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9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评价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与鼻咽癌IMRT后发生远处转移之间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2年接受IMRT的474例初治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种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采用进入法进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474例患者中400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122例经IMRT后存在颈部淋巴结残留。4年累计远处转移率13.7%(65/474),4年OS、DFS、LRFS、DMFS分别为82.9%、81.4%、93.5%、86.3%。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式、下颈Ⅳ/Ⅴb/Ⅴc区淋巴结转移、颈部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残留淋巴结大小、淋巴结消退时间是DMFS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放化疗能降低鼻咽癌IMRT后远处转移发生率。颈部淋巴结越大,越容易发生残留,残留淋巴结越大,发生远处转移风险越高。颈部大淋巴结(≥6 cm)、残留淋巴结>1 cm及在放疗3个月后仍有淋巴结残留为鼻咽癌IMRT后DMFS的不利预后因素,需探讨更合理的干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建立一个基于IMRT和RTOG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的鼻咽癌新N分期。 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2011年经病理学证实、无DM并接受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324例,根据鼻咽癌UICC/AJCC分期标准(第7版)进行重新分期。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 324例患者中269例(83.0%)出现转移淋巴结,中位随访58个月(6~77个月),全组5年OS率为84.8%,DFS率为77.1%,RFS率为92.7%,DMFS率为80.5%。对其中颈部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咽后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水平、侧数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因素(P值均<0.05)。根据风险比差异确定鼻咽癌新N分期: N0期为无淋巴结转移;N1期为Ⅶa区或/和单侧上颈(Ⅰ、Ⅱ、Ⅲ、Va区)淋巴结转移;N2期为双侧上颈(Ⅰ、Ⅱ、Ⅲ、Ⅴaa区)淋巴结转移;N3期为Ⅳ a、Ⅴb区及以下区域淋巴结转移。 结论 基于IMRT和RTOG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的鼻咽癌新N分期更符合现状,并能更客观预测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IMRT下视神经及视交叉的耐受剂量。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3年在我院接受IMRT且视神经或视交叉2%体积受量(D2)>55 Gy的108例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剂量学特点及放射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情况。采用CTCAE3.0标准评价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不良反应,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RION的危险因素。结果 108例患者中均未观察到严重的放射性视神经病变(3-5级),其中7例患者出现轻微视神经病变(1-2级),未发现患者个人因素或治疗相关因素与RION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6个月(13~91个月),3年OS、LRFS、DMFS率分别为90.0%、94.5%、86.4%。结论 常规放疗下得出的视神经和视交叉限制剂量<55 Gy可能不适用于IMRT;IMRT下为提高处方剂量对靶区覆盖率,视神经和视交叉的限制剂量或许可以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04.
105.
鼻咽癌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70%的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调强放射治疗成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常用放疗技术,其治疗精确性高,局部控制率高;但部分患者治疗失败,而远处转移是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从诱导化疗、同期化疗、EGFR单抗、调强放射治疗、治疗失败五方面综述了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的现状,旨为提高治疗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明胶酶的表达与鼻咽癌细胞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Real-time PCR和明胶酶谱法检测CNE1、CNE1-LMP1、CNE2、SUNE1-5-8F和SUNE1-6-10B 5株鼻咽癌细胞株中明胶酶mRNA的表达及分泌,并比较其差异。结果:明胶酶mRNA在5株鼻咽癌细胞中都有表达,其相对表达量为SUNE1-5-8F>CNE1-LMP1>SUNE1-6-10B>CNE2>CNE1,其中,明胶酶mRNA在SUNE1-5-8F细胞和SUNE1-6-10B之间以及CNE1-LMP1细胞和CNE1细胞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CNE2细胞和CNE1细胞之间,MMP-9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MMP-2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明胶酶谱结果显示,明胶酶的活性在CNE1-LMP1细胞上清液中明显高于CNE1细胞(P≤0.001),在SUNE1-5-8F细胞上清液中明显高于SUNE1-6-10B细胞(P<0.001),而CEN2细胞分泌明胶酶的量为5株细胞中最低1株。结论:明胶酶的表达和分泌与鼻咽癌细胞的转移潜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7.
复发或转移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预后较差.西妥昔单抗是一种可抑制表皮生长因子(EGFR)的单克隆抗体,并可提高包括顺铂在内的多种化疗药物疗效.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复发或转移头颈部鳞癌有效,以其高疗效和低不良反应在治疗中显示出了优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ASPP)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访2012年1月至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治疗的初诊鼻咽癌患者130例。临床分期依据2009 AJCC/UICC分期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Ⅲ~ⅣB期患者行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ASPP在130例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iASPP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分析其表达对鼻咽癌患者疗效和生存的影响。结果 130例患者中iASPP阳性表达者86例(66.2%),阴性表达者44例(33.8%)。不同N分期和临床分期患者的iASPP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5、4.947,P<0.05)。治疗后3个月,iASPP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iASPP阳性表达者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和无进展生存(PFS)均低于iASPP阴性表达者(82.6% vs. 95.4%,χ2=4.335,P=0.037和74.4% vs. 93.1%,χ2=6.640,P=0.01)。N2~3患者3年DMFS、PFS和总生存(OS)均低于N0~1患者(χ2=8.058、9.554、6.987,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iASPP表达水平及N分期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χ2=4.336、5.228,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iASPP阳性表达水平升高是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C2028T多态性在鼻咽癌中的分布,初步探讨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PCR-RFLP法对90例鼻咽癌患者外周全血中HIF-1αC2028T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与病理分型、UICC分期、T分期、N分期的关系.结果 ①发现了C/C和C/T两种基因型,HIF-1α基因C2028T多态性分布为C/C纯合子频率87.8%(79/90),C/T杂合子频率12.2%(11/90),C等位基因频率93.9%(169/180),T等位基因频率6.1%(11/180).②鼻咽癌中HIF-1α因子C2028T基因型频率已达到遗传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P>0.05).③HIF-1α C/T基因型频率与N分期呈正相关(rs=0.39,P=0.00),与UICC分期可能存在正相关(rs=0.21,P=0.05),与病理分型(P=0.98)及T分期(P=0.88)无相关性.结论 HIF-1α C/T基因型可能促进了鼻咽癌的局部进展及淋巴结转移,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0.
由于单纯放疗作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效果不甚理想[1],联合靶向治疗或热疗等综合治疗逐渐引起人们关注[2-3].西妥昔(cetuximab,商品名为爱必妥)为嵌合单克隆抗体,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类靶向药物.实验通过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射及加热诱导人鼻咽癌细胞凋亡效应,为临床综合治疗鼻咽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