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4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7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6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760篇
预防医学   45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8篇
中国医学   229篇
肿瘤学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RP-HPLC法测定复方珍珠咽喉宁含片中梓醇和甘草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同时测定复方珍珠咽喉宁制剂中的梓醇和甘草酸含量,以控制复方珍珠咽喉宁含片质量.方法:超声提取,采用ODS-C18反相柱(4.6 mm×250 mm,5 μm),分别用流动相水-乙腈(99.4∶0.6)和乙腈-ψ(乙酸)0.1%的水溶液(33∶67),检测波长似)分别为210 nm和254 nm对梓醇和甘草酸进行测定. 结果:采用ψ(甲醇)50%为溶剂,超声30 min,梓醇的平均回收率98.33%,RSD 0.78%;甘草酸的平均回收率96.89%,RSD 0.45%. 结论:该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适用于咽喉宁含片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62.
非甾体抗炎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严重和常见的微血管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大量资料表明,炎症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或炎症介质的表达,控制视网膜炎症反应,可以减轻DR视网膜的损伤。如今,NSAIDs已经成为研究药物治疗DR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并分析新型紫杉醇脂质纳米粒子(paclitaxel nanoparlicle,TAX-NLC)对KB、SKOV3细胞的抑制作用,为研制新型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TAX-NLC进入细胞的过程,半定量测定TAX-NLC在细胞内的浓度;MTT法测定TAX-NLC对KB、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锥虫蓝拒染法计数TAX-NLC作用后的活细胞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发现细胞内荧光强度逐渐增加,约2 h时达到饱和,胞内外荧光强度差达20~40倍;MTT结果表明,TAX-NLC、紫杉醇(paclitaxel,TAX)对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存在时间和剂量的依赖关系,用药后72 h后抑制率最高达92%;细胞生长曲线显示,TAX-NLC、TAX对SKOV3、KB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前者的作用强于后者.结论:TAX-NLC可能是通过主动转运将紫杉醇载带入细胞内,并在细胞内浓聚,对KB、SKOV3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可能是一个有前途的新型肿瘤靶向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4.
目的:构建重组人源化hING4基因并探究其对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方法:以pcDNA3.0-mING4重组质粒为模板.通过定点突变技术构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Ad-hING4基因.用荧光显微镜和RT-PCR法检测hING4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Westem印迹法检测hING4对肺癌细胞中Bax、Bcl-2表达的影响;集落形成试验和FCM法检测hING4对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结果:基因测序和PCR结果提示成功构建人源化Ad-hING4基因;并能在肺癌细胞中表达,对肺癌细胞有细胞毒作用;Westem印迹法检测结果提示基因在上调Bax表达同时下调Bel-2的表达;集落形成试验、FCM检测结果提示hING4基因可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结论:成功构建了Ad-hING4基因,并能在体外抑制肺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65.
金莲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反相硅胶和聚酰胺等多种填料,通过常压柱层析、中压柱层析等多种方法分离纯化,利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荭草苷(1),牡荆苷(2),4-(β-D-glucopyranosyloxy)-3-(3-methyl-2-butenyl)benzoicacid(3),Trollioside(4),2″-O-(2″’-methylbutyryl)isoswertisin(5)。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而得。  相似文献   
66.
魏子龙  黄强  储亮  刁艺  董军  王爱东  兰青 《肿瘤》2007,27(6):437-440
目的:探讨干细胞标志物ABCG2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蛋白VEGF、CD34、VLA-2α在荷人脑胶质瘤裸小鼠移植瘤中的表达,同时运用CD34-PAS双染法观察移植瘤中的血供模式。方法:建立人脑胶质瘤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30例。所有标本同时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以正常人脑组织6例作为对照。光镜下检测上述基因的表达率和表达部位,并观察移植瘤中的血管生成模式。结果:ABCG2、VEGF、VLA-2α在移植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为100%,平均阳性细胞占有率分别为(3.93±1.438)%、(34.84±6.212)%、(30.33±4.428)%;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平均达29.78±5.88个;内皮细胞被覆的血管、马赛克血管及拟态血管三种血供模式在移植瘤组织中均存在。结论:ABCG2高表达的细胞有亲血管分布趋向,VEGF、VLA-2α在移植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恶性程度较高的移植瘤组织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血供模式。  相似文献   
67.
牛奶及其制品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是西方女性最常见的肿瘤,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也逐年上升。和所有的肿瘤一样,乳腺癌的病因复杂多样,其中包括饮食因素。众多考察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提及奶及其制品的影响,但没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著名的美国护士健康研究也没有发现奶和奶制品摄入与乳腺癌发生有明显关系。汇总观察这些流行病学资料发现,奶酪能微弱地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动物研究表明,现代牛奶中富含的雌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有明显的促进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导的大鼠乳腺肿瘤的生长。系统介绍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室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讨论牛奶中存在的可能影响乳腺癌发生的诸多成分,其中起促进作用的有饱和脂肪、各类激素和污染物,起保护作用的有钙、维生素D和一些脂肪酸。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体内血脂、雌二醇(E2)和脂酶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在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的同时,分组给予蛇床子素10~40mg.kg-1,3wk后测定肝素化后血浆LPL和HL活性及血浆TC、TG和HDL-C水平。分组给予正常小鼠蛇床子素10~40mg.kg-1,1wk后用ELISA方法观测血清E2水平的变化。建立去卵巢大鼠模型,给予蛇床子素10mg.kg-1,12wk后测定血清E2、TC和TG水平。结果给予蛇床子素10~20mg.kg-1后,能升高高脂血症小鼠肝素化后血浆LPL、HL活性和正常小鼠血清E2水平(P<0.05或P<0.01),也可使高脂血症小鼠血浆TC、TG和LDL-C降低(P<0.05或P<0.01),升高HDL-C(P<0.01)。蛇床子素剂量增至40mg.kg-1时,虽能升高正常小鼠血清E2水平(P<0.01),但高脂血症小鼠的血浆LPL、HL活性反而降低,对降低血浆TC、TG、LDL-C和升高HDL-C水平的幅度也不如低剂量的蛇床子素。去卵巢大鼠给予蛇床子素10mg.kg-1后,能增加血清E2水平(P<0.05),也能降低血清TG水平(P<0.05),TC的水平也有一定的降低。结论较低剂量的蛇床子素可通过增加血中E2水平,提高LPL和HL活性而降低血脂水平,较高剂量的蛇床子素虽可进一步增加血中E2水平,但LPL和HL活性反而降低,导致调脂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69.
ING4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ING(生长抑制因子家族)新成员,可能通过抑制细胞生长,增强其化学敏感性、增强P53的活性、抑制HIF活性、抑制肿瘤血管增生等途径抑制肿瘤的生长.ING4基因在正常组织中表达丰富,而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与发生突变,但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70.
目的:采用药效学和有效成分含量为综合指标,对制备复方珍珠含片时甘草和地黄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时间对有效成分甘草酸和梓醇含量的影响;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比较不同提取条件所制得复方珍珠含片的抗炎消肿效果,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制备工艺。结果:综合单因素试验、正交设计试验以及药效学结果,筛选出最佳工艺为加水量24倍,煎煮时间3h,煎煮次数2次作为优化工艺。结论:有效成分结合药效学为综合指标优化出的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使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