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82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239篇
耳鼻咽喉   81篇
儿科学   482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228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043篇
内科学   206篇
皮肤病学   81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120篇
外科学   274篇
综合类   3399篇
预防医学   1548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874篇
  2篇
中国医学   5666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405篇
  2019年   449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478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874篇
  2013年   826篇
  2012年   789篇
  2011年   1020篇
  2010年   1019篇
  2009年   914篇
  2008年   937篇
  2007年   1109篇
  2006年   851篇
  2005年   800篇
  2004年   852篇
  2003年   700篇
  2002年   603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325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评价加减柴陷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失眠(痰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伴失眠(痰热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予心绞痛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心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减柴陷汤治疗,对照组在心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司唑仑治疗。比较2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失眠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心绞痛与失眠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均为93. 33%,对照组分别为70. 00%、73. 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减柴陷胸汤不仅可显著缓解痰热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伴失眠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还能改善其睡眠质量,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结核病住院患儿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不同儿童结核病类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结核病住院患儿的性别、年龄、结核病分类、T-SPOT.TB检测结果等临床资料,利用卡方检验对年度间结核病住院患儿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将结核病住院患儿分为肺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利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肺外结核类型构成,同时对2015-2017年T-SPOT.TB检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结果 2008-2017年湖南省儿童医院共收治诊断为结核病的住院儿童707例,男孩448例(占63.4%),女孩259例(占36.6%);城市患儿312例(占44.1%),农村患儿395例(占55.9%);年龄范围1~16岁,1~岁组169例(占23.9%),3~岁组211例(占29.8%),6~岁组259例(占36.6%),12~岁组68例(占9.6%);肺结核229例(占32.4%),肺外结核478例(占67.6%)。2008-2017年间结核病住院患儿性别、城乡、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分布在3~、6~岁儿童组。2008-2017年间结核病住院患儿结核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外结核占比呈下降趋势。各年龄段患儿肺外结核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6~岁组肺外结核前三位分别为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12~岁组肺外结核前三位分布分别为淋巴结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肺结核组T-SPOT.TB试验阳性率(82.26%)高于肺外结核组T-SPOT.TB(5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2008-2017年,湖南省儿童医院结核病住院患儿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结核多见于3~12岁儿童。肺结核患儿T-SPOT.TB检测结果阳性率高于肺外结核患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的CT表现及微电极导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后CT影像特点。资料与方法(1)对240例PD患者术前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2)30例PD患者在术后3~12个月(平均6·5个月)CT扫描,观测脑内核团毁损灶33个(其中3例患者为双侧手术):右苍白球腹后内侧核(Gpi)毁损灶14个、左Gpi核毁损灶6个,右丘脑腹外侧核(Vim)毁损灶2个、左Vim核毁损灶11个,对毁损灶最大层面积、术侧CT值(任意值)、健侧对应点CT值(标准值)测量,并算出毁损灶与健侧CT值的差值。结果(1)PD的CT表现主要为中央型弥漫性脑萎缩,以脑室系统扩大为主,轻度脑萎缩46.67%(112/240),中度脑萎缩40%(96/240),重度脑萎缩3.33%(8/240),正常10%(24/240)。(2)33个毁损靶灶之圆形占27·27%(9/33);类圆形占60·61%(20/33);片状不规则形占12·12%(4/33)。毁损灶的面积Gpi核平均(28·01±2.15)mm2,Vim核平均为(14.03±1.24)mm2,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毁损灶Gpi核CT值较健侧平均下降(11.80±0.87)HU,Vim核CT值较健侧平均下降(10.80±1.28)HU,两者亦有差异性(P<0·05)。结论PD患者术前CT扫描对掌握手术适应证较重要,重度脑萎缩患者提示不宜做外科手术治疗。术后CT扫描观察毁损灶之形态、面积、密度变化等影像学改变,有利于对手术疗效、并发症等评估提供一定证据。  相似文献   
15.
海洛因、吗啡和可待因等鸦片类毒品是罂粟胶质中的提取物或衍生物,海洛因和可待因在体内经过代谢可以转变成吗啡代谢物.因此尿液中吗啡和吗啡代谢物的存在表明尿样提供者体内存在鸦片类毒品.许多检测方法可以用来检测人体中毒品的存在,其中免疫法由于速度快,反应灵敏,操作简便而被广泛用于初步筛选性的检查.SureStepTM吗啡检测盒应用免疫竞争法的原理,对人体尿液中的毒品进行鉴定,其分析结果瞬即呈现,肉眼就可以观察出定性结果,检测临界浓度为300ng/ml.  相似文献   
16.
《中医各家学说》与《方剂学》均为中医基础课程,通过熟悉制方医家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思想体系,把各家学说运用于方剂学的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车间空气中镉的测定,多采用二硫腙比色法[1]和原子吸收光谱法[1]。二硫腙法操作繁琐,灵敏度低;原子吸收光谱法国设备昂贵,目前基层单位难以普及。近几年,叶琳试剂作为光度显色剂用于测定镉的应用研究已有报道[2-4],由于其表现出极高的灵敏度而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详细研究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存在下,meso-四-(4-甲氧基苯基)卟啉与镉的显色反应。利用该反应建立了高灵敏测定镉的光度分析法,用于车间空气中镉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其灵敏度为二硫腙法的4.69倍,测定结果与AAS法一致。1实验部分1.1试剂及仪器1.1.1721型分光光…  相似文献   
18.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以广泛血小板微血栓形成为特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近年来对该病的发病机理作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认识:vWF切割蛋白酶在该病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籍此在一定程度上与溶血尿毒综合征的关系进一步得以阐明,为该病提供了更加光明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9.
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穴位埋线治疗3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愈显率56.8%,总有效率94.6%。根据观察结果,穴位埋线具有疗效好、费用低、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20.
前额叶皮层损伤的执行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这一概念来自于有关前额叶皮层损伤的研究。 执行功能常常被看作主要是由前额叶调节的一种复杂的认知功能,是指个体的许多认知加工过程的协同操作;是在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时,个体所使用的灵活而优化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包括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