期的应用。【方法】 将60例拟行择期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试验组在术前2 d开始口服“通腑和下法”中药复方(小承气汤加减),对照组术前1 d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3 L,观察2种不同灌肠法患者的肠道准备依从性积分及术前首次排便时间差、排便次数和肠道清洁情况,术后试验组患者每日给予上述中药复方15 mL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15 mL保留灌肠,观察2组患者的术前临床指标情况、肠道清洁情况、术后首次排气天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术前临床指标:试验组患者的肛门坠胀评分、肠道准备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首次排便时间差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前排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肠道清洁情况:试验组的优秀率和优良率分别为90.0%(27/30)和100.0%(30/30),对照组分别为86.7%(26/30)和100.0%(30/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首次排气天数:试验组为(3.87±1.37)d,对照组为(3.60±1.3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并发症情况:试验组患者的肛缘水肿、肛门坠胀、排便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1/30)、13.3%(4/30)和6.7%(2/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6/30)、43.3%(13/30)和3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ERAS理念指导下对混合痔围术期患者进行中药复方灌肠治疗,能有效增强患者的舒适感,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最终达到了加速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掌握中、小学生近视状况,为开展视力不良防治工作和改善学校学习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宝安区50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7.0%,其中大部分属轻度近视;近视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遗传、体育锻炼时间与近视发病率显著相关(P<0.05).学习时间、看视频终端时间、眼保健操对近视发病并无显著影响.结论 应采取措施保护中、小学生视力,重点在于做好早期预防和加强体育锻炼等.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所致各类型肝病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与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连续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96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4组:急性乙型肝炎组(40例);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组(12例);慢性乙型肝炎组(30例);乙型肝炎病毒致肝硬化失代偿期(14例);对照组(30名)为健康查体者。采用微电脑自动测定系统对其血浆Fbg水平与功能进行系列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除急性乙肝组Fbg功能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Fbg的各项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最大吸光度、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反应迟滞时间、功能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01)。结论:在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各类型肝病中进行纤维蛋白原系列检测,能反映患者肝功能受损时所涉及的凝血功能变化,对判断预后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