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3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118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218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861篇
内科学   377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148篇
外科学   1145篇
综合类   1368篇
预防医学   259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493篇
  2篇
中国医学   232篇
肿瘤学   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多肽是细胞膜整合素受体与细胞外配体相结合的识别位点,利用其对材料进行表面修饰可提高人工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文章就RGD的生物学效应、影响RGD生物学效应的因素、RGD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唐山市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及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 associated pneumonia, SAP)分为非SAP组和SAP组,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721例患者,平均年龄(65.63±12.07)岁;SAP组年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冠心病、心房颤动、卒中史、吞咽障碍和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0分的比例、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非SAP组,而SAP组入院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均低于非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高(OR = 1.055,95%CI:1.009~1.103)、入院NIHSS评分增加(OR = 1.290,95%CI:1.154~1.444)、白细胞计数升高(OR = 1.267,95%CI:1.101~1.457)是S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与高龄、入院NIHSS评分增加和白细胞计数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03.
胫骨开放性骨折是常见的较为严重的肢体创伤 ,除骨骼断裂外 ,周围软组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创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早期处理不当 ,会给病人造成肢体功能障碍或残疾。近几年来 ,我们在早期彻底清创的基础上采用髓内针内固定胫骨开放性骨折治疗 2 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4例 ,女 2例。年龄 2 4~ 5 6岁 ,平均 37 5岁。交通事故 2 3例 ,压砸伤 3例。左侧 15例 ,右侧 11例。其中 5例多段骨折 ,合并颅脑损伤 4例 ,休克 2例。伤后内固定时间 6小时以内 18例 ,7~ 12小时 8例。2 治疗方法清创术 ,彻底的刷洗伤肢 ,用 3%过氧…  相似文献   
104.
背景与目的:介入手术已成为血管外科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手术直接相关的股动脉穿刺点封堵处理是手术操作收尾的一个重要环节。鉴于国内外目前尚缺乏关于封堵止血系统模拟器训练应用效果的高级别证据,本研究旨在评估模拟器训练在实施股动脉穿刺点ExoSealTM封堵止血系统操作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在血管介入操作基础教学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设计,选择2020年5月—2020年10月7个中心的8名血管介入医师分别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封堵操作培训。4名血管介入医师通过阅读ExoSealTM说明书和观看视频进行培训(对照组),另4名血管介入医师的培训方式为在前者基础上增加专业人员指导下的模拟器使用(研究组)。培训结束后,在主诊医师监管下,每名医师对接受血管介入手术,并在股总动脉使用6 F鞘管的患者,采用ExoSealTM封堵止血系统对穿刺点进行封堵。两组医师各操作50例患者,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出血量、器械成功率、股动脉栓塞发生率、二次干预率、24 h内发生血肿率。 结果:研究组在ExoSealTM封堵止血系统操作中,所需的操作时间和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24.50 s vs. 30.00 s,P=0.003;8.60 mL vs. 11.22 mL,P=0.019)。研究组的器械成功率(98.0%)高于对照组(9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8)。两组均无动脉栓塞、二次干预和24 h内发生血肿情况。 结论:ExoSealTM封堵止血系统模拟器的训练能够提高股动脉封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模拟器的训练应常规用于血管介入操作的基础教学培训中。  相似文献   
105.
虽然目前有多种预防和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方法,但其仍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预防和治疗病理性瘢痕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热点。西医和我国传统医学在预防治疗病理性瘢痕方面都有较多方法和经验,循证医学证实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施以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本文就近期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6.
步态分析是临床医师分析肌肉骨骼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结合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是决策治疗此类患者所选择适当方法的有用工具。sEMG几十年来一直应用于评估运动过程中的神经肌肉反应并制定康复方案。为了保证sEMG采集数据准确、充分及有意义,本文对噪声控制、波频、串扰、电极放置方案以及肌电信号的时序、强度和标准化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7.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是细胞炎症介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和软骨细胞外基质(ECM)降解。由于间充质干细胞(MSC)在特定条件培养基诱导下可以分化为软骨细胞,基于此,MSC细胞疗法给OA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MSC细胞疗法在技术上存在局限性,包括MSC扩增时去分化,注射后再生效率降低,以及大规模细胞生产时质量控制不一致。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学者探讨了基于MSC外泌体介导的软骨组织再生。由于MSC的外泌体为细胞间的通讯载体,能在细胞间传递脂质、核酸以及蛋白质等生物活性分子,因此可以作为治疗OA的替代疗法。近期的一系列体内研究表明,给予MSC来源外泌体可有效减少软骨细胞中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加软骨ECM成分的表达,最终增强软骨组织再生。因此,本综述通过检索文献对MSC来源外泌体治疗O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OA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8.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健康,同时相关的医疗费给全球医疗系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简要回顾了糖尿病足溃疡的流行病学、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现状。详细描述了最近开发的生物材料,如水凝胶、壳聚糖、丝胶蛋白、果胶等。这些生物材料通过组织-材料相互作用,形成可调节的治疗系统增加血管生成、胶原沉积、细胞增殖和生长因子浓度,同时减少炎症和细胞外基质的酶降解,从而达到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目的。随着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生物材料的不断成熟,我们期望看到更多元化的临床选择,这将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9.
20世纪后半叶出现的"信息激增"、"知识爆炸",已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而知识经济又在世纪之交初露端倪.这一切无不归因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10.
为了促进人工膀胱由动物实验研究向临床应用发展,在实验用人工膀胱体外与动物试验取得满意结果的基础上,设计并研制了用于人体的隔膜型人工膀胱。1 材料与方法  人用人工膀胱由硅橡胶以模具成型法制成。基本组成为贮尿器、双输尿管袢、尿道袢。贮尿器壁有适当硬度和弹性,外部造型模拟充盈状态下的人体正常膀胱,高110cm,宽75cm,厚70cm。腔内中部设置薄而柔软的穹隆形隔膜,将腔内分隔为互不相通的两腔,上部空气腔经空气导管与大气相通,下部尿液腔与双输尿管袢及尿道袢相连。对人用人工膀胱样品行流体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