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1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并没有中转开腹手术,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试验组患者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以及切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9%)明显低于对照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明显,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0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1月至2006年12月接受LC的5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手术128例,其余的4872例均成功施行LC。胆管损伤12例,胆管横断2例,死亡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LC手术时间是15~125(28±17)min。结论:胆管损伤是LC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处理时应根据部位、损伤程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LC并发症重在预防,细致合理的操作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腹股沟嵌顿疝急诊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自2011年1月~2015年3月共16例腹股沟嵌顿疝急诊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经急诊无张力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无患者出现阴囊水肿,无患者排异反应。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股沟嵌顿疝急诊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检测内皮素转化酶2(ECE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究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 例临床乳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样本,通过qRT-PCR 检测ECE2 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通过siRNA 介导敲低ECE2 表达,利用细胞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迁移实验和细胞周期实验分别验证敲低ECE2 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凋亡的影响。通过分析与ECE2 共表达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探索ECE2 在乳腺癌发展进程中的潜在分子机制,进一步通过细胞增殖回补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20 例临床乳腺癌组织中ECE2 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上调(30.342±6.564 vs 21.753±8.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5,P=0.000)。转染敲低ECE2 表达后,siECE2#1 组和siECE2#2 组在24,48,72 h 的吸光度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409~211.681,均P < 0.01)。siECE2#1 组(0.515±0.014)和siECE2#2 组(0.511±0.006)细胞克隆形成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473±0.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152,P < 0.001)。siECE2#1 组(56.423±1.137)和siECE2#2 组(42.036±0.754)细胞迁移愈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8.124±1.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5.162,P < 0.001)。siECE2#1 组和siECE2#2 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细胞周期显著阻滞在G1 期。siECE2#1 组和siECE2# 组细胞中E2F1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03.020,136.301,均P< 0.001);MYC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F=613.395,102.573,均P < 0.001)。在敲低ECE2 表达的乳腺癌细胞中分别回补E2F1 和MYC 后,细胞增殖速率回归至正常水平。结论 ECE2 高表达诱导促癌基因E2F1和MYC 的高表达进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阻碍细胞周期停滞在G1 期,参与乳腺癌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5.
胡蓓西  王健  马高   《放射学实践》2010,25(1):83-86
目的:比较CT和改良Alvarado评分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探讨年龄和性别因素对诊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经CT检查并有改良Alvarado评分记录的可疑急性阑尾炎患者资料,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从所有患者总体考虑CT检查ROC曲线下面积大于改良Alvarado评分,敏感度相对较低,但特异度相对较高。患者年龄和性别因素对CT诊断的影响很小,对改良Alvarado评分影响较大(老年妇女曲线下面积最小)。结论: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高于改良Alvarado评分,对可疑急性阑尾炎需结合CT检查,尤其老年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RT-PCR法检测了45例胃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ICAM-1 mRNA、MMP2 mRNA及iNOS mRNA的表达.结果 ICAM-1 mRNA、MMP2 mRNA及iNOS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ICAM-1 mRNA、MMP-2 mRNA及iNOS mRNA表达与胃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三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P<0.05).结论 ICAM-1、MMP-2及iNOS参与了胃癌的形成,其相互作用在胃癌浸润和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肝胆外科手术是针对一系列消化系统疾病保守治疗意义不大时所选取的治疗手段,对患者身心损伤较大。近年来患者对术后恢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如何协调好患者身心状况、优化治疗效果成为医护人员目前研究思考的难题[1]。为了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选取合理的术后护理方式成为趋势[2]。祖国传统医学温针灸在改善胃肠功能上有显著的疗效,笔者采用温针灸联合个体化护理方案观察2012~2014年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120例肝胆外科患  相似文献   
28.
目的总结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8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均为老年女性,年龄74~86岁,体质量38~45妇,平均体质量指数(BMI)17.8kg/m20术前均以肠梗阻收治入院。3例患者Howship.Romberg征阳性;7例患者术前CT检查发现闭孔外肌与耻骨肌之间有肠管影。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5例为右侧闭孔疝,3例为左侧闭孔疝,术中见疝内容物均为小肠,6例发生绞窄,其中4例属于小肠壁疝,均行肠切除吻合术,2例解除嵌顿后小肠血运恢复。未行肠切除术,闭孔予4-0丝线间断、内荷包或“8字”内翻缝合。4例患者术中行小肠减压术。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肠外营养支持。结果入院至手术时间最长7d,最短为1d,平均住院时间为17.5d,所有患者切口均行减张缝合,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发生肺部感染2例,术后转入ICU治疗2例。8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高龄、营养状况差、多产的女性患者,反复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应警惕存在闭孔疝的可能,及时行腹部和盆腔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早期确诊并行手术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闭孔疝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9月 ̄2006年3月,2 062例LC中31例中转开腹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LC成功率为98.5%,中转开腹31例,占1.5%。其中,病变因素致中转开腹23例,占1.11%,技术因素致中转开腹8例,占0.39%。结论LC中转开腹常见原因:胆囊炎症程度、腹腔内广泛粘连、胆道损伤及出血。严格LC适应症及手术程序,可降低中转开腹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蒋鑫彦  张学仪 《腹部外科》2000,13(2):112-112
自1948年Ogilvie首次报道非机械性大肠梗阻以来,至今已有数百例报道[1]。其中慢性原发性结肠假性梗阻,常无明确的致病原因[2],术前诊断困难。我院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35~74岁,平均47岁。最近一次入院前病程12~45天,平均23天。间断发作3年,住院2~3次2例。均有便秘史。有慢性气管炎史1例。全部病例术后确定诊断。临床表现为腹胀3例,腹膨隆1例,明显腹痛1例,恶心4例,呕吐1例。有时有肠型,肠鸣音亢进或存在。均无腹膜炎体征。辅助检查提示,4例均有结肠扩张,或有液平。所有病例均排除机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