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目的探讨股骨颈疝窝的CT特征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10月的72例(84侧)CT诊断为股骨颈疝窝的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股骨颈疝窝表现为股骨头颈交界处前外侧皮质下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的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周边有硬化环,直径为2~21mm,局部可出现裂隙样缺损,内部密度多样化。结论股骨颈疝窝CT表现具有典型特征,仅凭CT就可作出股骨颈疝窝的诊断。股骨颈疝窝可引起髋部症状,部分病例出现股骨颈疝窝提示髋臼撞击综合征。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经卵巢静脉栓塞结合补肾活血方治疗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PCS)的临床疗效。方法PCS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27例予补肾活血中药,卵巢静脉栓塞组23例予卵巢静脉栓塞,综合治疗组25例予补肾活血方+卵巢静脉栓塞。3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比较3组卵巢静脉内径、盆腔静脉丛范围及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卵巢静脉栓塞组、综合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55.6%、82.6%、88.0%,卵巢静脉栓塞组、综合治疗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治疗组与卵巢静脉栓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静脉栓塞组和综合治疗组的卵巢静脉内径和盆腔静脉丛范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股静脉卵巢静脉栓塞结合补肾活血方治疗PCS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3.
甲状腺癌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CT表现,探讨CT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CT资料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32例中24例癌性病灶边缘不规则,10例为囊性伴高密度乳头状结节,9例出现钙化,13例侵犯周围组织器官,14例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前误诊8例,误诊为腺瘤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弥漫性甲状腺肿1例。结论肿瘤突破被膜向周围浸润,转移淋巴结内颗粒状钙化,肿物囊性变伴高密度乳头状结节是甲状腺癌的特征性表现;而肿瘤较小,边缘清晰或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肝吸虫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肝吸虫病的CT表现。结果80例肝吸虫病患者CT检查均发现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不扩张;肝内胆管轻度扩张47例,中度扩张33例;肝被膜下小胆管囊状扩张60例。结论肝吸虫病具有较特征性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评价CT对隐睾症术前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1例年龄在1~50岁,临床未能触及且B超未显示或不能肯定的隐睾症患者行CT检查,均经手术证实.结果 与手术发现对照,全部未降睾丸(23枚)均由CT正确显示,定位准确.21例中2例为双侧性,19例为单侧性(其中1例为同侧双睾症).结论 CT检查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主观性较B超小,能提供更好的睾丸和周围组织结构影像,特别是配合造影剂应用,在隐睾症术前诊断中定位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46.
目的:增强对不典型乳腺癌的X线影像认识,以进一步提高不典型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乳腺癌X线征象的分析。结果:22例乳腺癌不典型X线表现,其中11例显示边界不清局灶性致密影。6例显示为局部腺体结构紊乱。4例显示为星芒征。5例显示为纤维瘤样改变。8例显示为钙化灶,其中2例为两个钙化点,余6例为簇样钙化灶,表现为小点、泥沙、细线状及短杆状。2例为多发不规则致密结节改变。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技术在急性脊髓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用0.5T超导磁共振(MR)机对52例健康者和33例急性脊髓炎患者行MR检查,扫描序列为TlM.T2WI,FLAIR序列,33例患者中23例作了T1WI增强扫描,比较FLAIR和TSE-T2WI两种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能力. 结果 33例患者33处病灶,FLAIR发现病灶33处,检出率100%,TSE-T2WI发现病灶23处.检出率69.7%:在显示病灶边缘情况方面,FLAIR显示清楚者32例,T2WI显示清楚者13例.在发现病灶及显示病灶边缘方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FLAIR技术在脊髓炎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本病检查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CT肾集合系统及肾动脉联合成像技术在复杂性肾结石微创PCNL术前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复杂性肾结石行微创PCNL患者80例分2组:实验组40例,常规术前检查外,加作CT肾集合系统及肾动脉联合成像技术检查;对照组40例,术前只进行常规检查。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5±30)min、(100±30)min,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0%、82.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5%;结论 CT肾集合系统及肾动脉联合成像技术能较好显示结石与肾集合系统及肾动脉的解剖关系,对缩短复杂性肾结石微创手术时间、提高清除率和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诊断溢液性乳腺疾病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120例女性溢液性乳腺疾病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3岁。临床症状以乳头溢液为主。回顾分析乳腺导管造影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超声、患侧乳腺钼靶平片+导管造影检查,并做病理组织检查。比较乳腺导管造影诊断的差异。结果 120例中,超声发现病灶108例,阳性率为90.00%;乳腺钼靶平片发现病灶102例,阳性率为85.00%;乳腺导管造影发现病灶117例,阳性率为97.50%。超声、钼靶平片、导管造影检查诊断良、恶性肿瘤灵敏度分别为80.00%、85.00%、90.6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6,P〈0.005)。手术病理证实:单纯导管内乳头状瘤3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伴导管扩张33例,纤维囊性乳腺病伴导管扩张21例,导管内癌及乳头状瘤癌变29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在诊断溢液性乳腺疾病中具有定位、定性的实用价值,对临床是否确定手术及切除范围提供了可靠、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0.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和MRI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特征及MRI表现 ,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 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表现及 5例MRI表现。结果 :钼靶X线阳性表现 3 5例 ( 92 .1% ) ,其中显示肿块影 2 4例 ( 63 .2 % ) ,毛刺影 18例 ( 4 7.4% ) ,针尖状钙化影 3 3例 ( 86.8% ) ;MRI阳性率 10 0 %。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较具特征性 ,是首要影像学检查手段 ,MRI检查敏感性高 ,有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