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曜  程铜斐  胡天穹 《新中医》2020,52(9):19-23
目的:观察下瘀血汤加减治疗对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原发性肝癌(PLC)肝热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肝功能、生活质量及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行TACE治疗的PLC肝热血瘀证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下瘀血汤加减治疗,均治疗12周。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血清MMP-1及MMP-9水平、Child-Pugh分级、卡氏评分(KPS评分)、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4%,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治疗后,2组血清MMP-1、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MMP-1、MMP-9水平均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Child-Pugh分级A级比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hild-Pugh分级A级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KPS评分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6周、12周,观察组血小板下降、谷丙转氨酶升高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瘀血汤加减用于治疗PLC肝热血瘀证行TACE术后患者,可改善其中医证候,降低血清MMP-1、MMP-9水平,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孕妇体内维生素C、E水平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宁波市奉化区妇幼保健院早期产检并分娩的412例妊娠女性进行分析,根据妊娠20周后是否发生子痫,将其分为子痫前期组(PE组,68例)及对照组(344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酶免疫联法对2组孕妇孕前期及孕中期的血清维生素C、维生素E、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PAPP-A)及胎盘生长因子(PLGF)进行检测并比较,应用ROC曲线分析维生素C、E预测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 结果 2组孕妇孕早期的PAPP-A均明显高于孕中期,PLGF低于孕中期(均P<0.05),且PE组孕妇的PAPP-A明显高于对照组(t=5.333、6.225,均P<0.05),PLGF低于对照组(t=4.398、7.771,均P<0.05);2组孕妇孕中期的维生素C、E水平均明显低于孕早期,且PE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孕中期不同指标预测子痫前期的ROC曲线示维生素E的曲线下面积为0.929,明显高于维生素C、PLGF及PAPP-A (AUC=0.836、0.813、0.756,均P<0.05),此时维生素E的最佳截点为≤15.003,敏感度为97.0%,特异性为80.6%。 结论 孕中期孕妇体内的维生素C、E水平明显下降,其可有效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而维生素E的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3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各65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音乐护理、灌肠护理、腹泻护理以及饮食护理6个方面,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后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 结果 护理干预后舒适护理组患者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护理后舒适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舒适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舒适护理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 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44.
45.
文章阐述了现代手术室洁净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点。指出要大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在技术上应不断创新,在手术室建设中广泛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来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和洁净度,促进手术室工作环境的改善和医疗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6.
经尿道等离子体切割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院2003年3月~2004年9月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割术(TUPK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8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预存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4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异体输血,观察组给予预存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相关指标(Hb、Hct、PLT、PT、APTT)、炎症介质(TNF-α、补体C3)、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CD8)和NK细胞、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b、HCT、PLT、PT、APT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b、HCT、PLT、PT、APTT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Hb、HCT、PLT、PT、APT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补体C3、CD4、CD4/CD8、NK细胞、IgA、IgG、Ig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补体C3、CD4、CD4/CD8、NK细胞、IgA、IgG、IgM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而且观察组补体C3、CD4、CD4/CD8、NK细胞、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显著降低,而对照组TNF-α显著升高,且观察组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3%(P<0.05)。 结论 相比于异体输血,预存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可有效调节患者炎症和免疫功能,利于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结果对于确定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至关重要。以往采用横向分析的方法对自血病进行免疫分型的报道较多,而对于某一个特定标志在白血病免疫学诊断中的作用报道较少。笔者采用CIM5/SSC双参数设门的多色FCM,对CD15在264例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作了分析,以进一步探讨CD15对白血病患者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9.
王月义 《海峡药学》2012,24(9):164-166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内服与固定牵引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方法将100例确诊为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固定牵引治疗,同时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固定牵引治疗。结果观察组股骨颈骨折患者优良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两组优良率进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66例患者功能恢复正常,无疼痛症状;20例患者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活动时有时疼痛;9例患者功能有所改善,行走时较疼痛,且有跛行;5例患者疼痛跛行,其中3例为骨折不愈合,2例为股骨头失血坏死。两组可信区间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可促进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且中医治疗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痛苦小,费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密集型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宁波市奉化区中医医院医共体针推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补阳还五汤及康复训练,观察组予密集型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及康复训练,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FMA评分、VAS评分、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MA评分[(38.64±8.68)分]高于对照组[(34.00±7.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3.10±1.45)分],低于对照组[(4.37±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评分[(65.57±8.96)分]高于对照组[(57.40±8.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集型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药治疗,对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运动、减轻疼痛等方面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