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患者男性,35岁,因咳嗽,咳痰2年,于2006年4月入院。咳痰量较少,呈白色黏液样。无咯血和活动后呼吸困难。病后体重下降约6kg。入院前胸部X线片示两肺门肿块影。曾诊断为肺炎,结节病,经抗生素治疗无效。曾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细菌培养,抗酸杆菌和肿瘤细胞检查,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HOC)组织GPC-3 mRNA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mRNA的表达夏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RT-PCR法检测70例HCC组织、癌旁肝组织和18例正常肝组织中GPC-3 mRNA和IGF-ⅡmRNA的表达.结果:HOE组织GPC-3阳性率(82.85%)及其mRNA表达水平(0.596±0.205)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4.28%,0.428±0.137),P<0.01;HOC组织IGF-Ⅱ阳性率(92.86%)及其mRNA表达水平(0.750±0.309)也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81.43%,0.648±0.237),P<0.05,GPC-3 mRNA和IGF-Ⅱ mRNA在HO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和肝外转移等明显相关,而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血清AFP水平及术后复发等无明显关系.GPC-3 mRNA和IGF-Ⅱ mRNA在HO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1,P=0.038;而两者在癌旁肝组织的表达不相关.结论:HCC组织中GPC-3及IGF-Ⅱ高表达,可促使HCC细胞增殖,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33 945例宫颈病变的筛查结果,并探讨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2年至2015年该院行宫颈病变筛查的妇女33 945例,年龄18 ~74岁,取宫颈细胞标本,同时进行常规细胞学检查诊断及DNA倍体定量分析,筛查结果阳性者再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 2012~ 2015年宫颈病变筛查阳性率呈降低趋势(P<0.05).DNA倍体分析系统筛查宫颈病变的阳性率为9.28%,高于常规细胞学的6.82% (P <0.05).DNA倍体分析的活检阳性率为30.52%,高于常规细胞学的18.22% (P <0.05);DNA定量分析的宫颈癌阳性检出率为0.144%,也高于常规细胞学的0.076%(P<0.05).结论 该院就诊妇女宫颈病变检出率有逐年下降趋势.DNA定量分析法可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率及活检阳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术前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Ⅰb2~Ⅱb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68例Ⅰb2~Ⅱb期宫颈癌,医生根据经验和病人意愿分成术前同步放化疗组(n=32)和新辅助化疗组(n=36),治疗结束后3周评价疗效,肿瘤消退或明显缩小的患者行开腹根治性手术。结果同步放化疗组临床有效率为78.1%(25/32),其中CR 28.1%(9/32),PR 50.0%(16/32),新辅助化疗组临床有效率66.7%(24/36),其中CR 11.1%(4/36),PR 55.6%(20/36),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5,P=0.293)。同步放化疗组脉管癌栓发生率明显低于新辅助化疗组(2 vs 9,χ~2=4.392,P=0.036)。2组淋巴结转移(χ~2=1.259,P=0.262)、深肌层浸润(χ~2=0.066,P=0.797)、宫旁转移(χ~2=0.027,P=0.869)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3、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47,P=0.829;χ~2=0.001,P=0.976)。结论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术前同步放化疗是可供临床选择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 mRNA和凋亡促进因子Smac蛋白在人乳腺癌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其与乳腺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集50例乳腺癌和相应的癌旁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Livin mRNA与Smac的表达水平。结果 50例乳腺癌组织中Livin mRNA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00),癌组织中Smac表达的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8)。Livin mRNA的表达与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C-erbB-2表达密切相关(P<0.05)。Smac的表达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C erbB 2密切相关(P<0.05)。Livin mRNA和Smac的表达有显著负相关性(γ=-0.357,P=0.011)。结论 Livin mRNA的高表达及Smac的失活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及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肿节风对小型猪经右胸单次照射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雄性小型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照组和药照组,单照组和药照组行右胸单次15 Gy照射,对照组不予照射。药照组于照射前一周予肿节风配方颗粒溶液,对照组和单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分别从三组随机取5头小型猪采集右肺组织,行免疫印迹检测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vimentin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双染观察α-SMA 和SP-A的共表达。结果:在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单照组中α-SMA和vimenti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SP-A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却呈下降趋势,药照组中,上述4个观察指标的蛋白表达则介于二者之间,且4个不同时间点,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单照组和药照组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均观察到了肺泡II型上皮细胞出现α-SMA和SP-A共染,对照组则没有此现象。结论:肿节风可能通过抑制肺泡II型上皮细胞发生EMT来减少胶原纤维的产生,进而减慢放射性肺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ERC/MYC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子宫颈细胞学检测将195例宫颈脱落细胞分组为无上皮内病或恶性病变(NILM)80例,不能明确意义(ASC-US)49例,低度病变(LSIL)25例,不能除外高度病变(ASC-H)19例,高度病变(HSIL)17例和鳞状细胞癌(SCC)5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TERC和MYC基因拷贝数。结果 NILM、ASC-US、LSIL、ASC-H、HSIL和SCC患者中TERC阳性率分别为7.5%、18.4%、52.0%、57.9%、82.3%和100%。MYC阳性率分别为11.3%、24.5%、52.0%、52.6%、88.2%和100%。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12.5%、30.6%、72%、78.9%、94.1%和100%。正常组(NILM)、低危组(ASC/LSIL)和高危组(HSIL/SCC)之间,TERC和MYC检测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TERC/MYC联合检测对于宫颈癌的分级,辅助细胞学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M2和Rb蛋白在20例正常胃黏膜、30例非典型增生、8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以标记指数(labelling index,LI)量化其表达.结果:MCM2和Rb蛋白在正常胃黏膜、非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的LI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分期、浆膜浸润、术后复发、肝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MCM2和Rb的LI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21,P=0.004).结论:MCM2表达升高和Rb蛋白表达下降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检测MCM2和Rb有助于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庞朗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4):3475-3476
目的:研究特殊亚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1998年1月~2004年12月病理诊断为子宫特殊亚型平滑肌瘤37例,就其大体标本、镜下特点、鉴别诊断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子宫特殊亚型平滑肌瘤的色泽、质地及镜下特点与普通平滑肌瘤明显不同,容易与子宫平滑肌肉瘤混淆。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子宫特殊亚型平滑肌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上仍存在一些问题,重视其镜下特点,综合考虑临床病理参数,疑难病例请求会诊是减少误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粪类圆线虫iPGM蛋白(SsiPGM)的结构和功能。方法从NCBI蛋白质数据库中获取SsiPGM的氨基酸序列,利用ProtParam、ProtScale、ProtComp、SignalP、TMHMM、NetPhos、SOPMA、SWISS-MODEL、ABCpred、SYFPEITHI等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分析预测SsiPGM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亚细胞定位、信号肽序列、二级和三级结构、磷酸化位点和B细胞抗原表位等结构;通过Pairwise Sequence Alignment Tools在线分析SsiPGM与其他物种来源iPGM间的序列一致性;使用MEGA X程序对不同物种来源的iPGM进行多序列比对并构建邻接树,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SsiPGM蛋白由517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H;N;O;S;等电点5.9,不稳定系数31.28,脂肪族氨基酸指数78.43,平均疏水性-0.234。所以该蛋白是一种亲水性且稳定位于细胞质中不含信号肽的非分泌蛋白,共含有28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主要为无规则卷曲(Cc)和α-螺旋(Hh),分别占38.1%和33.08%,其次是β-折叠(Ee)19.73%和β-转角(Tt)9.09%;该蛋白含有7个T细胞表位和21个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SsiPGM蛋白与秀丽隐杆线虫、旋盘尾丝虫和犬恶丝虫的iPGM亲缘关系较近,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1.7%、81.5%和80.7%。结论SsiPGM蛋白含有多个T细胞和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可作为研发粪类圆线虫病新型靶向药物的候选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