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近期无效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后近期内无效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182例用子宫动脉栓塞方法治疗的症状性子宫肌瘤病例中,治疗后6个月内有8例无效。对其临床资料、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引起无效的原因。结果:各有2例因1侧插管失败或血管痉挛,仅栓塞1侧子宫动脉;2例可能与动脉主干过早栓塞有关;另有2例,分析栓塞前造影,发现明显增粗的子宫动脉卵巢支。结论:子宫肌瘤治疗近期内无效病例,多数与技术因素有关,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避免或减少。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对彩超与钼靶X线应用BI-RADS分级在乳腺癌诊断上的比较并分析其优缺点,以探讨结合二者应用于临床上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通过分析我院手术与病理结果证实的82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和彩超影像表现及其BI-RADS分级,两者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诊断率比较中彩超组(a)为87.80%,钼靶X线组(b)为75.60%,两者联合组(c)为95.24%,差异组间比较Pa:b=0.237,Pa:c=0.014,Pb:c=0.017;恶性诊断率彩超组为66.66%,钼靶X线组为73.33%,两者联合组为86.66%,差异组间比较Pa:b=0.164,Pa:c=0.003,Pb:c=0.001;BI-RADS等级比较中联合应用组2~3级与4级诊断率高于彩超组及钼靶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者联合应用可相互补充,对BI-RADS分级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将两者联合应用于临床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炎性乳癌的MRI表现特征。方法临床触诊阳性在X线表现均呈非对称局限致密影的10例患者,行乳腺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炎性乳癌,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MRI标准,回顾性分析病变形态学,T1WI及T2WI信号强度,强化特征及动态增强曲线类型。结果 10例在MRI上表现为:肿块型4例,非肿块样强化6例,动态增强后呈大片及团片状不均匀强化,呈区域性分布3例,弥漫性分布3例,病变部位在中心区4例,在背侧2例,早期强化明显9例,T2WI信号呈低信号7例,等信号3例,动态增强后时间-信号呈流出型6例,平台型4例;间接征像:乳腺较健侧增大4例,乳头凹陷8例,弥漫性皮肤增厚10例,以乳晕后及乳腺内下侧明显6例,皮下脂肪层浑浊10例,凿突征6例,乳后间隙模糊或消失5例,胸大肌浸润(脂肪层中断3例,病理性增强3例),血管较健侧增多,增粗7例,腋下淋巴结病理性增大4例。结论 MR乳腺多参数成像和动态增强联合使用,可对炎性乳癌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乳腺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与乳腺MRI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6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例,对比分析其X线摄影及MRI表现.全数字化乳腺摄影采用常规方法摄片,MRI采用自旋回波T1WI,T2WI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等.结果 68例乳腺恶性肿瘤中,浸润性导管癌57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叶状囊肉瘤1例,血管肉瘤1例,导管内癌2例,炎性乳癌2例,印戒细胞癌1例,Paget's病1例.乳腺X线摄影诊断正确61例,诊断准确率89.7%.MRI诊断正确66例,诊断准确率97.1%.结论 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恶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MRI能更多的显示乳腺病灶的内部特征,二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和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效果。结果钼靶X线肿块显示率为97.14%(68/70)、准确率为97.14%(68/70)、误诊率为2.86%(2/70),均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能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降低误诊率,且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容易被患者接受,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X线钼靶、高频超声及MRI对硅胶假体隆乳术后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56只乳腺硅胶假体隆乳术后患者的X线钼靶、高频超声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影像表现及对假体囊内破裂及囊外破裂的诊断价值。结果 X线不能完整显示假体(0%),高频超声及MRI都能够完整显示假体(均为100%);对囊外破裂,X线钼靶、高频超声及MRI都能显示(均为7.1%,4/56);X线不能显示囊内破裂(0%),MRI(32.1%,18/56)对囊内破裂的检出率高于超声(21.4%,12/56)(P=0.031)。结论对硅胶假体破裂的诊断,X线钼靶并不是令人满意的方法,超声是经济高效的检查方法,而MRI是最理想的检查方法,如经济允许,MRI可列为首选。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61例,回顾性分析其彩超与数字化钼靶X线表现。结果:61例乳腺肿瘤中良性肿瘤40例,恶性肿瘤21例。40例良性肿瘤中经彩超诊断为良性的36例,误诊为恶性肿瘤的4例;经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诊断为良性的34例,误诊为恶性肿瘤的6例。21例恶性肿瘤中经彩超诊断为恶性的18例,误诊为恶性肿瘤的3例;经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诊断为恶性的19例,误诊为恶性肿瘤的2例。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法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的诊断(P〈0.05)。结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及彩超在诊断乳腺肿块上均具有重要价值,两者联合诊断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道闭锁X线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证实的食道闭锁患儿的X线表现.结果食道闭锁Ⅲ型15例,其中Ⅲa型4例,Ⅲb型11例;Ⅰ型1例;Ⅴ型1例.结论X线平片及食道造影能早期诊断食道闭锁及其类型,还可了解术后是否存在吻合口瘘,及时指导手术及防治术后并发症,提高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空蝶鞍综合征合并下孕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确诊为空蝶鞍综合征合并不孕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平均年龄27.2岁。均表现为闭经,泌乳、血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较低,血泌乳素(PRL)高。MRI检查示空蝶鞍。用维二醇周期治疗并每日服用溴隐停3个月,第4个月用垂体促性腺激素(HMG)诱发排卵1个周期。排卵率60%,受孕率20%。结论 空蝶鞍综合征伴不孕患排卵率和受孕率较低,可能是长朝低维敏素状态和持续性高PRL所致,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0.
杨立文 《医学综述》2013,19(12):2256-2257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286例,对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6例患者输卵管造影均获得了成功,子宫形态正常275例,各种原因的形态异常11例;输卵管双侧通畅25例,261例患者输卵管存在不同程度梗阻,19例造影中发现输卵管梗阻,加压推注造影剂后恢复畅通。轻度碘变态反应7例,腹痛13例。结论改良的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在育龄妇女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