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原位造血重建的观察,发现骨内膜细胞及小梁内细胞很可能是支持造血细胞机能的基质细胞的源泉。本实验又以异位移植的造血重建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异位移植的股骨可以而且能重建造血。在重建造血过程中,原有髓腔内的组织、细胞几乎全部变性和坏死,而小梁或皮质内细胞成分则增生活跃、进入髓腔,作为造血微环境的主要成分支持宿主迁徙来的造血干细胞的机能,从而完成造血重建过程。但经15Gy以上照射的移植物(股骨)则完全丧失诱导造血重建的微环境作用。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测定小鼠各器官氚标胸腺嘧啶核苷(~3H-TdR)的掺入,研究氯化甲基汞对不同器官DNA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经腹腔注射2和12Pμg/g体重氯化甲基汞明显抑制睾丸、肝和小肠~3H-TdR的掺入,这有助于解释氯化甲基汞的诱变和致畸作用。氯化甲基汞对脾和胸腺~3H-TdR的掺入则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氯化甲基汞损伤细胞膜、影响细胞整合和活化DNA前体物的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23.
<正> 造血微环境是造血组织中造血干细胞据以增殖和分化的微小区段。许多资料表明,造血微环境严重损伤时,即或植入正常造血干细胞也不能恢复正常造血。而且微环境不同,造血细胞的分化方向也各有差异。可见,欲使造血完全恢复,必须兼治微环境的损伤。 目前,对包括急性放射病在内的造血系统的严重损伤和疾病尚无理想治疗措施。为了寻找有效防治途径,必须根据造血原理,除重视造血干细胞的研究外,也要加强造血微环境的研究,才能发挥骨髓自身的恢复潜力,加速造血重建,提高治愈率。我们对造血微循环结构、基质粘多糖、网状内皮细胞、基质支持造血机能及基质祖细胞等五方面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这些微环境成分均有促进造血辐射损伤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本文主要利用体外细胞液体培养技术,对几种血液病病人骨髓CFU-F增殖能力及其对GM-CFU刺激作用等几方面进行检测。结果表明,MDS和巨幼红细胞型贫血病人骨髓CFU-F集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且MDS病人骨髓CFU-F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ALL病人骨髓CFU-F、GM-CFU集落数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处于缓解状态的白血病病人CFU-F集落数明显高于未缓解者(P<0.01)。我们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血液病病人都有骨髓微环境的变化,但往往微环境的变化出现在严重及预后不佳者。  相似文献   
25.
<正> 近年,随着实验血液学研究的进展,对构成造血微环境重要成分之一的骨髓基质细胞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了解到它对造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起着重要作用;本室的研究结果也发现回输的骨髓基质细胞对小鼠重度放射损伤造血恢复有明显疗效。但是,对骨髓基质细胞的来源、细胞构成及其功能性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应用细胞化学、Fc受体检查和GM-CSF的测定,对正常与受照豚鼠,C_57小鼠体外培养骨髓基质贴壁细胞的构成及其上清液GM-CFU对刺激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常与受照C_57小鼠和豚鼠骨  相似文献   
26.
将除净骨髓细胞的骨皮质移植到同系小鼠皮下后4周,移植物髓腔内充满髓系造血组织。说明骨皮质内含有造血重建的主要诱导因素,即在异位移植造血重建过程中,骨皮质环境因素占有主导作用。骨皮质内的成骨细胞或骨母细胞不仅是骨的发生、成长及修复的主要成分,而且在特殊条件下,很可能还有支持造血恢复作用。这种作用大概是通过其自身增殖、分化形成特有的造血基质细胞或是分泌某种因子诱导宿主的造血干细胞和基质细胞定居而重建造血。  相似文献   
27.
采用造血干细胞及造血祖细胞体内、外培养方法,观察其免疫刺激剂短小棒状杆菌预防小鼠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免疫重建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小鼠免疫水平有利于免疫嵌合体形成并促进造血重建过程。主要表现机体具有促进和调节造血干细胞增殖与分化。双重机能的作用。然后早期以CFU—S增殖为主,继之为CFU—S分化增强期。提示我们,这种,处置可能是促进同种骨髓移植个体免疫耐受性的建立。这将是抑制GVHR发生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8.
人多能造血祖细胞与前红系祖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Messner培养体系为基础,并加以改良,在一个培养体系内培养出了人多能造血祖细胞(CFU-Mix)和前红系祖细胞(BFU-E),集落产率高于文献报道。同时,我们改进了细胞离心方法,使单个细胞集落形态完整,记数准确,为研究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