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4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2篇
口腔科学   1150篇
临床医学   211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24篇
综合类   521篇
预防医学   460篇
药学   55篇
  5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1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作为一种分泌型的磷酸化糖蛋白,含有特异的RGD序列,具有强大的单核/巨噬细胞趋化和黏附作用,可参与多种代谢过程,如骨代谢、肿瘤的生长与转移、炎性反应与免疫等。现对OPN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骨改建中的作用等方面综述国内外部分学者对其研究进展及成果。  相似文献   
82.
Chen G  Zhao Y  Liu B  Zhao YF 《上海口腔医学》2012,21(3):333-336
目的:评价和分析复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增长速率及其早期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剜除术后X线显示复发并随访6~36个月的3例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患者,在X线片上测量比较囊肿最大直径,计算其年均增长速率,并评估其早期影像学特征。结果:8个复发性囊肿增长速率为0.67~22.0mm/a,平均为4.79mm/a。术后短期内的复发病变生长较快,且病变一般无明显硬化缘。此外,早期发现的多个独立的小的复发病变可逐渐增长,融合成多房性囊肿。结论:复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增长速率与其复发时间密切相关,多个独立的小囊肿在迅速增大后可形成多房性病变。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中肿瘤干细胞对化疗的耐受作用。方法:用磁珠分选技术、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药物毒性试验等方法,研究经分选后得到的肿瘤干细胞和阴性细胞在化疗药物作用后其细胞增殖活性的差异。结果: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D133和CD44在分选出来的CD133^+/CD44^+细胞高表达而在CD133^-/CD44^-细胞基本不表达。CCK8实验结果显示分选出来的CD133^+/CD44^+细胞较CD133^-/CD44^-细胞在化疗药物作用下有更高的细胞成活率。结论:经磁珠分选出来的舌癌肿瘤干细胞(CD133^+/CD44^+细胞)更能耐受化疗药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上颌第二磨牙近颊融合根中MB2的锥束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灏  范兵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4):313-315
目的:通过锥束CT技术研究上颌第二磨牙近颊融合根中MB2的发生率。方法:收集199例患者的上颌第二磨牙CBCT数据,观察牙根融合类型、年龄以及牙位对MB2发生的影响。结果:199例患者共有380颗上颌第二磨牙,其中145颗牙的近中颊根与其他牙根融合;近远中颊根融合型(Ⅰ型)和近中颊根腭根融合型(Ⅱ型)的MB2发生率分别是5.5%、41.9%,而全融合型(Ⅲ型)则未发现MB2,Ⅰ、Ⅲ型融合的MB2发生率低于Ⅱ型;随着年龄增大,MB2发生率降低;181例具有双侧上颌第二磨牙的患者中,左右两侧融合根及MB2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与其他牙根融合时,其MB2发生率会出现变异。  相似文献   
85.
李勇  张飚  黄奇容  王萍  赵创  罗朋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8):815-817,820
目的:通过测试选择性激光熔融(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作的牙科钴铬(Co-Cr)合金的部分机械性能、表面显微结构、瓷熔附后的界面情况,以期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使用SLM技术制作牙科钴铬合金样品,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结构、测试样品的密度和硬度;将样品经过除气-预氧化处理,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表面氧化膜的形貌和显微结构;将经过除气-预氧化处理的样品进行瓷熔附,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金-瓷界面的显微结构。结果:SLM制作的钴铬合金的硬度明显高于铸造钴铬合金;经过除气-预氧化处理后的氧化膜细密均匀;两种方法制作的合金在瓷熔附处理后的金-瓷界面均没有发现明显裂纹。结论:SLM技术比传统铸造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技术细节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骨性下颌偏斜儿童的牙弓形态,并对颌骨对称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3例骨性下颌偏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模型上以腭中缝为参考标准,测量两侧的牙弓宽度,分析其对称性;在X线片上测量两侧下颌升支高度、下颌体长度及下颌骨综合长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性下颌偏斜患者的牙弓形态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偏斜侧的牙弓宽度明显大于对侧(P〈0.05);偏斜侧下颌升支高度和下颌体综合长度明显小于对侧(P〈0.05),而两侧下颌体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性下颌偏斜患者的下颌骨存在明显不对称,牙齿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代偿,在临床正畸治疗中,应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7.
口腔生物学是一门衔接基础医学与口腔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本文从师资力量、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课程设置、网络课程及兴趣小组建设等方面对口腔生物学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讨,旨在总结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偏侧咀嚼患者正畸治疗中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间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方法:2006~2012年来我科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选择具有偏侧咀嚼习惯,同时因正畸治疗需要在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区种植体支抗控制的病例146例,男48例,女98例,年龄18~25岁,平均21.6岁。观察咀嚼侧和非咀嚼侧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选择病例中半年内发生种植体支抗松动者23例,共25枚种植体,其中咀嚼侧6枚,非咀嚼侧19枚,咀嚼侧发生种植体周围炎14例,非咀嚼侧38例,对双侧局部骨密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两侧种植体支抗脱落率、周围炎发生率及骨密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偏侧咀嚼患者非咀嚼侧种植体稳定性较差,可能与局部口腔卫生不良及骨密度相对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双磷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循证治疗。方法:针对3例双磷酸盐用药患者出现的拔牙创不愈、牙周肿痛、溢脓等症状,提出临床问题,检索收集并评价相关证据,帮助制订治疗方案。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39篇,结果显示①双磷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致病机制不明;诊断标准普遍参照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的临床指南。②治疗方案为早期有骨坏死或暴露而无明显感染时,先行抗感染、镇痛等非手术治疗;感染症状复发时,行局部清创术;出现大段骨坏死或病理性骨折时,行大范围骨切除。③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尚未建立;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牙槽骨手术前评估。④停药并不能缓解症状和进程,但在清创和牙槽骨手术期间有利于伤口愈合,是否停药由医患双方协商确定。根据以上证据,对3例患者先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后行局部清创术,随访6~12个月,疗效良好。结论:双磷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是近年新出现的疾病。目前致病机制不明,诊断和治疗方法未统一。循证治疗可制定合理方案,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0.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种类繁多,每种治疗方法均有不足和不良反应,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各国学者的共同研究目标.当前,全身性药物治疗主要有口服糖皮质激素和普萘洛尔.应用皮质激素治疗血管瘤已有40余年的历史[1],是传统的一线治疗.由于用药方案及评价标准不一,文献报道的有效率自39%~ 100%不等,差别甚大[2].目前普遍认为,泼尼松剂量及开始治疗时间与疗效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年龄在6个月以下者,效果最好;年龄越大,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