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45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3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及靶向性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重组IL-4和GM-CSF诱导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将表达A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DC(dendriticcells,DC),构建基因转染的DC瘤苗,并免疫C57BL/6小鼠。用流式细胞术(FCS)检测转染前后DC细胞表面分子MHCI、MHCII、LFA、ICAM、B7.1、和B7.2等的变化。取免疫小鼠脾细胞诱导细胞毒性CTL,LDH非放射性细胞毒性试验检测其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用ELISA法检测CTL诱导过程中TNF-α和IFN-γ分泌变化规律。结果:AFP基因转染后的DC分子表面高表达MHCI、MHCII、LFA、ICAM、B7.1、和B7.2等分子,尤其是MHCII、ICAM和LFA分子,与转染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AFP抗原诱导的靶向性CTL对AFP分泌性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杀瘤活性,且在CTL诱导过程中TNF-α和IFN-γ分泌水平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FP基因重组腺病毒修饰的DC能表达高水平的MHCI、MHCII、LFA、ICAM、B7.1、和B7.2等分子,为CTL进一步活化提供了共刺激信号;用该瘤苗免疫C57BL/6J小鼠,能诱导出针对AFP抗原的靶向性CTL,从而实现对AFP分泌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不同溶剂和受试物颜色对MTT实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TT实验中不同溶剂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受试物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用MTT比色方法比较不同溶剂(乙醇、脂肪乳、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氯仿、吐温80)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受试物(黄芩素、茶多酚、阿霉素)颜色对MTT显色反应的影响.结果:10%以上浓度的乙醇、乙酸乙酯、5%二甲基亚砜、20%以上浓度的氯仿和所有浓度的吐温80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递增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强,而脂肪乳细胞毒性甚微,浓度高达50%仍不会对细胞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吐温80不宜作为MTT实验受试物的溶剂.药物黄芩素、茶多酚和阿霉素本身的颜色会增加MTT实验中的吸光值,导致结果出现假阴性.结论:不同浓度的溶剂和受试药物的颜色会干扰MTT的实验结果,在采用MTT法时必须设定溶剂和有颜色受试药物的对照组,否则将不能利用MTT的实验结果正确评价受试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构建小鼠甲胎蛋白(mAFP)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瘤苗,评价其在C57BL/6J小鼠自然肝癌诱发过程中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诱导、扩增DC.将表达mAFP的重组腺病毒颗粒转染DC,检测转染前后DC细胞表面分子MHC Ⅰ、MHC Ⅱ、CDl8a(LFA)、CD54(ICAM)、CD80(B7.1)和CD86(B7.2)等的变化.8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单纯接种DC组、接种转mAFP基因DC(pAdBM5-mAFP-DC)组、单纯接种重组质粒(pAdBM5-mAFP)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在每只小鼠的左肋部注射5×105个细胞,连续免疫3 d,以后每7 d接种疫苗1次,继续免疫4次;正常对照组仅注射0.1 ml PBS.在接种免疫的同时,给以二乙基亚硝胺(DEN)、四氯化碳(CCl4)和乙醇联合诱癌.诱癌20周后处死小鼠,检查成瘤情况,并对肝脏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成功构建了转基因pAdBM5-mAFP-DC瘤苗;mAFP基因转染后的DC表面高表达MHC Ⅰ、MHC Ⅱ、CD18a、CD54、CD80和CD86等共刺激分子,其分子表达率分别为69.3%、41.0%、42.1%、63.2%、39.4%和38.6%,与转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接种DC组、pAdBM5-mAFPDC组、pAdBM5.mAFP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肝癌发生率分别为65.0%、25.0%、70.0%和75.0%,pAdBM5-mAFP-DC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dBM5-mAFP-DC瘤苗免疫自然诱癌的C57BL/6J小鼠,可降低肝癌的发生率,对肝癌的发生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标记的鼻咽癌放射抗拒性裸鼠移植瘤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以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稳定表达GFP标记的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GFP.CNE-2和放射抗拒性细胞株GFP—CNE-2R接种至裸鼠体内,建立皮下移植的肿瘤模型。待肿瘤直径约为1em时给予相同剂量10Gv的X射线一次性照射,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察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GFP标记的放射抗拒性及放射敏感的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GFP—CNE-2R和GFP—CNE.2。克隆形成实验显示GFP—CNE.2R细胞株具有放射抗拒性。GFP—CNE-2R和GFP—CNE-2细胞的皮下成瘤率均为100%,证实建模成功。相对于GFP—CNE.2裸鼠移植瘤,GFP—CNE-2R移植瘤的生长受照射抑制不明显。结论相对于GFP—CNE-2裸鼠移植瘤,GFP-CNE-2R裸鼠移植瘤具有更强的放射抗拒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广西扶绥县壮族Rac 1基因rs 6951997位点多态性与肝癌家族聚集的遗传易感性关系。方法以广西扶绥县壮族20个肝癌高发家族(肝癌家族组79例)和10个健康对照家族(健康对照家族组40名)为研究对象,应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检测两组中Rac 1基因rs 695199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多态基因型与肝癌发生危险性的关系。结果肝癌家族组Rac 1基因rs 6951997位点的GT基因型的分布频率(6.30%)高于健康对照家族组(2.5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3.76,95%CI∶0.28~51.45,P=0.32)。其位点等位基因T型、G型在肝癌家族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6.83%、3.16%,在健康对照家族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8.75%、1.2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ac 1基因rs 6951997位点多态性与广西扶绥县壮族肝癌家族聚集的遗传易感性未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脂肪酸结合蛋白5(FABP5)基因沉默的慢病毒载体对人肝癌Hep G2细胞成瘤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重组逆转录慢病毒载体。Hep G2细胞分为3组:实验组以FABP5基因沉默慢病毒颗粒(LV-shRNA-FABP5)感染Hep G2细胞;阴性对照组以空载体慢病毒颗粒(LV-shRNA-NC)感染Hep G2细胞;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将裸鼠随机分为3组,接种肿瘤细胞后观察裸鼠成瘤情况。4周后测量肿瘤的体积和重量,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裸鼠移植瘤中FABP5的表达。结果:LV-shRNA-FABP5可以降低Hep G2细胞FABP5的表达。3组裸鼠接种癌细胞后均有肿瘤形成。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且体积及重量明显减小(P0.05);实验组裸鼠肝癌移植瘤组织的FABP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相比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沉默FABP5基因表达能有效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FABP5可能成为肝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细胞分裂周期素25a(cell division cycle 25a,CDC25a)基因沉默后对于人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的影响。同时探讨该影响发生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使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人肝癌HepG2细胞的CDC25a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癌细胞中的CDC25a 及其作用基因cyclin E及CDK2的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CDC25a的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MTT法、Giemsa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 结果: CDC25a 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RNA沉默组细胞中的表达低于阴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细胞(P<0.05)。Cyclin E及CDK2 的mRNA表达水平在沉默组低于阴性对照及正常对照组(P<0.05)。MTT法、Giemsa染色法结果显示沉默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阴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细胞(P<0.05),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沉默组细胞阻滞在G1期。 结论: LV-CDC25a-RNAi重组体感染HepG2细胞可以有效抑制CDC25a基因的表达,使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提示CDC25a基因可能是肝癌治疗的关键靶点。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乳腺癌TOPOⅡα、HER-2蛋白表达与蒽环类药物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IHC)方法检测50例乳腺癌患者TOPOⅡα及HER-2蛋白的表达,分析TOPOⅡα和HER-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疗效的关系、TOPOⅡα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及联合表达与临床病理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50例乳腺癌患者中,TOPOⅡα蛋白表达17例,阳性率为34%(17/50),TOPOⅡα表达组的临床及病理有效率均优于TOPOⅡα未表达组(P0.05)。TOPOⅡα与HER-2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HER-2及TOPOⅡα共同表达的病例为12例,但经相关性分析蒽环类药物新辅助化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TOPOⅡα蛋白表达与HER-2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TOPOⅡα蛋白表达对基于蒽环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的疗效预测有正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 研究广西扶绥县壮族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高发家系人群Itgb1基因rs229814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扶绥县20个肝癌高发家系共79例(肝癌高发家系组)和10个正常对照家系共40名(正常对照家系组)为研究对象,应用时间飞行质谱技术(MALDI-TOF MS)检测两组Itgb1基因rs2298141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该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家系组人群携带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00%、47.50%、12.50%.肝癌高发家系组人群携带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0.00%、40.00%、10.00%;两组Itgb1基因rs2298141位点各基因型频率与期望值吻合度较好(P>0.05),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正常对照家系组人群中AG、GG基因型个体罹患肝癌的风险分别是AA基因型个体的0.67倍(95%CI:0.22~2.1,P=0.50)和1.05倍(95%CI:0.17~6.6,P=0.96);肝癌高发家系组人群中未患肝癌者AG、GG基因型个体罹患肝癌的风险分别是AA基因型个体的0.91倍(95%CI:0.31~2.71,P=0.86)和2.2倍(95%CI:0.40~11.96,P=0.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中Itgb1基因rs2298141位点的SNP与罹患肝癌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