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7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86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976篇
基础医学   14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16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647篇
预防医学   900篇
药学   184篇
  3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14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4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女性膀胱、尿道解剖及生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膀胱、尿道的解剖及生理特征在妇科泌尿学上有重要意义 ,了解女性尿道与男性的不同之处 ,对女性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和手术的研究极为必要。1 膀胱的解剖膀胱是由内胚叶发生的平滑肌交织的筋膜性的囊状器官 ,其大小、形态、位置及壁的厚薄等随着贮尿量而变化。膀胱空虚时呈倒锥形 ,分顶、体、底部 ,各部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 ,正常容量为 3 0 0~ 5 0 0ml。1 1 膀胱的周围组织 膀胱的前下方为耻骨联合及闭孔内肌之间 ,隔一层疏松的结缔组织及静脉丛称Retzius间隙 ;膀胱的外下部为肛提肌、闭孔内肌及其筋膜 ,其间有疏松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62.
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也是唯一由医源性因素造成的腹壁疝。剖宫产术后切口疝的发生少见 ,其发生原因比较复杂。近年来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切口疝患者 3例 ,现对其发病原因及预防作一分析。1 病例资料3例切口疝患者年龄分别为 2 8岁、30岁、37岁 ;孕期均定期行产前检查 ,未发现内外科合并症 ;产前体重分别为 70kg、79kg、83kg ;2例为择期剖宫产术 ,1例为急诊剖宫产术 ;剖宫产指征 :1例为巨大儿 ,新生儿出生体重 4 30 0g;1例为头盆不称 ,出生体重 380 0g;1例为胎儿脐带绕颈 ,出生体重 36 0 0g。手术均为腹膜内剖宫产 ,切口为…  相似文献   
63.
阴道炎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阴道是经血的通道 ,阴道分娩时的产道 ,又是性交的场所 ,有其本身的生态系统 ,但外环境和相邻组织 (膀胱和直肠 )的改变可影响阴道环境。阴道的生态环境也与内分泌、病原体、免疫功能、妊娠、创伤、性生活、治疗等密切相关。阴道粘膜也受妇女年龄、内分泌、pH值、病原体、月经周期、避孕器、月经用品以及免疫学等的影响 ,所以阴道易患各种炎症。有关阴道炎症细分可有 16种之多 ,其为 :(1)滴虫性阴道炎 ;(2 )念珠菌性阴道炎 ;(3)老年性阴道炎 ;(4)细菌性阴道炎 ;(5 )婴幼儿阴道炎 ;(6 )病毒性阴道炎 ;(7)淋菌性阴道炎等。其中一些为常见的阴…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HPV6/ 11、16/ 18在外阴癌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及与p5 3、MDM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法 (ISH)检测HPV6/ 11、16/ 18在 30例外阴癌、2 1例外阴上皮内瘤变 (VIN)及 10例外阴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 3、MDM2蛋白的表达。结果 :HPV6/ 11、16/ 18在外阴癌、VIN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0 % (18/30 )、33.33% (10 / 30 ) ,4 2 .86% (9/ 2 1)、2 8.5 7% (6/ 2 1) ,正常对照组没有表达。p5 3、MDM2蛋白在外阴癌、VIN、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3.33% (19/ 30 )、4 0 .0 0 % (12 / 30 ) ,4 7.62 %(10 / 2 1)、5 2 .38% (11/ 2 1) ,0 % (0 / 10 )、0 % (0 / 10 )。HPV6/ 11的表达在外阴癌组、VIN组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外阴癌组HPV16/ 18表达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外阴病变各组p5 3、MDM2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PV6/ 11、HPV16/ 18、p5 3、MDM2蛋白在外阴组织的不同病变中表达均差异有显著性 ,在外阴癌的发生发展中HPV感染、p5 3突变和MDM2表达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与子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HIT)基因是近年发现的候选抑癌基因 ,是将染色体脆性位点和肿瘤相联系的第 1个分子生物学证据。FHIT异常和多种肿瘤密切相关 ,FHIT基因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 ,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均存在FHIT基因异常表达 ,提示FHIT基因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目前适合我国卫生经济条件的妊娠期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的筛查界值.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6年4月1日至2006年9月30日在全国18个城市25家医院保健并进行首次50 g GCT的16 286例孕妇,对其GCT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以NDDG标准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50 g GCT的界值选取7.2 mmol/L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2%和59.0%,选取7.8 mmol/L时分别为96.0%和73.0%,选取8.3 mmol/L时分别为90.2%和81.5%;以ADA标准诊断GDM,选取GCT界值为7.2 mmol/L时敏感度为97.9%,特异度为60.4%;选取7.8 mmol/L时分别为96.2%和74.7%;而选取8.3 mmol/L则分别为87.0%和83.1%.以NDDG标准诊断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包括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选取7.2 mmol/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7%和61.4%,选取7.8 mmol/L时分别为95.4%和75.8%,选取8.3 mmol/L时分别为84.9%和84.1%.结论 据我国目前的卫生经济情况,以7.8 mmol/L作为50 g GCT的界值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高度敏感和特异的诊断子宫平滑肌肿瘤的指标。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2 6例 ,子宫普通型和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各 2 5例 ,子宫平滑肌肉瘤 17例 ,正常子宫肌层和正常子宫内膜各 2 5例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各种组织中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雌激素受体以及重型钙调蛋白结合蛋白 (h-caldesmon)的表达。结果 正常的子宫肌层、子宫普通型平滑肌瘤、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和子宫平滑肌肉瘤中重型钙调蛋白结合蛋白的表达分别为 10 0 .0 %、10 0 .0 %、96.0 %和 64.7% ,但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细胞中均未见其表达。重型钙调蛋白结合蛋白诊断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不仅敏感度高于结蛋白 ,而且特异度达 10 0 .0 %。结论 重型钙调蛋白结合蛋白可辅助正确鉴别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以期正确分期并制定治疗方案及手术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147例临床和病理资料,术前行分段诊刮、常规诊刮、阴道B超、子宫腔镜下活检、CT检测,进行术前病理诊断及临床分期,术中剖视子宫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和子宫颈受累情况,并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结果癌前病变在手术前后的诊断符合率为51.4%,内膜癌Ⅰ期72.3%,Ⅱ期50.0%,Ⅲ期12.5%,Ⅳ期0%.术前B超诊断子宫腔病变的敏感率为98.7%,内膜癌的符合率75.5%,子宫颈累及和子宫肌层浸润符合率分别为39.2%和36.5%.诊刮符合率为86.8%,分段诊刮对子宫颈受累符合率为73.9%.术中剖视判断子宫颈受累及深浅肌层浸润符合率为62.9%、40.7%和82.4%.术前子宫腔镜下活检符合率为100.0%.CT检查可正确诊断肌层浸润的深度(7/7)和腹腔脏器及淋巴结转移(3/3).结论对于40岁以上不规则阴道出血和月经紊乱者,应常规B超检查及子宫腔镜下分段诊刮,可提高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对于内膜癌患者行CT检查,可了解肌层浸润深度及腹腔脏器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术中标本剖视检查子宫颈及肌层浸润情况,并快速冰冻病理再次确诊子宫颈和子宫肌层浸润程度及组织学类型、分级,确定手术范围,进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69.
肿瘤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多以诱导肿瘤细胞死亡作为治疗终点。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不同的死亡形式对于免疫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功能有着完全不同的影响,凋亡的肿瘤细胞抑制巨噬细胞的抗肿瘤作用,而坏死的肿瘤细胞则完全相反。现综述这一现象及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70.
肿瘤诱导树突状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作为最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恶性肿瘤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蛋白质、神经酰胺和神经节苷脂引起树突状细胞功能缺陷及数量减少,还可以诱导树突状细胞发生凋亡。因此,肿瘤相关抗原不能有效传递给T细胞,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利用某些蛋白和细胞因子对树突状细胞进行预处理,可以减少肿瘤诱导凋亡的发生,基因技术可以增强树突状细胞耐受凋亡的能力。现综述恶性肿瘤诱导树突状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