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3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199篇
耳鼻咽喉   83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82篇
基础医学   867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777篇
内科学   428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123篇
特种医学   208篇
外科学   505篇
综合类   1495篇
预防医学   165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383篇
  3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64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疣状肿瘤约占阴茎鳞状细胞癌的三分之一,该肿瘤是一种低度恶性外生性乳头状肿瘤,罕见转移。隧道型癌,作为阴茎鳞状细胞癌的一种特殊亚型,其特征为肿瘤向深部组织穿透,生长方式类似于兔的洞穴。这种低级别疣状阴茎肿瘤类似于1954年Ayrd报道的跖肌穿掘性上皮瘤。隧道型癌也可发生于其它器官和组织。为了研究发生于阴茎的隧道型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形态学诊断标准和与其它疣状肿瘤的鉴别,作者报道了7例阴茎隧道型癌。患者年龄70~83岁,平均77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2.
脐茸2例报告     
脐茸为卵黄管残留症中的一种,是小儿先天性胚胎发育畸形的一种少见病。我院共遇2例,介绍如下: 例1,女孩,三岁,出生后发现肚脐部有一小突起,生长缓慢,经常流水,易出血。经局部手术切除而治愈。巨检:带有皮肤的黄豆大小组织一块,中心部有0.3cm直径的瘘口。镜下示组织被复鳞状上皮,瘘口下方及两侧为排列规整的胃粘膜组织,切除之基底部未见粘膜组织。病理诊断;脐茸。例2,男孩,1岁,出生后  相似文献   
93.
周丽媛  施喆  刘悦君  李静霞  崔志利  安欣 《安徽医学》2023,44(11):1334-1337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8样蛋白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非子宫内膜癌患者1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TIPE2、Ki67的表达水平。同时定期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患者2年生存情况,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TIPE2阳性率分别为28.33%、71.5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子宫内膜组织TIPE2阳性率降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Ki67阳性率分别为33.33%、5.38%。观察组子宫内膜组织Ki67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访2年,至随访结束,93例患者存活,生存率77.50%。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IPE2阴性(HR=3.736,95%CI=1.016~13.157)为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94.
探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的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形态计量方法检测40例骨肉瘤和40例不同级别骨巨细胞瘤的p53蛋白、PCNA表达与肿瘤组织内MVD之间的关系。结果:骨巨细胞瘤Ⅱ~Ⅲ级组PCNA表达明显高于骨巨细胞瘤I级组(P<0.05),且骨巨细胞瘤MVD≥5的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MVD<5的肿瘤组织(P<0.05);骨肉瘤MVD≥5的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MVD<5组(P<0.05)。p53蛋白阳性率虽骨巨细胞瘤Ⅱ~Ⅲ级、骨肉瘤均高于骨巨细胞瘤1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蛋白、PCNA过度表达与MVD有密切关系,p53、PCNA及MVD可作为评估骨巨细胞瘤、骨肉瘤预后有价值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喉癌 ( CA)和不典型增生 ( DS)的核仁结构和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Ag NORs染色和 P5 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1 9例 CA和 3 4例 DS核仁的生物学改变。结果 :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其颗粒计数 ( GC)和颗粒面积 ( GS)及 P5 3蛋白表达率也增高。结论 :Ag NORs对鉴别肿瘤的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Ag NORs染色和 P5 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做为早期定性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粘蛋白 (E cad)表达与大肠癌 (CLI)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 6 0例原发性CLI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 ,用免疫组化SP法和抗E cad抗体检测观察E cad的表达。结果 CLI组织中E cad总阳性率 55% ,正常大肠上皮组织全部表达 ,E cad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生长方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1)。结论 CLI组织E cad丧失或低表达是其获得浸润转移能力的因素之一。E cad可作为一种新的CLI标志物 ,其表达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7.
病例摘要 患者 5 5岁 (住院号 81141) ,因绝经 3年 ,大便次数增多伴左下腹痛 2月入院。自诉 2月来大便频 ,成形 ,无血便 ;左下腹持续痛无放射 ;无阴道流血及小便异常。入院检查 :生命体征平稳 ,心肺无异常。妇科检查 :外阴阴道无异常 ,宫颈光滑 ,子宫常大 ,左附件扪及 6 cm× 5 cm× 5 cm固定硬块。直肠前壁扪及一直径 5 cm硬块。辅助检查 :血 CA1 2 55 3U/ m l。 B超示 :左附件区 6 .2 cm× 6 .3cm× 5 .9cm不均质弱回声团 ,无明显包膜 ,右附件区 (- )。入院诊断为左卵巢癌。经术前准备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膜增厚 ,有散在粟粒样结…  相似文献   
98.
Cyclin D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作者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110例乳腺癌标本进行了Cyclin D1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本组病例的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4.55%(82/110);生存时间≤5年及≥10年者,其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22%(51/53)和40.54%(15/37);Cyclin D1蛋白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由此揭示Cyclin D1蛋白的过度表达是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9.
患者男 ,2 5岁 ,以“下腹胀痛半月”为主诉入院。患者半月前发觉下腹坠胀感 ,伴有隐痛并向会阴部放散。无肉眼血尿 ,无尿路刺激症状。查体 :腹平坦 ,下腹正中压痛 ,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未及明显包块。辅助检查 :B超 :膀胱右侧见6 3cm× 4 9cm实性肿物 ,内散在无回声区 ,压迫膀胱壁 ,考虑膀胱右侧实性占位。膀胱镜 :膀胱右侧顶凸向腔内 ,表面粘膜正常。诊断 :膀胱右侧壁肿物或盆腔肿物波及膀胱。术中所见 :肿物位于膀胱壁内 ,大小约 6 0cm× 6 0cm× 4 0cm ,大部分有包膜 ,其内侧与膀胱壁无界限 ,表面血管迂曲扩张 ,实性 ,质中等…  相似文献   
100.
鼻腔鼻窦非上皮性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加强对鼻腔鼻窦少见的非上皮性恶性肿瘤的认识,对其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进行讨论。方法 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明确病理诊断后,进行治疗并随访。结果 经1~8年随访观察,存活2~8年10例,其中恶性黑色素瘤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2例;浆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和神经源性肉瘤各1例。结论 这类肿瘤生长速度快,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及侵犯周围器官,难于手术彻底切除,5年生存率低,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