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是一种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其侵袭性强,预后不良。准确的诊断和分期、及时的疗效及预后评估对患者治疗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随着18F-FDG PET/CT在淋巴瘤中的广泛应用,其在ENKTL中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对PET/CT在ENKTL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对比评估术前双能CT及MRI定量参数对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价值,同时探讨术后病理指标与KRAS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1年4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KRAS基因检测的5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为野生型组(29例)和突变型组(21例)。纳入分析的术前临床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清肿瘤标志物,术后病理资料包括病理分期、淋巴管血管侵犯、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三期能谱CT定量参数包括碘(水)浓度、水(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标准化碘浓度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定量参数包括最小ADC、平均ADC和相对ADC值。此外,分别从静脉期CT图像获得直肠上静脉宽度,从MRI图像上获得肿瘤分段、肿瘤最大轴向长度及肿瘤最大纵向长度。采用χ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定性及定量资料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比评估两种检查方式参数及病理指标对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糖类抗原199异常组较正常组具有更高的KRAS基因突变率(P=0.036)。淋巴管血管侵犯阳性组更易出现KRAS基因突变(P=0.034)。KRAS基因突变型组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值高于野生型组(P=0.016),MRI参数平均ADC、相对ADC值低于野生型组(P=0.008,P=0.002),其中相对ADC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755)。结论 双能CT及ADC定量参数对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诊断效能相近,其中相对ADC优于其他参数。  相似文献   
43.
44.
刘显旺        刘宏        邓靓娜        李昇霖        薛彩强        邓娟        孙秋        周俊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2,(6):701-704
目的:探讨能谱CT基物质分离技术在定量评估乙肝肝纤维化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3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为试验组,18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能谱CT基物质分离技术分别在碘(水)基物质图上测量每名受检者肝实质及同层腹主动脉的碘(水)浓度,并计算肝脏标准化碘浓度(NIC)。以肝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性差异法比较不同分期乙肝肝纤维化间NIC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用于评估乙肝肝纤维化分期与NIC之间的相关性,同时绘制ROC曲线分析NIC评估不同分期乙肝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不同分期乙肝肝纤维化间NIC存在差异(F=36.889, P<0.001)。NIC与不同分期乙肝肝纤维化间呈高度负相关性(r=-0.847, P<0.001)。NIC鉴别S0<和≥s1、s1><和≥s2、 />  相似文献   
45.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增强CT构建的深度学习(DL)模型对进展期胃癌(AGC)1、2、3年生存概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AGC的337例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237)和验证集(n=100)。采用数据增强技术增加训练集的数据量,随后基于术前CT增强静脉期图像构建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DL模型,预测AGC患者1、2、3年的生存概率。经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构建临床模型,然后联合DL模型和临床模型构建综合模型并绘制其诺莫图。计算各模型的Harrel一致性指数(C-index)和风险比(HR),并应用Kaplan-Meier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比较3种模型对OS的预测效能。结果: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临床模型、DL模型和综合模型的C-index值分别为0.70(95%CI:0.65~0.75)、0.72(95%CI:0.67~0.76)、0.74(95%CI:0.69~0.78)和0.64(95%CI:0.56~0.71)、0.66(95%CI:0.58~0.73)、0.67(95%CI:0.59~0.74),表明综合模型具有最优的生存期预测能力;三个模型的HR分别为2.72(95%CI:2.06~4.02)、2.88(95%CI:1.89~4.39)、2.72(95%CI:2.13~3.49)和2.11(95%CI:1.43~3.11)、4.32(95%CI:1.66~11.24)、1.89(95%CI:1.36~2.60),均以DL模型的HR最高,表明DL模型预测的高危人群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校准曲线分析显示基于综合模型的诺莫图预测AGC患者1、2、3年生存概率与实际的预后随访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显示综合模型的净收益优于其它2种模型。结论:基于CT增强静脉期图像利用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的DL模型是一种良好的AGC患者生存风险评估模型,对AGC患者生存期的早期预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47.
薛彩强        李昇霖        刘显旺        邓娟        周俊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2,(10):1244-1249
目的:探索磁共振成像(MRI)征象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鉴别成人颅内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成人颅内髓母细胞瘤及24例室管膜瘤临床、MRI及病理资料,对比MRI征象及ADC值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DC值在两组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效能。结果:成人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在年龄、肿瘤位置和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形态、肿瘤边界、囊变、瘤周水肿、肿瘤最大径、水肿最大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室管膜瘤ADCmean、ADCmin及rADC值均大于成人髓母细胞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mean阈值为665.00 mm2/s时,鉴别诊断成人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性能最佳,AUC值为0.96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8、0.937。结论:通过MRI征象联合ADC值对术前鉴别成人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辅助临床术前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48.
<正>脑胶质瘤是成人颅脑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WHO Ⅱ~Ⅲ级胶质瘤占胶质瘤约45%[1],WHO Ⅱ级胶质瘤被称为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s, LGG),组织学中存在非典型细胞核,导致肿瘤不可避免地以不同的速度发展[2],其恶性转化率约为35%~89%[3]。间变性弥漫性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少突星形细胞瘤)等WHO Ⅲ级肿瘤,初次治疗后复发率高达38%[4],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ASiR-V算法“一站式”心脑血管CTA扫描模式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需要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筛查扫描的120例患者。依据扫描方式不同,分为3组,每组40人。A组为低剂量一站式”心脑血管CTA扫描模式组(80 kV,管电流智能调控,前置40%ASIR-V,后置50%ASiR-V),B组为常规剂量冠状动脉CTA扫描组(100 kV,550 mA),C组为常规剂量头颈动脉CTA扫描组(100 kV, 500 mA)。对比3组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同时将3组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果:低管电压联合ASiR-V算法“一站式”心脑血管CTA扫描模式有效辐射剂量为(1.36±0.66)mSv,B组的辐射剂量为(2.31±0.75)mSv,C组的辐射剂量为(1.12±0.04)mSv,A组辐射剂量与B组+C组辐射剂量之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LAD近端、LCX近端、RCA近端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SD、C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