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彩色多普勒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CDI) 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用彩色超声对糖尿病患者96 例, 正常对照组42 例, 进行双下肢动脉检查, 选用超9-HDI超声诊断仪, 观察多项血流参数。结果: 糖尿病组较对照组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增高 (P< 0.01), 发病年龄提前(P< 0.05), 足背动脉最先受累, 损伤最重。糖尿病组最大流速 (Vm ax )、血管内径 (D)、血流量 (Vol) 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01)。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 PI)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05)。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差组血管损伤程度较血糖控制较好组明显加重 (P<0.01)。9 例糖尿病患者出现股动脉、腘动脉闭塞, 同期与血管照影对照, 病变部位及范围相符合。结论: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有明显损伤, 动脉硬化发生率增高。CDI诊断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准确、可信、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2.
例1,女,68岁,2型糖尿病15年。因间断左下肢疼痛1周于1997年8月19日入院。体检:血压17.1/10.7kPa。心肺腹(一),双下肢不肿。腹主动脉、颈动脉、股动脉处未闻杂音。左足背动脉、动脉未及搏动,左股动脉搏动弱。左足底肤色浅紫,皮温较对侧低。血便常规正常,尿糖(),  相似文献   
33.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磁共振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CNC的MRI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位于侧脑室前中部及Monro孔附近,5例与透明隔呈宽基底相接,1例仅有粘连;MRI信号不均,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周围可见多发囊变及等信号条索样结构与脑室壁及透明隔粘连;增强后轻度至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肿瘤出血。结论对于年轻患者,MBI显示位于侧脑室前中部及Monro孔附近占位性病变,可提示为CNC。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估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合并消化道出血与病灶大小和部位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04—10/2005-04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经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的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15例消化道潜血试验(+)为有潜血组,d6例潜血试验(-)为无潜血组。应用1.5T超导型设备常规序列获取头颅MRI图像,由2位神经影像学医生对MRI图像进行分析,确定梗死灶的部位;并判断其是否为新发病灶。然后在横断位T2WI图像上用Scion软件测量梗死灶的大小,每个测量值均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加以记录,对梗死灶体积测量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分别相加,得到每个患者的总梗死灶体积。最后应用两组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评估5个临床指标(有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感染和患者预后)及15项测量指标(梗死灶总体积、新发梗死灶总体积、陈旧梗死灶总体积等)与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结果:3l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有潜血组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感染者显著多于无潜血组(P=-0.011)。②有潜血组与无潜血组的梗死灶(无论新发还是陈旧病灶)的总体积、各部位梗死灶体积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结论:①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与有无冠心病或感染有关。②无论新旧梗死灶,脑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与梗死灶的体积和部位均无关。  相似文献   
35.
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9年德国学者Ritcher首次正式报道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的临床应用以来,这一技术曾一度是介入放射学的热门课题,人们对其兴趣的衰减主要是因为对术后分流道狭窄/阻塞的预防和处理及肝性脑病的治疗较困难。针对TIPSS应用中...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应用Kappa统计量评价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一致性.方法 检查100例腰腿痛患者的300个椎体.采用3.0 T MR扫描仪,脊柱表而线圈,应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行腰椎矢状面T1WI及T2WI、横轴面T2WI.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在有及无临床资料的情况下对其中50例患者的L3~4、L4~5、I5~S1椎间盘的膨出、突出进行2次评价;再由此2名医师在无临床资料的情况下共同对其中52例患者的156个腰椎间盘进行评价.应用Kappa统计量评价2名医师前后2次的诊断结果及其对相同病例诊断结果的一敛性.结果 甲乙2名放射科医师前后2次诊断结果相符合的椎间盘数量分别为114和109个,不相符合的椎间盘数量分别为36和41个,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为中度,Kappa值分别为0.60±O.06和0.57±0.06.在有临床资料的情况下,腰椎间盘膨出的诊断较前明显增加,分别增加了10个和31个.在没有临床资料的情况下,2名放射科医师之间的诊断结果相符合的椎间盘数量为77个,不相符合者为79个,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为弱(Kappa=0.24±0.06).在有无临床资料的情况下,最大的诊断差异出现在对正常和膨出的腰椎间盘的鉴别上,2名医师2次诊断膨出的差异分别达20和30个,分别占各自总不符合率的55.6%(20/36)和73.2%(30/41);2名医师对156个椎间盘诊断膨出与正常的差异达56个,为总不符合率的70.9%(56/79).结论对腰椎间盘膨出判断的不一致是造成同一医师2次诊断结果和2名医师之间诊断结果Kappa值低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急性胰腺炎并脾密度一过性减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女,20岁.主因"突发腹痛、恶心、纳差1天"来院就诊,既往有胰腺炎病史.查体:呼气有烂苹果味;皮肤、黏膜未见明显黄染;右上腹及脐周压痛,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心肺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8.
多层螺旋CT和MRI在鉴别新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重组技术和MRI在鉴别新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7例新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共189个椎体进行MSCT检查,图像资料经工作站处理进行二维和三维重组,并对34例患者的43个椎体行MRI,将2种方法所得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新鲜与陈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其椎体数均以L1占比例最高,分别是27.68%(31/112)和35.06%(27/77),其次为T12、12和T11。在新鲜与陈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CT表现中,骨折线清晰锐利(分别为102和21个椎体)、脊髓挫伤出血(分别为15和0个椎体)、脊椎旁软组织影(分别为103和11个椎体)、附件骨折(分别为26和5个椎体)、椎体周围脏器挫裂伤(分别为30和0个椎体)、椎间盘真空征(分别为10和36个椎体)、椎体骨小梁结构紊乱硬化(分别为29和51椎体)等征象,经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新鲜骨折共21例27个椎体,其中有26个在MRI中呈不均匀T1WI低信号,27个椎体在T2WI抑脂序列中呈不规则高信号。而在13例陈旧性骨折患者中,有16个椎体在T,WI和T2WI中的信号均与正常椎体相同,16个椎体在T2WI抑脂序列中呈低信号。结论MSCT扫描在鉴别大多数新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MRI诊断脊髓及韧带损伤可反映病理生理表现。因此,MSCT及其重组技术与MRI在鉴别诊断中结合应用可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9.
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质量的常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计算机X线摄影(CR)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CR的图像质量,提高诊断水平,促进数字化影像标准的制订。方法 北京市内9家三级甲等医院提供的107张有问题的CR照片,组织放射科的医师、技师、工程技术人员20余名对其出现问题的现象、原因逐片分析、讨论、记录和统计。结果 107张有问题的CR照片,属于人为与外在因素造成的现象有36张(33.64%);成像板(IP)在读取过程或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的伪影29张(27.10%);与IP相关原因所致图像伪影15张(14.02%);摄影条件选择不当造成图像质量不佳13张(12.15%);打印机故障造成的废片9张(8.41%);后处理不当造成图像假象或质量不佳5张(4.67%)。通过对107张CR废片原因分析,60.74%的原因是因为工作不细心,操作不规范所致,35.51%是CR技术中遇到的新问题,其他是后处理不当造成。结论 加强责任心,规范操作规程,制订数字化影像质量标准,加强新技术理论学习,合理应用后处理功能,是保证CR图像质量和提高诊断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0.
脑乙状窦阻塞的血管内开通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告l例脑乙状窦阻塞的血管内金属支架开通治疗的结果,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乙状窦阻塞的方法及可行性。资料与方法:患者女性,年龄为42岁。临床表现为左侧桥脑小脑角胆脂瘤术后,出现慢性颅内高压症状,视力下降,双侧视乳头水肿,继发视神经萎缩;脑脊液压力为400mmH2O。经DSA检查确诊为脑乙状窦阻塞。开通治疗方法,经右侧股静脉途径,当导管到达阻塞段后,测压、局部给予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而后经右侧颈内静脉途径送入球囊导管到达乙状窦阻塞段进行扩张,置入支架。术后抗凝治疗持续3个月。结果:经动脉法脑静脉窦造影显示右侧乙状窦阻塞;双侧颈内静脉通畅。脑静脉窦测压结果,阻塞乙状窦远端压力为370mmH2O,近端压力为130mmH2O。右侧乙状窦阻塞的开通治疗成功,植入直径10mm、长度60mm支架1枚。复查直接静脉窦造影显示右侧乙状窦通畅,支架完全展开,造影剂回流通畅。开通后测压乙状窦近端、远端与颈内静脉压力相近。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第2天检查脑脊液压力为280mmH2O,头痛症状明显减轻,l周后出院。随访12个月,未再发生颅内高压症状。结论: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乙状窦狭窄或阻塞是一安全、简单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