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0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42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6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16篇
内科学   17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263篇
外科学   1714篇
综合类   2787篇
预防医学   425篇
药学   1151篇
  47篇
中国医学   319篇
肿瘤学   15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504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683篇
  2010年   596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430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经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0年3月~2004年9月采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46例。结果 3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个月,术后椎间隙高度及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提高1~3级。结论 经后路短节段的椎弓根钉系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D-VT)的危险因素。方法2003年8月~2006年8月收治的350例骨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LDVT者38例,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项单因素相关分析中有9项有显著性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因素为: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阳性,4周内有手术史以及有外伤史。结论对上述危险因素存在的骨科住院患者,应警惕LDVT发生,如有D-二聚体测定阳性等危险因素应予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53.
骨外科患者拔尿管时注入药物对排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提高长时间留置导尿管病人拔管后2h内排尿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按入院先后随机将64例导尿的男性骨折病人分两组,单数为观察组,双数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拔尿管,观察组拔尿管时遵医嘱注入地塞米松5mg+2%利多卡因5ml+生理盐水5ml+庆大霉素8万U,比较首次排尿的自觉症状,包括尿痛、排尿困难、排尿障碍等。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病人首次排尿出现自觉症状的例数明显减少(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拔尿管时注入药物安全有效,明显提高了长期置管病人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的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生物衍生骨修复胫骨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衍生骨复合修复兔胫骨的长段骨-骨膜缺损,以及修复负重骨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实验于2001-10/2002-08在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进行。①取成人尸体胫骨4具(来源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切取干骺端松质骨及皮质骨2.0cm&;#215;0.5cm&;#215;0.5cm的骨块,经脱细胞、脱脂、脱蛋白及去抗原等处理后冻干,制备成生物衍生骨。②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编号后从自体骨髓中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衍生骨于体外复合培养,并将这24只大白兔制备成双侧胫骨中段10mm骨一骨膜缺损模型,行常规钢板螺钉固定。③随机选取其中的20只,对同一只兔将复合物植入右侧胫骨缺损处作为实验组,将单纯生物衍生骨植入左侧胫骨缺损处作为对照组;另4只兔作为空白组,双侧骨缺损不植入任何材料。然后分栏放养,观察各组兔术后一般情况。④在8,12,16.24周各时间点分别取出骨缺损修复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和骨密度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结果:实验大白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兔术后一般情况:术后各组动物恢复及进食均正常,伤口无炎性反应,愈合良好。②各组兔骨缺损修复标本大体观察:术后8,12周实验组骨缺损部分修复,16周骨缺损完全修复,8,12,16周时实验组的骨缺损修复和骨痂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24周时空白组的各缺损区均未发现有骨组织形成。③各组兔骨缺损区的骨密度测量结果:术后8,12,16周时各缺损区的骨密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923&;#177;0.045比0.571&;#177;0.021,1.234&;#177;0.023比1.003&;#177;0.037,1.643&;#177;0.071比1.157&;#177;0.029,P〈0.05)。24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骨缺损未修复。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早期修复骨缺损能力较强,且较单纯生物衍生骨成骨量大、迅速,能够对负重骨缺损进行有效的修复。  相似文献   
55.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物质与能量代谢、生长和发育,范围十分广泛机制复杂,对中枢神经发育起着关键作用。周围神经的发育和再生,因同样属于神经系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这方面的报道不多,现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6.
急性颈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急性颈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将289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按是否并发低钠血症,分为发病组和未发病组,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其中包括:性别、年龄、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损伤、合并肺内和泌尿系感染及使刚呼吸机。同时回顾性分析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结果:在损伤平面颈4以上、完全性脊髓损伤、合并颅脑损伤、合并肺内和泌尿系感染及使用呼吸机方面。发病组与未发病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本组126例患者经限制水摄入量和适量的补钠治疗。低钠症状3周内改善。24例因感染发热,水摄入量限制不严格,恢复缓慢。结论: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与颈髓损伤的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损伤、合并肺内和泌尿系感染及使用呼吸机有关。限制水摄入量和适当补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7.
应用T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T钢板在治疗Barton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T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25例。结果 经3-12月随访.25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 T钢板内固定是治疗Barton骨折有效的方法,是预防桡腕关节并发症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的优点。方法应用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治疗良性肿瘤。结果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对良性骨肿瘤的治疗有积极意义。结论术中肿瘤的完全刮除及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对有效避免良性骨肿瘤的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采用成年大鼠脊髓半切洞损伤模型,移植胚胎大鼠脊髓组织,术后进行联合行为计分和运动诱发电位检查。结果,术后1周、2周和4周,移植组联合行为计分分别为47±3.12分、25±2.78分和14±2.89分,与对照组的86±4.56分、67±4.34分和53±4.62分比较相差非常显著(P<0.01),说明移植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2周,移植组联合行为计分为11±2.26,优于对照组的35±4.12(P<0.05)。术后1周,移植组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及峰潜伏时已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对照组无明显好转趋势;术后2~12周,移植组的运动诱发电位早期反应P1、N1峰潜伏时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提示,胚胎脊髓移植能促进成年受体损伤脊髓的运动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60.
本文在25例(50侧)胎尸标本上对旋股外侧动脉分布、分支类型、管径及其临床应用解剖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讨论分析。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