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45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3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广西90年代初居民中毒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广西居民中毒死亡的一些流行病学行征。方法:用“STATA”软件包对1990-1992年广西十分之一人口全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毒死亡率15.98/10万男15.34/10万),占全死因死亡的2.66%(男2.30%,女3.16%),中位死亡年龄35.47岁(男40.00岁,女30.92岁)。毒物以非药用物质为主,占中毒死亡的88.17%。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服农药自杀,酒精饮料意外中毒和有毒动植物致毒死亡。结论:中毒死亡是广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确定具强杀菌活性的兔Ⅱ型磷脂酶A2(PLA2)cDNA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了解其杀菌功能与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关系.方法:用PCR方法从兔骨髓cDNA库中克隆出Ⅱ型磷脂酶A2 cDNA并确定DNA顺序,推断出它的蛋白质一级结构;并与其它一些动物PLA2的结构进行比较.结果:成功获得了该磷脂酶A2的cDNA和蛋白质一级结构.它是目前上百种已知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磷脂酶A2中碱性最强的蛋白,氨基酸组成中碱性氨基酸较丰富.其它具杀菌活性的哺乳动物Ⅱ型磷脂酶A2也都是碱性强的蛋白.结论:磷脂酶A2一级结构中富于碱性氨基酸是其具有杀菌功能的关键,而杀菌活性的强弱与其分子碱性强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3.
林克敏  潘新集 《癌症》1991,10(2):104-106,140
本文报道一种新的去除食油中AFBl的去毒剂——AFR的除毒效力。一公斤被AFB_1污染的食油加入2克AFR,搅拌5分钟,自然静置约24小时,其上清部分符合国家食油卫生标准,去毒率可达95—100%,急性毒性,大鼠蓄积毒性、微核及Ames试验结果显示:AFR属于一种无毒的去毒剂,具有使用方便、高效及低耗油等特点。现已通过省级卫生、粮油部门鉴定,并已获“卫生合格证”,批准生产,推广于某些省区,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4.
利用人原代肝细胞非程序DNA合成试验(UDS)对广西某肝癌高发区的居民饮用塘水浓缩物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塘水浓缩物的浓度在0.10mg/ml-0.50mg/ml时,可诱导人肝细胞UDS反应,对DNA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且显示出一定的剂量一效应关系,表明塘水中存在有基因毒性物质,提示该地区居民的肝癌高发与长期饮用糖水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金蒲抑瘤片对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致肝癌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高剂量、低剂量和对照组。用AFB1处理各组动物,高、低剂量组大鼠在接受AFB1期间分别喂含量为9.3和2.3g/kg的金蒲抑瘤片混合饲料,对照组喂基础饲料。8周后处死动物,观察各组动物肝组织内γ-谷氨酰转肽酶阳性肝细胞增生(γ-glu-tamyltranspeptidase-positive hyperplastic livercell,γ-GT)灶的数量和大小。结果高、低剂量金蒲抑瘤片均能减少AFB1诱发的γ-GT灶的数量和大小高、低剂量组的数量分别为0.90和3.72个/cm2,均低于对照组6.10个/cm2,抑制率分别为85%和39%,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7,P=0.028。高、低剂量组的大小分别为0.24和1.94mm2/个,均低于对照组2.36mm2/个,抑制率分别为90%和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蒲抑瘤片有减少AFB1诱发大鼠肝γ-GT灶的数量和大小的作用,而高剂量金蒲抑瘤片的减少趋势更强。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物质群(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在淋巴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比色法测定60例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58例)患者的血清TSGF水平,以血清TSGF≥64U/mL定为阳性阈值。结果:初治前(n=25)不同临床分期(Ⅰ期3例,Ⅱ期7例,Ⅲ期10例,Ⅳ期5例)患者的血清TSGF水平差异无纺计学意义[Ⅰ期(57·33±8·58)、Ⅱ期(68·43±9·21)、Ⅲ期(66·20±7·73)、Ⅳ期(59·80±5·31)U/mL],各临床分期患者TSGF阳性率分别为33·3%、71·4%、70%和40%;未缓解/难治复发组[n=17,(69·35±11·53)U/mL]和初诊治疗前组[n=25,(64·64±8·36)U/mL]的血清TSGF水平显著高于CR/PR组[n=18,(56·83±6·26)U/mL]和正常对照组[n=66,(55·53±5·26)U/mL];各组TSGF阳性率分别为70·6%、60%、16·7%和1·5%;未发现初治前组TSGF值的高低与化疗反应有关;血清TSGF值持续高水平的患者顽固耐受化疗且预后极差。结论:血清TSGF水平与淋巴瘤病理状态有关,并具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37.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金不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方法]以Shim-pack CLC-ODS C18柱(150mm×5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用外标法定量。[结果]延胡索乙素在0.487~2.922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2.53%,RSD为2.38%(n=5)。[结论]本方法测定金不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可靠、简便。  相似文献   
38.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化疗、放疗、手术是当今治疗肿瘤的常规手段,但毒副反应较大。寻找既能杀伤肿瘤细胞,毒副反应又比较小的药物及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中显得尤其重要。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传统中草药在肿瘤治疗方面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随着细胞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常用抗癌中草药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统计,  相似文献   
39.
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垂体生长抑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对实验性脾虚大鼠垂体生长抑素(Somatostatin)的影响。方法: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建立100只大鼠实验性脾虚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前后大鼠垂体及血浆中SS的含量,并设立空线点灸对照、中药四君子汤治疗对照、模型自然恢复对照及正常健康对照。结果:脾虚大鼠脑垂体和血浆中的SS含量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健康对照(P<0.01)。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后,脑垂体及血浆中的SS含量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与同期模型组及空线点灸治疗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与中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对实验性脾虚大鼠垂体SS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心肌肌钙蛋白I与人工短肽的融合蛋白(CIS)对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用MTT法观察CIS体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生长的作用。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观察CIS对新生血管生长的影响。用6种小鼠肿瘤异位可移植模型观察CIS在体内对肿瘤生长的作用。结果 CIS对HUVEC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显示,CIS浓度为5、10 mg·L~(-1)时,新生血管生成的数量明显减少;荷瘤鼠体内异位移植模型实验显示:CIS(10 mg·kg~(-1))处理组肿瘤生长缓慢,瘤体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对S180肿瘤瘤重抑制率85.3%,对Lewis肺癌肿瘤瘤重抑制率87.0%,对H22肝癌肿瘤瘤重抑制率84.2%,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肿瘤瘤重抑制率60.42%,对人可移植性肝癌SMMC7721肿瘤瘤重抑制率61.62%,对人胃低分化腺癌BGC823肿瘤瘤重抑制率为41.84%。结论 CIS在体外抑制HUVEC细胞的生长,在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中,CIS对新生血管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体内,CIS融合蛋白可有效抑制小鼠可移植肿瘤细胞的生长。CIS抗肿瘤效应很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进而减少肿瘤组织中新生血管生成的数量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