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2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0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73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140篇
综合类   905篇
预防医学   38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2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是指髂静脉被从其前面跨过的髂动脉压迫,导致静脉管腔内粘连、管腔狭窄或闭塞等改变,进而引起髂静脉血流受阻,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1956年,May-Thurner首先描述本症的解剖学异常,称本病为May-Thurner综合征。1965年,Cockett与Thomas详细描述了髂静脉压迫的病理基础及临床表现,并命名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因此将此征称为Cockett综合征。髂静脉压迫不  相似文献   
102.
慢性肾脏病76例尿蛋白成分与病理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尿蛋白成分与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关系。方法:76例肾病患者均接受了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对病理改变进行评分,采用散射比浊法行尿蛋白成分分析,检测患者的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各种肾脏病中以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最低而尿β_2微球蛋白浓度最高。轻微病变性肾炎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最高而尿白蛋白浓度也最高。结论:各种肾脏病患者病理类型不同尿蛋白成分也有差异,对尿蛋白成分的分析可以评估肾脏病理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3.
X-CT能直接显示椎间盘,可以明确判定大多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并可对伴发的其它改变明确诊断,因而已逐渐成为临床疑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检查方法,本文就在本院治疗的3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表现、CT检查结果作一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研究入院距发病时间小于24h的急性脑梗死及脑出血的住院患者,进行基本资料收集,监测入院后7d内血压变化,对病程中伴发疾病进行评分,对入院后血压管理的方式及干预时间进行登记。分别在入院时、14d、6月对入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Index,BI),在1月和6月行死亡登记。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入院时血压及入院后7d内平均血压与1月死亡率和6月死亡或残疾率呈U型关系,血压过高或过低者预后均差。入院时收缩压在120~180mmHg和舒张压在70~100mmHg预后较好,取中间值即血压在150/85mmHg时预后最佳。(2)大动脉硬化型梗死及心源性梗死均在入院时血压(120~180/70~100)mmHg时预后相对较好,在入院2d内平均血压、入院7d内平均血压不同血压段的梗死近期死亡率、远期死亡和残疾率无显著性差异,TOAST其它亚型脑梗死因样本量小无法进行统计分析。(3)脑出血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在120~180mmHg,6月时死亡或残疾率较低,预后较好。入院7d内平均收缩...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辅助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6例经病理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并且存在结外器官侵犯的患者,取其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含10%血浆的RPMI-1640培养基中添加Anti-CD3mAb和rhIL-2联合诱导单个核细胞为CIK细胞,并将细胞进行自体回输。结果CIK细胞输注后可见患者体内CD3 CD56 细胞较前增加,影像学复查显示肿块缩小,治疗过程中主要出现畏寒、发热,未观察到其他明显副作用。结论自体单个核细胞可以高效扩增CIK细胞,回输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安全有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对5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与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变化,有必要预防各危险因素,可利用血液流变学作为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杭海峰  徐又佳 《中国骨伤》2020,33(10):954-959
目的:了解铁蓄积骨质疏松模型中凝血状态、微血栓、微血管床及骨密度的变化,探讨骨质疏松范畴铁蓄积对凝血功能、血管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24只6月龄雄性SPF级SD大鼠,体重(250±20)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铁蓄积组,每组12只。铁蓄积组用枸橼酸铁(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90 mg/kg腹腔注射干预,对照组采用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周2次,干预9周。干预完成后,检测两组血清铁蛋白、凝血功能、微血栓、血管密度及股骨远端骨小梁三维形态重建和空间结构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铁蓄积组血清铁蛋白(136.36±35.41)μg/L较对照组(68.44±16.86)μg/L显著升高,铁蓄积组骨密度(0.167±0.024)g/cm3较对照组(0.400±0.030)g/cm3显著下降;铁蓄积组的纤维蛋白原(2.03±0.13)g/L较对照组(1.78±0.46)g/L明显升高,D-二聚体含量(534.95±31.81)ng/ml较对照组(329.02±84.99)ng/ml明显增高(P<0.05),而凝血酶时间(39.64±2.18)s和凝血酶原时间(8.70±0.39)s较对照组(44.92±2.98)s、(9.44±0.49)s明显缩短(P<0.05);墨汁染色后,铁蓄积组的微血管密度(17.46±2.07)%较对照组(23.81±2.98)%明显缩小(P<0.05)。HE和MSB染色均显示铁蓄积大鼠骨髓中存在微血栓,同时在心肌中也存在微血栓。结论:在铁蓄积影响的骨质疏松模型中,铁蓄积对凝血功能有显著影响,血液相对呈高凝状态,骨血管床减少,骨髓中有微血栓存在,血液的高凝状态及微血栓的形成可能是铁蓄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草质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对草麻黄草质茎的n-正丁醇提取部位分离、纯化,并结合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提取部位分离与鉴定10种化合物,分别是l-麻黄碱(l-Ephedrine,1),d-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2),N-甲基麻黄碱(N-Methylephedrine,3),苯丙醇胺(Phenylpropanolamine,4),4-O-β-D-葡萄糖苷苯甲酸(4-O-β-D-glucopyranosi-debenzoic acid,5),杜鹃醇-4'-O-β-D-葡萄糖苷(Rhododendrol-4'-O-β-D-glucopyranoside,6),cis-丁香甙(cis-Syringin,7),Pseudolaroside B(8),腺苷(Adenosine,9),黄嘌呤(Xanthine,10)。结论:从提取部位分离与鉴定的化合物7,8,9为首次从该植物分得。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在3-甲基腺嘌呤(3-MA)改善四氯化碳(CCl_4)介导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5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和3-MA处理组;用CCl_4构建肝纤维化模型,3-MA处理组第3周开始额外给予3-MA。8周后处死小鼠并取其血液、肝组织及肠道内容物,分析血清ALT、AST和GGT水平、肝组织病理及肠道菌群情况。结果 3-MA处理组血清ALT和AST明显低于肝纤维化组[(68.6±4.2) U/L vs (111.0±7.8) U/L,(179.0±12.9) U/L vs (253.2±26.7) U/L,P0.01],且肝组织病变程度减轻。PCoA及NMDS分析将3组小鼠肠道菌群区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组肠道群落Alpha多样性降低,毛螺菌科丰度显著下降,放线菌门、脱硫弧菌等肠道菌丰度显著升高(P0.05)。与肝纤维化组比较,3-MA处理组肠道群落Alpha多样性增高,毛螺菌科、Blautia菌丰度明显增高,双歧杆菌丰度减低;较正常对照组乳酸杆菌丰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 3-MA改善了CCl_4介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而肠道菌群可能在此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卡托普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关副作用的报道日渐增多,本文报道二例夜间盗汗。例1女,6O岁。无结核病史,有高血压史30年,血压在20~26/12~14kPa(150~195/gO~105mmHg)。既往服用复方降压片、硝苯地平。因服用硝苯地平出现踝部水肿,改用常州制药厂复方卡托普利,一片,3次/日,服用8天后出现夜间盗汗,停用后消失。2个月后再次服用,又复出现类似症状。为此而改用常州制药厂卡托普利25mg,2次/日,同样出现上述症状,停药后消失。例2男,sl岁。高血压史一年,血压在187~22/14~16kPa(140~165/105~12OmmHg)。服用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