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0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42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6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16篇
内科学   17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263篇
外科学   1714篇
综合类   2787篇
预防医学   425篇
药学   1151篇
  47篇
中国医学   319篇
肿瘤学   15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504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683篇
  2010年   596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430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目的 分析小切口内应用0-0可吸收普迪思圈套线(PDS-Ⅱ线)双津下缝合法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组34例患者均为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20 ~45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运动损伤27例,摔伤6例,重物击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 ~6d,平均3d.所有患者均行微创小切口,应用PDS-Ⅱ线双津下缝合法修复.术后于踝跖屈30°位短腿石膏固定,6周后拆除石膏开始功能锻炼,8 ~10周后可完全负重,3~4个月后逐渐恢复运动. 结果 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1例,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1例,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皮肤粘连.术后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生跟腱再次断裂等并发症.根据Termann跟腱损伤的临床评价标准,本组评分平均为92分(76~ 96分).其中优28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7%. 结论 采用小切口内双津下缝合法修复急性跟腱断裂,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理想的跟腱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比目鱼肌胫骨骨膜瓣修复胫骨中、下段严重粉碎性骨折、骨不连、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从2000年7月至2010年12月,应用比目鱼肌胫骨骨膜瓣逆行转位术修复19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并胫前软组织缺损骨外露、10例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伤口感染组织坏死致胫骨及内固定物外露、5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清创后骨缺损并软组织缺损、3例胫骨骨不连合并胫前软组织缺损.结果 本组37例肌骨膜瓣均成活,其中1例术后肌瓣部分坏死,经再次清创、负压封闭吸引、植皮后愈合;1例肌骨膜瓣边缘小窦道,经换药后2个月愈合;其余创面均Ⅰ期愈合,随访0.5~7.0年,无感染复发、窦道形成,骨愈合时间6~ 10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负重和行走功能. 结论 比目鱼肌胫骨骨膜瓣逆行转位术,修复软组织缺损同时能促进骨的愈合,是修复胫骨中、下段严重粉碎性骨折、骨不连、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3.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定义、分型"爆裂型骨折"一词由Holdsworth[1]于1963年初次提出,他把爆裂骨折定义为由于轴向载荷导致椎间盘髓核压入椎体引起上下终板骨折,并且造成椎体骨碎片向外移位的爆裂骨折.1983年Denis[2]以三柱理论重新把爆裂骨折定义为椎体前中柱的压缩骨折、椎体后缘的骨折碎块后突入椎管内,放射学显示骨折椎体呈爆裂性.几乎90%的脊柱骨折发生在胸腰段,而胸腰椎爆裂骨折占此类骨折的10%~20%.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原则,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有取得良好效果的报道,最佳的治疗方案仍然是不明确的,本文综述单节段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治疗儿童锁骨骨折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56例儿童锁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后均采用重建钢板固定.[结果] 156例均获得随诊,术后随诊最长时间1年6个月,最短1年,骨折全部愈合,无延期愈合及骨不连,双上肢功能正常.[结论]对于儿童锁骨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固定,能使骨折的复位与固定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脊髓受压征象的MRI分级系统,探讨其可靠性及其与年龄、病程和JO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9月就诊的78例多节段CSM患者的颈椎MRI资料,男51例,女27例;年龄42~77岁,平均55.1岁;病程0.25~276个月,平均48.8个月。以颈椎MRI中脊髓形态、脊髓信号、脊髓与硬膜囊关系作为分级依据征象,将每个征象按照其严重程度分为3个等级,相应赋予0~2分,按3个征象总分划分为四级:0级,0分;Ⅰ级,1~2分;Ⅱ级,3~4分;Ⅲ级,5~6分。由3位初、中、高级职称医师对78例患者的颈椎MRI从C2/3~C6/7进行2次独立分级和1次共同分级,Kappa分析评价每位医师前后2次之间及3位医师之间分级结果的一致性。将3位医师对三个征象共同分级的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同时将患者年龄、病程、术前JOA评分与分级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3位医师分别2次对78例患者的390个节段进行分级,0级82~94个(21.03%~24.10%),Ⅰ级112~126个(28.72%~32.31%),Ⅱ级111~137个(28.46%~35.13%),Ⅲ级47~70个(12.05%~17.95%)。同一医师前后2次分级一致的节段占74.6%~78.5%,Kappa值为0.657~0.706;不同级别医师分级一致的节段占71.5%~76.7%,Kappa值为0.614~0.683。三个征象分级的结果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552、0.603、0.577,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患者年龄、病程与3位医师共同分级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2~0.511、0.388~0.498,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术前JOA评分与3位医师共同分级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409~-0.546,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论:依据脊髓形态、脊髓信号、脊髓与硬膜囊关系建立的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征象的MRI分级系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与患者年龄、病程呈正性相关,而与术前JOA评分呈负性相关,对脊髓受压后病变的严重程度评估和研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颈后路椎弓根钉或侧块螺钉-棒内固定治疗颈椎创伤性不稳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创伤性颈椎不稳患者行后路椎弓根钉或侧块螺钉-棒内固定,椎板或小关节间植骨。结果术后颈部症状完全消失,受损颈髓神经功能明显改善。30例均获随访,时间3~52(10±3.2)个月,未发生并发症。颈椎复位良好,序列稳定;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植骨块移位;骨折愈合好,植骨渐进融合。颈椎伸屈角度105°±10.5°,侧屈角度80°±7.2°,轴向旋转功能96°±9.3°。结论颈椎创伤性不稳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或侧块螺钉-棒内固定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术前、术后常规监测C-反应蛋白(CRP)指标,了解关节置换患者在无感染情况时正常动态变化曲线。方法选择初次关节置换患者98例,于术前及术后第1、3、7、14天各采集清晨同一时间段空腹静脉血,测定WBC、ESR、CRP,并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方式、是否输血等可能影响数值变化的相关因素。用SPSS 13.0软件处理分析结果并用Excel绘制线图。结果 CRP变化曲线的轮廓基本一致,于术后出现先迅速升高,至术后第3天达到顶峰,至术后2周平均值可降至稍高于正常。结论根据CRP正常动态变化曲线,对发现、判断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可能出现的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应用介入微创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已被广泛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能射频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国外一些学者将其引入脊柱疾病治疗领域,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 nucleoplasty,PCDN)被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肩胛骨骨折渐趋增多,且多为高能量损伤,骨折多为不稳定性,以往非手术治疗,复位不满意,制动时间长,肩关节功能恢复差。2007年3月~2011年3月笔者采用改良小切口入路1/3管型钢板内固定并分期指导功能锻炼治疗肩胛颈骨折13例,取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00.
双膦酸盐是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药物,属骨吸收抑制剂类。其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减缓骨骼重建,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国外文献报道双膦酸盐有致非典型骨折的风险,并且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风险增高[1]。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境内尚未有该类药物致非典型骨折的报道。现报道1例口服阿仑膦酸钠(商品名:福善美)致右股骨中段非典型骨折病例,并结合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