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0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402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149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311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2436篇
内科学   540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129篇
特种医学   146篇
外科学   470篇
综合类   3851篇
预防医学   964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1170篇
  4篇
中国医学   197篇
肿瘤学   4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628篇
  2009年   734篇
  2008年   821篇
  2007年   900篇
  2006年   1025篇
  2005年   1156篇
  2004年   1094篇
  2003年   632篇
  2002年   475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误诊原因,以便早期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青年人大肠癌的诊断及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直肠癌36例中被误诊为结肠炎7例,痔疮并出血5例,痢疾3例,肛周脓肿并肛瘘2例;结肠癌26例中被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3例,结肠炎2例,缺铁性贫血1例。误诊率37.1%。结论 青年人大肠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治疗水平有赖于对这些特征的认识,力争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72.
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愈来愈迫切.而眼睛是人体质量要的组织器官之一,一旦受到疾病、外伤的损害,会严重影响视功能,从而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眼科病房护士的重要工作之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价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环形吻合器为81例混合痔患者行PPH,分析临床效果,总结手术经验。结果:病人痔核均回缩,8-12d痔块基本萎缩,术后2d下床活动。手术时间15-100min,平均48.8min,随访1个月~5年无复发和其它不良反应。结论:PPH操作简单,术后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4.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骨质疏松症伴随骨折越来越受到关注 ,老年人多以轻微外伤即发生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这些患者多需要长期卧床。有报道骨科卧床病人便秘发生率高于 6 0 % ,且随年龄增高便秘发生率也随着增高。本文通过对 134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便秘发生的相关原因分析 ,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收治发生便秘的 13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男 4 9例 ,女 85例 ;年龄 6 0岁 92岁 ;股骨颈骨折 89例 ,股骨粗隆骨折 4 5例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75例 ,股骨头置换术 1…  相似文献   
75.
蔡丹辉  杨应明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4,36(1):379-381,封3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技术在椎管内脊髓腹侧及腹外侧神经鞘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日本SONOPET MODEL UST-2001超声乳化吸引系统,采用后入路方法,结合显微手术切除40例椎管内脊髓腹侧及腹外侧神经鞘瘤.结果 术中全部病例均在超声乳化技术辅助下行肿瘤全切除,术中视野暴露清晰,椎板切除范围可控,无继发损伤发生,出血量为50~150 mL,平均出血量70 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神经鞘瘤,术前后MR影像展示证实肿瘤全切除,术后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住院天数8~12 d,平均10 d,随访3月~4年,无脊柱不稳、根痛、复发等现象.结论 后入路椎管内脊髓腹侧及腹外侧神经鞘瘤采用超声乳化技术辅助显微手术技术切除,是一种十分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法,特别是在骨窗形成和肿瘤全切除上,无物理性挤压、旋转撕脱伤及高温灼伤,且减少术中出血量,确保脊柱的稳定,避免术后疼痛,能充分达到微创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体内可降解生物材料人发角蛋白(HHK)植入急性冲击性损伤脊髓后,对神经再生过程中少突胶质细胞增殖分化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改制Ⅱ型NYU装置,在建立大鼠急性冲击性脊髓损伤模型基础上,将经过特殊处理后能在体内降解的HHK植入大鼠脊髓损伤部位,对植入后1、4、12、26周损伤脊髓组织进行光学和电镜结构观察。结果第1周时,损伤部位可见少突胶质细胞散在分布于大量浸润的炎症细胞中;第4周时,通过Mallory's磷乌酸苏木素染色,显示HHK周边呈层包绕的增生少突胶质细胞;第12和26周主要为神经再生和髓鞘重建过程,重建中的少突胶质细胞髓鞘内出现较大的空腔,髓鞘层状分离,并形成大小不一的髓鞘小体,重建髓鞘周边可见新生的少突胶质细胞。结论在急性冲击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过程中,HHK对少突胶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髓鞘再生修复有积极作用,为进一步综合研究HHK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7.
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剂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疗法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8例病案资料。按尿激酶每天用量分为大、中、小三个剂量组所有患者使用尿激酶后用肝素100mg/d静滴维持,疗程≤14d。观察再通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pla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再通时间比较:小剂量组长于其他两组,中等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小剂量组再通率低于另两组,而大剂量组副作用发生率则高于中、小剂量组、中等剂量组治疗前后的血凝指标变化不大(P>0.05)。结论 中等剂量尿激酶(20~50万U/d)加肝素能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8.
明胶酶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明胶酶A(MMP-2)及明胶酶B(MMP-9)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分7组:对照组(n=5),单纯缺血30 min组,缺血30 min再灌注1 min、5 min、10 min、20 min和30 min组(各组n=6)。利用Gelatin-PAGE观察外周血中MMP-2及MMP-9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MMP-2及MMP-9在心肌中表达情况。结果:单纯30 min缺血组(I30 min)的MMP-2及MMP-9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在再灌注不同时间内,MMP-2表达不一:再灌注1 min(R1 min)开始升高,再灌注5 min(R5 min)达高峰,随后开始下降,再灌注30 min(R30 min)为基线,其中R5 min、R10 min的MMP-2高于对照组及I30 min组(P<0.05),而MMP-9在再灌注组间表达上则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明胶酶主要在细胞浆及细胞间质中表达,而且实验组强于对照组。结论:明胶酶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心肌缺血过程,其中MMP-2可能参与了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早期过程。  相似文献   
79.
【目的】总结双胎妊娠其中一胎死于宫内的临床资料。【方法】对我院1990年7月至2000年7月10年间共收治双胎妊娠其中并发双胎之一宫内死亡的7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7例中3例顺产,3例剖宫产,1例吸引产加足牵引术。无孕产妇死亡。6例活胎,1例因胎盘早剥而死产。【结论】B超的广泛应用及孕期保健技术的提高,双胎之一宫内死亡可早期诊断,适时正确处理,可降低其对母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80.
荧光定量PCR和ELISA检测乙肝病毒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从 2 92 0份用ELISA检测乙肝 5项的体检血清标本中 ,抽取 2 88份HBsAg阳性标本及 10 0份全阴标本 ,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FQ—PCR)HBV—DNA定量分析。 结果 经FQ—PCR检测 ,80份HBsAg、HBeAg、HBcAb都阳性的标本 ,HBV—DNA阳性率为 10 0 % ( 80 /80 ) ,平均HBV—DNA拷贝数为 2 2× 10 8cp/ml ;164份HBsAg、HbeAb、HBcAb都阳性的标本 ,HBV—DNA阳性率为79 3 % ( 13 0 /164 ) ,平均HBV—DNA拷贝数为 1 5× 10 6cp/ml;12份HBsAg单项阳性的标本 ,HBV—DNA的阳性率为83 3 % ( 10 /12 ) ,平均HBV—DNA拷贝数为 1 6× 10 5cp/ml;10 0份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都阴性的标本 ,HBV—DNA的阳性率为 2 % ( 2 /10 0 ) ,平均HBV—DNA拷贝数为 4 5× 10 5cp/ml。 结论 FQ—PCR可以检测HBV的感染和复制情况 ,对准确报告HBV感染 ,指导其选择治疗方案和观察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