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10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鼻咽癌(NPC)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HBC)对放射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接受根治性放疗的NPC患者1 470例.根据放疗前HBC分为贫血组(男性<120 g/L,女性<110 g/L) 和无贫血组(男性≥120 g/L,女性≥110 g/L).根据放疗前后HBC变化情况分为HBC下降组(放疗结束时HBC低于放疗前)和HBC未下降组 (放疗结束时HBC不低于放疗前). 结果 贫血组和无贫血组的生存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63.35%和53.17%,8年生存率分别为70.36%和61.06%.在贫血组中,HBC下降组的生存率较未下降组低(P<0.01).Cox回归分析,影响NPC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有放疗前HBC是否低于正常值、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化疗、性别、年龄. 结论 NPC患者放疗前HBC低于正常值是影响长期生存率的独立不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常规外照射 插植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扁桃体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经病检证实的扁桃体癌39例,采用常规外照射 插植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组(观察组)23例,采用常规外照射治疗组(对照组)16例,比较两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3、5年局控率分别为86.9%和86.6%,对照组为75.0%和62.5%;观察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和52.2%,对照组为68.8%和37.5%。5年生存率分别为:观察组Ⅰ Ⅱ期为77.7%,对照组71.4%。观察组Ⅲ Ⅳ期为35.7%,对照组为22.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扁桃体癌患者行外照射 插植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对提高疗效有一定增益,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生存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根治性放疗后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83例,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test对生存率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Cox风险比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中位生存12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1.3%、33.0%和23.8%。单因素分析发现,根治性放疗后远处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与初诊时N分期、放疗结束到发生远处转移的时间间隔、转移部位、转移后所行化疗的周期数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N分期、转移后所行化疗的周期数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初诊时N分期对鼻咽癌的总生存有决定性作用,足够有效的化疗有望延长放疗后远处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4.
鼻咽癌相关肿瘤标记物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能早期诊断,检测病灶的残留、复发、远处转移,评价放化疗敏感性,判断预后.本文探讨了近年来鼻咽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研究状况,以便了解该领域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95.
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的主要转移方式,淋巴结转移数量和淋巴结转移度是影响食管癌术后最重要的预后因素[1].通信作者:应敏刚,Email:yingmg@163.com  相似文献   
96.
N0期食管鳞癌术后预防性放疗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N0期食管鳞癌术后预防性放疗价值.方法 分析199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病理诊断证实鳞癌、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N0期患者859例,其中单纯手术760例,术后放疗99例.术后3~4周开始放疗,放疗中位总剂量50 Gy,分25次,2 Gy/次,5次/周,5周完成.结果 5年生存率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分别为72.2%和77.4%(x2=0.13,P>0.05).分层分析术后放疗较单纯手术可提高pT4期及病变长度>5cm的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67.1%对34.6%(x2=7.72,P<0.05)和81.3%对70.2%(x2=4.01,P<0.05),并能降低pT4期瘤床复发率.结论 N0期食管鳞癌术后预防性放疗可明显提高pT4期及病变长度>5cm的生存率和降低pT4期瘤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97.
果 30例患者纠正前所有EPID影像中,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测定值大约88.3%≤3 mm、99.1%≤5 mm.其中16例分别出现某个方向或同时出现2个方向的摆位误差 2 mm,均已进行实时纠正.纠正后的总体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明显低于纠正前水,各个方向的M PTV 值纠正前为3 mm芹右,纠正后约为纠正前的1/2.结论 牙合垫法与EPID结合交时纠正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可有效降低摆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从而降低摆位外扩边界值,进而提高摆位精度.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清扫方法.方法 对内镜病理证实的149例早期食管癌采用以三野根治术为主的手术方法,对不同区域清扫的淋巴结编号,行病理检查.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49例患者中,3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22.8%,淋巴结转移度为2.4%.胸上段食管癌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主,胸下段食管癌以腹部淋巴结转移为主,尤其是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占44.1%),而胸中段食管癌颈、胸、腹部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频度相当.淋巴结转移率与食管癌的肿瘤部位、病理分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无脉管瘤栓有关(均P<0.05).149例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为7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度、病理分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脉管瘤栓与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有关(均P<0.05).结论 病理分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是影响早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病变长度、病理分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脉管瘤栓是影响早期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仍较高,对于病灶局限于上皮层或侵及固有膜者可采用较为局限的手术方式,如内镜下黏膜切除等;对于浸润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者可采用以三野根治术为主的手术方法,尤其要重视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对老年食管癌的放射增敏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2例食管癌随机分为增敏组和对照组各31例,增敏组为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对照组为单纯放疗。结果增敏组患者治疗达到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时的中位照射剂量分别为40Gy、62Gy,均低于对照组。增敏组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1.6%、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敏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7.7%、45.2%、19.4%,中位生存期29.0个月;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4.5%、38.7%、16.1%,中位生存期26.0个月,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甘氨双唑钠毒副作用小,未观察到神经系统毒性。结论甘氨双唑钠对食道癌的放射治疗有肯定的放射增敏作用,对提高生存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 MRT)是21世纪放射治疗的主流技术,而鼻咽癌则是I MRT最理想的适应证之一[1]。如何加强对调强放疗摆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放疗工作者探讨和重视的问题。我院自2007年3月开展调强放射治疗来,已有了300余例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经验。现根据80例鼻咽癌调强放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