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结合化疗治疗96例中、晚期食管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 76例中、晚期食管癌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 :单纯根治性放射治疗组 (单放组 )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结合化疗组 (综合放化组 )。单放组共 80例 ,采用常规设野放疗。照射剂量为 64~ 70Gy。综合组共 96例 ,放射方法均为前 2 3疗程常规放疗 ,每次2 .0Gy,共 40Gy ;后 1 3疗程缩野改为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 ,每天 2次 ,1 .3Gy 次 ,共 2 4~ 30Gy;化疗采用PF方案[顺铂 (DDP) 2 0mg 次静脉点滴 ,第 1~ 5天 ;氟尿嘧啶 (5 FU) 750mg 次静脉点滴 ,持续 8小时以上 ,第 1~ 5天 ,2 8天为 1周期 )。两组均随访 5年 ,失访 1 7例 ,随访率 90 .3 %。结果 :原发灶的近期疗效综合放化组好于单放组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的近期疗效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综合放化组与单放组一、三、五年生存率分别为 69.8%、51 .1 %、2 9.2 %和 46 .3 %、2 1 .3 %、1 1 .3 % ,综合组疗效明显好于单放组 ,一、三年生存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但五年生存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局部控制率综合放化组明显高于单放组 (P <0 .0 5) ,远处转移率两组相近。综合组的急性放射性气管炎和急性  相似文献   
42.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多数抗肿瘤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机体的正常细胞有损伤,化疗后患者常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毒副反应。由于反复呕吐、腹泻、进食差,患者易出现水钠代谢紊乱,低钠血症是其中之一,又称低渗性脱水,严重时患者出现昏迷,死亡率很高,约占40%。一般对住院患者化疗的毒副作用能及时对症处理,但在社区或门诊化疗的患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可出现严重后果。2003年我科救治了化疗致低钠性昏迷患者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p16基因转染对胰腺癌细胞生长及辐射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p16基因转染对胰腺癌细胞生长辐射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将外源野生型p16基因连接到pCDNA3.1^+载体构建pCDNA3.16+ -p16重组质粒,利用Lipofectamine^TM介导转染胰腺癌JF305细胞,筛选阳性克隆。照射后,RT-PCR检测p16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和肿瘤细胞杀伤率。结果 转染p16基因的JF305细胞有外源p16基因的整合及表达,生长速度明显减少,对辐射的敏感性增强。结论 导入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可抑制胰腺癌细胞恶性增殖,提高胰腺癌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4.
近几年来,流行病学、动物实验、细胞学实验等方面的证据表明,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 2)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就COX-2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研究现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5.
恶性肿瘤患儿的心理行为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儿童恶性肿瘤与成人有着显著不同,因此,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心理上的变化,如自杀,抑郁和焦虑,不安全感和恐惧感,社会孤立感,学习障碍等,这些变化对儿童恶性肿瘤的治疗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肿瘤治疗时有必要了解患儿的心理,并给予适当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46.
γ-射线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中Caspase-3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锋杰  王中卫  王亚利  白明华  宋潍  杨林 《医学争鸣》2003,24(23):2185-2188
目的 :探讨γ 射线诱导后胰腺癌SW 1 990细胞凋亡存在形式以及Caspase 3(CPP32 /YAMA/apopain)酶活性、mRNA、蛋白表达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拟阐明Caspase 3在γ 射线诱导的胰腺癌细胞凋亡中的调控机制 .方法 :用不同剂量γ 射线照射胰腺癌SW1 990细胞于不同时间检测细胞形态、凋亡率及Caspase 3酶活性、蛋白、mRNA表达 .结果 :γ 射线照射后胰腺癌SW1 990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 ,早期凋亡率与γ 射线剂量及作用时间成正比 (r =0 .7341 ,P <0 .0 5 ) ;γ 射线诱导的凋亡细胞中Caspase 3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且酶的活性变化与细胞凋亡率变化呈正相关 ;凋亡细胞的Caspase 3mRNA含量未见明显升高 ,且凋亡细胞中主要表达Caspase 3裂解后形成的Mr1 70 0 0的活性亚基 ,在正常细胞主要表达Mr32 0 0 0的pro Caspase 3.结论 :γ 射线照射后SW 1 990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 ,且细胞凋亡与Caspase 3酶活性明显相关 ;凋亡细胞中Caspase 3酶活性增高主要是由于翻译后酶前体的剪切 ,而并非源于转录的提高 .  相似文献   
47.
目的:用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以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以不同浓度Aβ_(25-35)诱导并于不同时间收获细胞,应用MTT法观察细胞活力,Fura-2/AM荧光分析法检测细胞内游离Ca~(2+)浓度,Hoech-st33258及碘化丙啶复染分析细胞凋亡。结果:Aβ_(25-35)作用于PC-12细胞后,细胞活力逐渐下降,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同时细胞内Ca~(2+)浓度显著上升;不同浓度Aβ_(25-35)作用后,PC-12细胞于不同时间出现凋亡的典型形态学特征,该时间比Ca~(2+)浓度上升约晚6-12 h。结论: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内Ca~(2+)浓度上升及细胞凋亡,可作为较理想的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放、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78例Ⅲ和Ⅳ期鼻咽癌患者信封法随机分为 2组 (综合组及单放组 ) ,每组 3 9例。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 ,鼻咽癌原发灶 60~ 68Gy/6~ 7周 ,颈部 5 0~ 70Gy/5~ 7周 (分高能X线及电子线照射 ) ,两组放疗方法、时间、剂量和分割均相同。综合组放疗前、中、后采用PF方案化疗 4~ 6个周期 :顺铂 (cis platin ,DDP ) 3 0~ 40mg/d ,连续 3d ;5 -氟尿嘧啶 ( 5 fluorouracil,5 FU ) 10 0 0mg/d ,连续 5d ;2 8d为 1个周期。第 1个周期化疗在放疗前给予。结果 :综合组和对照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1 5 % ( 2 4/3 9)和 3 5 9% ( 14 /3 9) ,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9 2 % ( 2 7/3 9)和 41 0 % ( 16/3 9) ,颈部淋巴结转移控制率分别为 64 1% ( 2 5 /3 9)和 3 8 5 % ( 15 /3 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综合组急性毒性反应较单放组重 ,但未影响治疗进程。结论 :放疗联合诱导化疗能提高晚期鼻咽癌的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及减少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p16与nm2 3 H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 12 0例乳腺癌组织P16与nm2 3 H1的表达 ,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织p16阳性率 5 5 0 0 % ,p16阳性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负相关 ,P <0 0 5 ,与 5年生存率正相关 ,P <0 0 5 ;nm2 3 H1阳性率 4 2 5 0 % ,nm2 3 H1阳性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负相关 ,P <0 0 5 ,与 5年生存率正相关 ,P <0 0 5。p16与nm2 3 H1表达无相关性 ,p16 (- ) nm2 3 H1(- )淋巴结转移率高于p16 (+) nm2 3 H1(+) ,5年生存率低于p16 (+) nm2 3 H1(+) ,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P <0 0 1。结论 :p16与nm2 3 H1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 ,其联合表达可更好地判断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50.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58例高住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2年至1998年针对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别采用肝门部切除(A)、联合左肝叶切除(B)、联合右肝叶切除(C)、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D)和胆肠内引流(E)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58例高位胆管癌的疗效。结果本组病例总体手术切除率为79.3%.其中根治切除率Ⅰ,Ⅱ期为100%,Ⅲ期为65.63%,Ⅳa期则为0(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切除率:乳头型和结节型100%,硬化型81.63%,弥漫型为0。BismuthⅢa,Ⅲb型95.24%显著高于Ⅰ,Ⅱ,Ⅳ型(P〈0.05)。手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18.97%.其中Ⅰ期100%,Ⅱ期80%,Ⅲ期15.63%,Ⅳ期则为0。不同病例分型乳头型50%.结节型75%,硬化型14.29%,弥漫型为0,Bismuth分型Ⅰ型0,Ⅱ型0,Ⅲa型46.15%,Ⅲb型62.5%。Ⅳ型为0。A,D,E与B,C术式间手术切除率、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胆管癌手术治疗的结果主要与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关,联合切除能增加Ⅱ,Ⅲ期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和根治切除率,并不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