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目的 建立SHG-44绿色荧光裸鼠原位模型.方法 将C57BL/6J-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CFP)转基因小鼠与裸小鼠进行交配,在继代时严格挑选都表达EGFP基因的无毛雄鼠(♂)与有毛母鼠(♀)交配,通过肉眼、荧光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观察EGFP基因在裸小鼠全身各组织中的表达;将胶质瘤细胞株SHG-44(15μl,含1×106个细胞)注射于绿色荧光裸鼠的脑内制成原位模型.结果 每只种鼠平均产仔7~8只,其中纯合裸仔鼠有3~4只,比例接近1∶1;每代仔鼠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出生后2d就可鉴别其是否表达EGFP基因;器官及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均见有绿色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表明脑组织、皮下肌肉、鼠尾和脚趾全部表达EGFP基因;原位模型的成瘤率达100%,瘤细胞依然具有人脑胶质瘤的基本特征.结论 表达EGFP基因的裸小鼠可用于肿瘤移植实验.  相似文献   
22.
抗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杂交瘤技术建立以来,抗各类肿瘤的单克隆抗体(McAb)陆续建立。对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人脑胶质瘤McAb除国外有少量报道外,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本研究室建立的我国第一株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 44为抗原,制备了抗人脑胶质瘤McAb。应用SHG-44完整细胞免疫BaLb/C小鼠,经加强免疫后,第4天取脾脏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系NS-1融合,96孔培养板232个孔中,93孔出现杂交瘤细胞克隆。经用酶联免疫吸附  相似文献   
23.
10-羟基癸烯酸抗裸小鼠人脑胶质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我室建立的裸小鼠人脑胶质瘤模型,对10-羟基癸烯酸抗肿瘤活性作了初步研究。肿瘤组织浸泡和双盲法口服治疗肿瘤的实验结果均提示该药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为临床使用提供了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24.
以本研究室建立的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了二株恒定地分泌抗胶质瘤细胞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SZ—38,SZ—39。 应用ELISA及免疫荧光法测定了该两株单抗与20种肿瘤细胞系,7种正常人体细胞,12种颅内肿瘤及12种正常人体组织的反应性。结果显示单抗SZ—38,SZ—39主要作用于胶质瘤细胞,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细胞,其识别胶质瘤相关抗原可能为一种神经外胚层肿瘤抗原。 经用免疫沉淀及免疫转移电冰鉴定McAb SZ—38,SZ—39识别抗原分别为胶质瘤细胞表面Mw47,000Mw180,000的单链糖蛋白。  相似文献   
25.
1965年Moore自牛脑分离出一种高度酸性蛋自质,因其在中性饱和硫酸铵中可溶,故命名为S-100蛋白(S代表可溶的,100指硫酸铵的饱和度)。这种蛋白质特异地存在于神经组织中,另一方面,它广泛分布于爬虫类到哺乳类已研究过的各种动物脑以及人脑中。因其具有高度神经组织特异性和无种属特异性,故而推测它与神经系统的特异功能可能有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26.
本实验在建立Wistar大鼠急性外伤性脑水肿模型基础上,动态检测脑损伤后脑组织LPO、SOD和脑含水量,并作病理学光镜观察。结果表明,脑损伤后2h,两大脑半球LPO即显著增高;损伤后2h、4h损伤侧大脑半球SOD活性显著增高,但SOD/LPO却明显下降,对侧半球SOD变化不大;但8h时两大脑半球SOD均显著下降,且SOD/LPO显著降低,脑含水量与IPO的升高呈平行关系,病理观察见外伤性脑水肿以血管源性为主,但同时伴有细胞毒性脑水肿。说明氧自由基是外伤性脑水肿发生、发展的关键性毒在物质,SOD尽管早期有代偿性升高,但由于与LPO比值下降,仍无法抗衡氧自由基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7.
采用改进的异硫氰酸胍/氯化铯超离心法,从人脑恶性胶质瘤组织中分离总RNA,OD260nm/OD280nm为2.02。甲醛变性凝胶电泳、溴化淀染色显示,28s和18srRNA条带清晰,且28s条带的荧光强度约为18s条带的2倍。再经Oligo(dT)-Cellulose亲和层析纯化得到mRNA。Northern转移印迹分析表明,用该方法所分离得到的mRNA无降解,完整性好,核酸纯度完全符合进一步实验研究(如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等)的要求。  相似文献   
28.
报告测定41例正常脑脊液中cAMP和cGMP浓度,分别为15.7±4.3;4.44±1.04(pmole/ml,±SD)。两者在不同年龄与性别时均无差异。cAMP/cGMP比值为3.69±1.18。cAMP与cGMP浓度间无明显相关;而cAMP、cGMP与cAMP/cGMP则示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9.
我们于1979年开始进行人脑恶性胶质细胞瘤体外培养,其中命名为SHG-44(Suzhou Human Glioma)的细胞已培养了二年半,生长旺盛,现传至80代。其LDH同功酶呈M型,并检出S-100蛋白。裸鼠及大白鼠的移植成功率分别为60%和69%,病理学所见与原来的人脑胶质瘤细胞形态相似。本文报告其建系过程和有关特征。  相似文献   
30.
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体外长期传代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SHG-44(星形细胞瘤Ⅱ~Ⅲ级)细胞的建系经过。该系的细胞生长旺盛,每7~10天传代一次,每8天细胞数增加8~9倍。细胞的形态有星形和梭形两种。动物异种移植成功率在60%以上,移植瘤经光镜和电镜证实与原来的人脑恶性胶质瘤相似。生化学提示培养细胞和移植瘤的LDH同功酶呈M形。培养细胞中存在胶质细胞标记蛋白S-100蛋白。染色体以超三倍体为主。从移植能、形态学、生化学等提示SHG-44细胞较好地保持了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的特征,为我国进一步研究人脑恶性胶质瘤提供了一个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