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20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鼻咽黏膜DWI分型对于诊断鼻咽恶性病变的价值。  方法  根据鼻咽黏膜显示的对称性、黏膜最高信号与脊髓信号的比较,91例鼻咽黏膜DWI图像分为4型,Ⅰ型(低信号对称型)15例、Ⅱ型(低信号不对称型)5例、Ⅲ型(高信号对称型)32例、Ⅳ型(高信号不对称型)39例。将分型结果与定性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各型表现与鼻咽恶性病变发生的关系。  结果  Ⅰ型中未发现恶性病变,Ⅱ型发现1例恶性病变,Ⅰ型与Ⅱ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合并为“Ⅰ型+Ⅱ型”。Ⅲ型发现恶性病变21例、Ⅳ型发现37例。整体上各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46.848,P < 0.001)。“Ⅰ型+Ⅱ型”与Ⅲ型、“Ⅰ型+Ⅱ型”与Ⅳ型、Ⅲ型与Ⅳ型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8.533,P < 0.001;χ2=46.579,P < 0.001;χ2=10.052,P=0.002)。  结论  当DWI图像上鼻咽黏膜表现为Ⅲ型或Ⅳ型时,临床应高度怀疑恶性病变的可能;若表现为Ⅰ型或Ⅱ型时,临床上不应盲目诊断为恶性,需充分结合其他辅助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62.
63.
64.
目的观察臭椿酮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研究泛素-蛋白酶体通路(UPP)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含不同浓度的臭椿酮培养基干预人肺癌细胞系A549,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臭椿酮不同培养时间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臭椿酮对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549细胞中泛素(Ub)、20S蛋白酶体及泛素-蛋白酶体相关基因NF-κB、cyclinE、cyclinA、Skp2、p27、p53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构建肺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1 mg/kg臭椿酮组、5 mg/kg臭椿酮组、10 mg/kg臭椿酮组,每组各10只,分别予0.9%氯化钠注射液及相应浓度的臭椿酮0.5 mL腹腔注射干预,3 d 1次,共注射14次,每周测量裸小鼠体质量,6周后摘取肿瘤,测量肿瘤直径。结果 0.4μmol/L臭椿酮组、0.8μmol/L臭椿酮组和1.0μmol/L臭椿酮组各时间点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臭椿酮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0.4μmol/L臭椿酮组、0.8μmol/L臭椿酮组和1.0μmol/L臭椿酮组穿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且随着臭椿酮浓度的增加,穿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逐渐减少(P0.05)。臭椿酮组A549细胞Ub、20S蛋白酶体、NF-κB、cyclinE、cyclinA、Skp2 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p27、p53 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1 mg/kg臭椿酮组、5 mg/kg臭椿酮组及10 mg/kg臭椿酮组裸小鼠体质量均较对照组同期无明显变化(P0.05),肿瘤直径减小(P0.05),且随着臭椿酮剂量的增加,裸小鼠肿瘤直径逐渐缩小(P0.05)。结论臭椿酮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成瘤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UPP,进而影响癌细胞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桥粒相关转膜糖蛋白(desmoplakin)和血液凝固第Ⅷ因子(FⅧ)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将100例乳腺癌石蜡标本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乳腺癌组织中血管与淋巴管生成情况,并探讨两组中desmoplakin和FⅧ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转移组乳腺癌组织中用desmoplakin和FⅧ标记的淋巴管生成数高于未转移组(P<0.05),但两组血管生成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smoplakin和Ⅷ因子在转移组及未转移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Desmoplakin有望成为乳腺癌转移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晚期胃肠恶性肿瘤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围治疗期营养状况特点.方法 对45例晚期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在HIPEC围治疗期的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清转铁蛋白(TFR)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 入院时,低Alb、低TP、低TFR的发生率分别为77.78%、48.89%、36.67%;各次HIPEC治疗后,Alb、TP、TFR浓度均低于基线浓度(P<0.01);相对于基线水平,第1次HIPEC治疗后Alb、TP、TFR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在第1次HIPEC后至第3次HIPEC后期间,Alb、TP水平相对稳定,TFR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 晚期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低蛋白型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HIPEC治疗后患者发生低蛋白型营养不良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67.
探讨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尿路上皮细胞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6年1月采用经腹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的36 例输尿管中下段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健侧45°斜卧位,先进行输尿管中下段及膀胱袖状切除术,再行肾、输尿管上段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125(85~170)min,术中出血量90(20~250)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2(18~62)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8(5~11)d,无尿瘘、迟发肠穿孔、肠黏连和肠梗阻 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结果为pT1 10 例,pT2 21 例,pT3 5 例。随访时间超过3 个月行膀胱镜的患者22 例,其中发现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3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远处转移2例,局部复发0例。结论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尿路上皮细胞癌可行、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脑转移前未使用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的肺腺癌脑转移患者脑部放疗(BRT)结合TKI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 收集50例EGFR突变阳性,脑转移前未使用TKI治疗的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案、疗效及失败模式.结果 5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0.0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82.0%,预期生存时间为2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颅外转移灶、脑转移灶数目、放疗结合靶向时机与总生存期(OS)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转移灶数目和放疗结合靶向治疗时机与OS有关,先BRT组(BRT结束2周内行TKI治疗)较先TKI组(TKI治疗颅内进展后行BRT)有明显的生存获益(28 m vs 18 m,P=0.011).所有患者1年颅内无进展生存率为60.2%,预期颅内PFS时间为14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放疗结合靶向时机与颅内PFS显著相关,先BRT组较先TKI组有较好的颅内PFS(17 m vs 10 m,P=0.019).结论 对于EGFR突变阳性、脑转移前未使用过TKI治疗的肺腺癌脑转移患者,放疗结束后行TKI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周围静脉留置管CT增强扫描对周围静脉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0例周围静脉留置管单筒高压注射器CT增强扫描病人,在原留置管注射~(99m)TC-MDP(骨显像剂),为周围静脉留置管注射组;同时随机选取50例全身骨病人,直接选取周围静脉穿刺注射~(99m)TC-MDP(骨显像剂),为直接针头注射组,二组病例均采用SPECT图像采集进行静脉外渗漏评价。结果周围静脉留置管注射组27例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外渗漏;直接针头静脉注射组3例发生程度较轻的药物外渗漏,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周围静脉留置管单筒高压注射器CT增强扫描后,应该及早拔除,不宜保留。  相似文献   
70.
目的:Meta分析术前肌肉减少症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7年4月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个队列研究共1 1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合并术前肌肉减少症547例(47.2%),BMI(MD=-2.48,95%CI:-3.36~-1.60,P<0.000 01)、VC%(MD=-5.88,95%CI:-8.76~-3.00,P<0.000 1)和FEV1.0%(MD=-3.33,95%CI:-5.89~-0.77,P=0.01)低于无肌肉减少症者,肺部并发症(RR=1.77,95%CI:1.10~2.84,P=0.02)和吻合口瘘(RR=1.47,95%CI:1.10~1.98,P=0.010)的发生风险增高。结论:术前存在肌肉减少症的食管癌患者BMI较低,同时肺功能低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