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常见原因,可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创伤小,安全有效[1]。我院自2009年6月—2010年2月应用可脱性微弹簧圈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2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遮幅观片灯的研制及其在影像识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兆臣  张有军  马勇 《医学争鸣》2003,24(15):1430-1432
目的:探讨遮幅、亮度可调式高亮度医用观片灯的研制方法,及其在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精心设计了遮幅装置,实现观片灯的遮幅功能;合理地设计发光系统,提高发光源的发光效率,以提高观片灯的亮度;设计调光装置,使其亮度可调.结果:遮幅观片灯的亮度提高到8000 lx以上,是现有观片灯亮度的10倍;对实验铝梯进行观察,可见24级,提高了识读效果;亮度可调,可适用于对不同爆光密度的胶片进行阅片诊断,消除了识读盲区;遮幅功能,消除了负效光对影像诊断质量的影响,使胶片的局部对比度相对提高,便于对病灶部位进行重点观察.结论:该观片灯,可使胶片上的影像信息得到充分显示,为提高诊断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在QA,QC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3.
30例运动员髌骨软化症的CR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运动员髌骨软化症的CR片改变。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髌骨软化症的运动员患者30例,共计50侧膝关节摄屈膝30°侧位和髌骨轴位片,进行Insallsalvati和Merchat测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并仔细观察髌骨后缘骨质改变。结果 两组髌骨高度、厚度、指数的平均值及髌股协调角、髌股角、髌骨指数平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40侧髌骨后缘有骨质吸收,10侧髌股关节面有硬化,关节间隙狭窄有骨赘形成等。结论 因CR片图象分辨力及显示能力明显优于普通X线片,髌骨软化症的CR片上可发现髌股关节对合关系、髌骨稳定性、髌骨运动轨迹均有异常。早期患者髌骨后缘见囊状骨质吸收,晚期患者可并发髌股关节的退形性变。因此对临床上怀疑髌骨软化症的患者要常规拍摄屈膝30°膝关节侧位片及轴位片,对尽早诊断此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肩关节多层螺旋CT斜冠状位重组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肩关节斜冠状位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0例(40侧)经16层螺旋CT常规容积扫描及薄层重组的肩关节病例,均应用常规MPR(CM-PR)、多向调整MPR(AMPR)及旋转式MPR(RMPR)技术对肩关节进行斜冠状位重组.由两名有经验的CT诊断医师对所有重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0侧肩关节中,3种MPR技术均获得了斜冠状位图像.在显示肩关节图像质量方面,AMPR与RMPR模式优于CMPR模式(A医师:UAMPR:CMPR=-7.221,P=0.000,URMPR:CMPR=-7.629,P=0.000;B医师:UAMPR:CMPR=-5.510,P=0.000,URMPR:CMPR=-6.686,P=0.000),AMPR与RMPR模式无差异(A医师:UAMPR:RMPR=-0.872,P=0.383;B医师:UAMPR:RMPR=-1.291,P=0.197).在肩关节成像的简易程度方面,RMPR技术优于AMPR技术(tA=37.267,tB=36.236,P=0.000).结论 AMPR、RMPR均能获得肩关节的标准斜冠状位图像,在评价肩关节疾患方面较CMPR更具优势和应用价值,而RMPR较AMPR操作简便,是对肩关节MPR成像的一种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CT和MRI诊断胆囊腺肌瘤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CT和MRI诊断胆囊腺肌瘤病(GBA)的作用与限度。方法分析19例经组织学证实的GBA患者的CT和MRI资料,比较常规T1WI、T2WI、3mm薄层T2WI、MRCP、平扫CT、螺旋CT胆道造影(SCTC),以及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各时相图像显示罗-阿窦和胆囊病变的能力。观察结果与病理标本所见对照。结果19例GBA包括局限型11例,节段型5例,弥漫型3例。MRI显示罗-阿窦优于CT。胆汁显著浓缩时,SCTC可补充MRCP的不足。结论MRI诊断GBA的作用优于CT。  相似文献   
56.
胸部结节病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各期胸部结节病影像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胸片,CT及临床资料,病理证实11例,临床治疗证实12例。结果:1期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10例,仅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结合临床胸片与CT诊断正确率无差异,均为83.3%。Ⅱ期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伴肺内病变9例,Ⅲ期肺呈纤维化改变2例,结合临床胸片与CT诊断正确率分别为46%,57%,两种检查方法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片是诊断结节病的基础,并易于临床随访,1期胸部结节病例可经胸片确诊。HRCT提高了影像学诊断本病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7.
眼眶肿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眼眶肿瘤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眼眶肿瘤的CT、MRI表现。结果:视神经鞘脑膜瘤9例,表现为视神经增粗1例,梭形肿块6例和软组织肿块2例,CT为软组织密度;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视神经胶质瘤6例,表现为视神经弥漫性增粗2例,椭圆形肿块4例;CT为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海绵状血管瘤12例,CT示类圆形稍高于脑组织密度影,T1WI呈稍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恶性淋巴瘤4例,均为弥漫性病变,CT示长条状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神经鞘瘤3例;CT表现密度不均肿块,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信号不均匀。转移瘤4例,其中转移性腺样囊性癌1例,乳腺癌眶内转移3例。结论:CT、MRI是发现和诊断眼眶肿瘤的重要检查手段,对大多数肿瘤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8.
21例婴幼儿进展期坏血病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婴幼儿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而引起的营养性疾病。本病现已少见,本文收集21例,就其骨骼系统X线表现进行讨论,以便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HMR波谱(HMRS)及扩散张量成像(DTI)联合应用在显示海洛因中毒性脑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对7例海洛因依赖患者(吸毒组)及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MR、HMRS及DTI检查.HMRS感兴趣区选在前额叶,分别测量灰质及白质中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Cr及Cho/NAA的比值.DTI感兴趣区选在胼胝体膝部(GCC)、胼胝体压部(SCC)、内囊前肢(AIC)、内囊后肢(PIC)、外囊(Ec)及前额叶白质(WMPFL),并分别测量其各向异性分数(FA)及表观扩散系数(ADC).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所有受检者MRI均未见明显异常.IHMRS吸毒组前额叶灰质及白质中NAA/Cr比值降低,分别为1.40±0.16、1.72±0.41,对照组分别为1.57±0.09、2.08±0.2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83、2.190,P值均<0.05).DTI吸毒组GCC、SCC及AIC的FA值降低,分别为0.70±0.04、0.76±0.41、0.55±0.03,对照组分别为0.76±0.03、0.82±0.03、0.64±0.0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30、3.713、5.555,P值均<0.05);吸毒组SCC、PIC及EC的ADC值升高,分别为(8.18±0.48)×10-4(7.54±0.22)×10-4(7.72±0.30)× 10-4mm2/s,对照组分别为(7.50±0.26)×10-4、(7.15±0.20)×10-4(7.19±0.39)×10-4mm2/s,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77、3.507、2.895,P值均<0.05).结论 联合HMRS及DTI技术可较全面地显示海洛因中毒性脑损伤早期脑灰白质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成软骨细胞瘤的CT与MR征像,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成软骨细胞瘤的CT与MR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重点分析其骨骼病灶的形态、周围的组织改变情况.结果:成软骨细胞瘤骨内病灶形态呈良性表现,CT呈边界清晰的溶骨性破坏,其内见有钙化;MR呈边界清楚的长T1,长短混杂T2信号区.同时在病灶周围有6例出现软组织肿胀或/和邻近关节囊肿胀,7例出现骨膜反应.结论:成软骨细胞瘤不仅具有良性肿瘤的典型病灶形态,而且在软组织肿胀、骨膜反应及累及邻近关节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表现,认识这些征像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