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建玲  李忠东 《人民军医》2012,(11):1081-1083
目的:调查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应用3类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即钙通道阻滞药(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ARB)的情况,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607例,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指标,对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CB类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额占上述3类药物总销售额的50.70%。统计的19种抗高血压药中,79%的品种DUI<1,21%的品种DUI>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少数抗高血压药物需控制使用。  相似文献   
42.
检查50例正常成人的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舌腭肌、咽腭肌及中咽缩肌的肌肉电流图,取得了肌电振幅的正常值。检查了病人139例,咽肌和软腭麻痹者,于休息状态下可出现纤颤电位和正锐电位,肌肉活动时肌电振幅小。软腭及咽肌阵挛者出现阵发性群放电位,各例之间的阵挛频率和持续时间可以不等。本文叙述了电极针的刺入方法和刺入部位,采用经口腔的途径记录软腭肌电比较方便,易于掌握。本文提出了分别检查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肌电图的必要性。利用此项技术可以研究软腭、 咽鼓管和咽部肌肉的生理功能,并有助于诊断这些部位的神经肌肉病变。  相似文献   
43.
心导纳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测左心功能的方法,它能反映心血管中的瞬时血流量变化,对于了解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和心脏血管的循环功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85年以来,我院已检测3000多名。本文统计分析>45岁健康人及冠心病病人二组人员的心导纳图及其对比分析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脉压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为明确有无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5例,均为男性,年龄60~79岁。所有入选病例进行了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h平均脉压(APP)。按APP≤40mmHg、41~60mmHg、61~79mmHg、≥80mmHg分成4组。测量舒张期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峰),心房收缩期(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峰),左心室舒张等容时间(LV-IVRT),并计算E/A比值。以一支或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的评定。结果 145例中8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与APP明显增加(P<0.05)。随着APP的增高,左心舒张功能逐渐减退,虽然E峰差异不明显,但A峰、LV-IVRT逐渐增大,E/A比值逐渐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APP的增加,病变冠状动脉记分及冠状动脉病变记分明显增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脉压呈加速上升趋势,脉压高易导致左心舒张功能的减退和冠心病的发生,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狭窄与脑血管造影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郄晓红  张建玲  许波  王海音 《医学争鸣》2005,26(23):2172-2174
目的:比较脑血管造影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82例患者分为两组,非闭塞性脑血管病组14例,闭塞性脑血病组68例,分别用2MHz和4 MHz多普勒探头检查颅内和颈部血管血流速度,进行脑血管造影(CVA)检查.结果:闭塞性脑血管病组,共检出血管690条,TCD检出狭窄血管69条,621条正常,其中60条与CVA所见一致,CVA发现狭窄血管80条,统计结果显示TCD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75.0%,特异性98.5%.非闭塞性脑血管病组共检出血管147条,TCD检出狭窄血管1条与DSA结果一致.结论:TCD可客观地反映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作为脑血管狭窄预防性筛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6.
患者,男性,37岁,以阵发性头晕、耳鸣、心悸5 年,加重2 年为主诉入院,每次发病持续几秒至数十秒不等,发病次数逐年增多,由2~3个月发病1次发展至1天10多次。查体无异常发现。两次脑血管造影(-),脑CT扫描:右颞叶占位性病变。术前两次检查脑电图均异常,表现为在弥散性慢波背景活动中,右颞额出现慢波病灶(以右颞为著)及右颞前棘波病灶。在右蝶骨电极出现持续性局限性1~7c/s慢波及阵发性6和14c/s阳性棘波,节律性棘波,三角定位于右颞前可见慢波位相倒置。脑超声示中线波左移0.3cm。术中见肿瘤主要位于右颞中后部,呈灰黄色,部分呈胶冻状及囊变,行…  相似文献   
47.
五例蛛网膜囊肿脑电图分析黎建民/¥¥特诊科主题词脑电描记术,蛛网膜,囊肿1病例报告例1男,10岁。间断性头痛一年,加重一个月,有时出现“发呆”。查体正常。CT及MR示:左中颅窝可见一条形低密度影,边缘清,密度与脑脊液相近,诊断为蛛网膜囊肿。EEG检查...  相似文献   
48.
早期复极综合症(ERS)是一种较常见的心电图变异,在健康成人中约占1~2.5%。常易误诊为急性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或高血钾症等。我们对1986~1988年记录到的40例早期复极综合症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40例均为男性,年龄24~55岁,平均3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前区疼痛,针刺样疼痛14例,闷痛10例,向左肩及背部放射6例,呈发作性疼痛16例,持续性痛24例,发作与情绪激动有  相似文献   
49.
电刺激面神经时,由面肌可引出一个诱发电位,即M波,用较强的电流刺激面神经时,逆向激活了面神经元,可记录到一个潜伏期长振幅低的F波,即面神经面肌的反射波。传统的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所获的M波,只能检查面神经刺激点外周部分的情况,而利用F波可以检查面神经近中枢端的情况。1970年Sawnhey及1973年Trontelj报告过从面部肌肉可以引出F波。我科于近年来检查正常成人50名及面瘫患者46名,报道如下。 一、检查方法 用西德Schwarzer-2000型肌电图仪,用针电极做刺激电极,用丹迪公司生产的同心针电极做记录电极。记录电极刺入口轮匝肌,刺激电极刺入茎乳孔附近,接地电极放在手腕部,刺激脉冲为矩形波,脉冲宽度为0.2mS,脉冲间隔时间为1秒,刺激强度先从5V开始,逐渐加大刺激量,直至出现最大的M波和F波,刺激强度可达200V,放大器灵敏度为500~1000~v/cm,示波器扫描速度为5—lOms/cm。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