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MR对比剂已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及相关研究。本文对不同种类对比剂在肝脏应用方面的过去、目前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简单介绍,旨在提高肝脏MR磁共振对比剂在临床应用及研究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PSH的多层螺旋CT表现。所有病例行胸部多层CT平扫和(或)增强扫描,三维重建后进行图像观察。结果病灶均为单发,右肺12例,左肺14例;大小以1.5-3.0cm多见(65.4%),平均(25.5±15.4)mm;病灶形态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80.8%),少数呈不规则形;边缘多光滑(88.5%);多数无分叶(73.1%);密度多均匀(88.5%),少数可见钙化(26.9%);强化可均匀、可不均匀(比例约1:1),平均增强程度约(41.1±27.4)HU;网格征(76.9%)及贴边血管征(38.4%)较多见。延时扫描表现为持续强化,灌注成像表现为高血流灌注。结论PSH具有肺内良性肿瘤的特点,明显强化、容易出现钙化、网格征、贴边血管征等征象,对诊断PSH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支气管腔内息肉样生长中央型肺癌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腔内息肉样生长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结果 9例中,肿瘤位于左肺3例,右肺6例,其中上叶6例,中叶1例,下叶2例;CT显示病灶位于单或多段支气管及其分支腔内,呈不规则息肉样改变,近肺门侧粗大,远端细小,局部管径移行变化急剧;平扫病灶密度较均匀,CT值27~48 HU,中位数42 HU,仅1例内见斑点状钙化;增强后均呈轻-中度欠均匀强化,CT净增值约25 HU;4例邻近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明显受包绕;7例合并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其中1例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5例出现肺内转移,其中1例伴局部胸膜转移.病理结果显示中/低分化鳞癌5例,类癌3例,小细胞肺癌1例.结论 中央型肺癌可表现为支气管腔内息肉样特殊生长方式,可能与肿瘤组织病理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其CT表现具有明显特征,综合分析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4.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value of integrated 18 F-fluorodeoxyglucose (FDG) PET/CT in differentiation of malignant and benign pericardial effusion. Methods 18F-FDG PET/CT were performed in 23 patients with pericardial effusion. The detected soft tissue tumor or nodulous lession in pericardium or the thickened pericardium, with the 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max ) ≥2.5, was defined as PET/CT-positive. The invaded lession in pericardium with SUVmax ≥2.5 was also as the positive. The difference of SUVmax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was analyzed with two-independent-sample test of nonparametric tests. The final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by biopsy or post-operative pathology. Results The diagnosis were confirmed with 14 malignant and 9 benign lesions. The median of SUVmax was 6.0 in malignancy group and 2.2 in benign group (z= -3. 279, P =0.001 ). According to the pathology results, there were one false negative case and two false positive cases with PET/CT imaging interpretation.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accurac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 PPV )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 NPV ) of 18 F-FDG PET/CT in diagnosis of benignity or malignance of pericardium effusion were 92.9% ( 13/14), 7/9, 87.0% (20/23),86.7% (13/15) and 7/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pericardium effusion 18F-FDG PET/CT may be a helpful modality for malignancy differentiation  相似文献   
95.
吴越  梁长虹  杨本强  关长群   《放射学实践》2010,25(4):393-39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血管造影三种影像学方法在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诊断中的优选应用。方法:对5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血管造影检查,检查后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以手术后所得到的诊断结果为对照,并计算其诊断的准确率。将三种检查方法所得到的诊断准确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证实畸形共149处,其中心内畸形66处,心外畸形83处。多层螺旋CT(MSCT)、超声心动图(UCG)和心血管造影(CAG)对心内畸形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7.0%、100%和98.5%,三者诊断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98,P〉0.05);MSCT、UCG和CAG对心外畸形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8%、78.3%和97.6%,MSCT和CAG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UCG(χ^21.58,P〈0.01和χ^2.08,P〈0.05),MSCT与CAG之间诊断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37,P〉0.05)。MSCT与UCG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至98.7%。结论:MSCT在心外血管结构的显示上较UCG有优势,而UCG对心内结构的评价更准确;MSCT与UCG的联合应用可提高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但对显示体-肺侧支,肺血管特别是外围血管的发育,测量心脏及大动脉内压力等,目前仍需依靠有创性的心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96.
婴儿及新生儿血管环并呼吸道压迫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婴儿及新生儿血管环并呼吸道压迫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2004年6月-2009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经手术证实的血管环并呼吸道压迫婴儿及新生儿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1 d~12个月),其中13例并心内畸形。患儿均行胸片、心脏超声及螺旋CT检查,其中9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5例于体外循环下行血管环松解术,1例行血管环松解术+心包补片扩大气管成形术。11例在术中同时治疗心内畸形。结果肺动脉吊带5例(其中1例并气管环),右位主动脉弓/左侧韧带或迷走左锁骨下动脉8例,双主动脉弓1例,无名动脉压迫综合征1例,肺动脉吊带、左位主动脉弓/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形成2处血管环并气管环1例。超声心动图漏诊9例。16例CT检查均诊断为血管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气管受压。其中14例治愈或症状消失出院,2例并气管环者死亡。随访11例,其中5例术后仍间断有轻度喘息发作。结论婴儿及新生儿血管环并呼吸道压迫多表现为气促、喘鸣及呼吸困难,螺旋CT在该病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血管环松解术能使其呼吸道受压情况缓解,气管狭窄明显者应同时行气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97.
目的:通过对兔VX2肝癌模型应用索拉非尼前后的CT灌注参数与组织学进行研究,探索应用CT灌注成像这种影像学手段来监测肿瘤生长的可行性,同时为评价索拉非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效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开腹瘤块包埋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2只建模后处死作为病理对照,其余10只于种瘤后第14d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对比肿瘤区与非肿瘤区肝脏的肝血流量(HBF)、肝血容积(H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分数(HAF)的参数值。然后经口给予索拉非尼(20mg/kg/d)7d,种瘤后第21d再次行CT检查,两次扫描肿瘤区所获得的参数值进行比较。检查完成后处死实验兔,进行病理与细胞凋亡(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2只兔均接种成功。种瘤后第14d肿瘤区HBF、HBV、PS、HAF增高,与非肿瘤区肝组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区MTT降低,与非肿瘤区肝组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次扫描肿瘤区所获得的参数HBF、PS、HAF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BV、MT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aspase-3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较好地评价兔VX2肝癌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合了组织学的研究则可以更加明确索拉非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原发性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病灶多位于十二指肠近段(十二指肠球部3例、降部6例、水平部1例);6例表现为腔内息肉状肿块,4例表现为壁内肿块;最大径1.6~6.5 am,平均2.3 cm.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平均CT值为41HU;密度均匀者7例,不均匀者3例;所有病灶均未见钙化.增强检查动脉期肿块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平衡期强化程度逐渐降低,均匀强化者6例,不均匀强化者4例,三期增强扫描平均CT值分别为95 HU、83 HU、65 HU.肝内外胆管扩张2例;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4例;胰腺受累1例;术后复发并侵犯血管1例.结论 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三期动态增强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发现早期明显强化对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钼靶X线征象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并建立预测VEGF表达的回归方程,以期指导靶向药物贝伐单抗(AVASTIN)的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和病理检查资料,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行Logistic回归以发现独立的预测指标,建立回归方程;针对各预测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判断回归方程的预测准确度.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病理分级、肿块直径、肿块分叶征及毛刺征、淋巴结转移6个因素与VEGF蛋白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但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变量为年龄、肿块直径及淋巴结转移,由回归方程产生各个体预概率P(PRE_1)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年龄及钼靶X线表现中肿块直径和淋巴结转移对浸润性乳腺癌患者VEGF表达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使用AVASTIN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MRI对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8例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18例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中,位于颈动脉体6例,颈静脉球4例,腹膜后副神经节2例,膀胱副神经节2例,后纵隔1例,马尾副神经节2例,L2棘突1例,均为单发病灶.全部患者均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18例肿瘤均明显强化,其中6例颈动脉体瘤及4例颈静脉球瘤内均可见明显流空信号,呈典型的"盐和胡椒征",余肿瘤内均未见明确流空血管.结论 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好发生于头颈部,MRI多具有典型的"盐和胡椒征"表现;也可发生于腹膜后、膀胱、后纵隔、马尾及骨等其他部位,影像学表现常不典型,需与其他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