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王丽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231-3232
目的:探讨小儿直立调节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植物神经功能锻炼和口服中药两种方法治疗直立调节障碍患儿共150例。结果:95例治疗组采用植物神经功能锻炼,有效者82例,占86.3%,5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中药生脉饮等治疗,有效者30例,占54.5%,两组病例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植物神经功能锻炼治疗小儿直立调节障碍的疗效显著,而且治疗方法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患儿男,16 d,因纳差4 d伴发热半天入院。系第1胎第1产,胎龄38周,出生体重2.7 kg,生后无窒息。入院前4 d出现吃奶差,曾针刺皮肤,半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40℃。其母孕1个月时,被人用刀砍伤,孕中晚期阴道少量出血,常接触电脑,父母均19岁,未婚先孕,未做婚前检查。查体:T 38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各种表现出现几率,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供较为合理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幼儿急疹患儿的病程经过及治疗。结果:年龄5~10个月患儿84例,占75.00%;生后初次发热96例,占85.71%;伴大便稀薄96例,占85.71%;高热惊厥5例,占4.46%;前囟膨隆13例,占11.61%。112例患儿均治愈,未用抗生素治疗86例,平均热程3.15天;加用抗生素治疗26例,平均热程3.19天。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幼儿急疹是小儿常见病,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经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4.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产儿在临床上抢救成功之一是喂养问题,一般采用静脉营养价格较贵,长期应用副作用大.早期静脉营养支持后如何尽快平稳过渡至经胃肠喂养,提高早产儿的成活质量,是每位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所面临的难题.为改善早产儿营养,提高生存质量,我科于2007年5月~2008年5月应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32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下称新式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方法对58例新式阴式子宫切除术与旧法阴式子宫切除术56例进行多项比较。结果新式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早,住院天数缩短,并发症少,手术简单,易于掌握。结论新式阴式子宫切除术是利用阴道这一天然的孔道行子宫或附件切除的一种术式,不必做腹部切口,术后患者起床活动早,出现肠胀气者少,不良反应少,进食早,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6.
<正>我院于2007年在儿科病房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病率,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1临床资料我院NICU于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间共收治急危  相似文献   
27.
<正>为了解学龄前患儿在接受门诊注射治疗时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对我院在门诊注射治疗的学龄前儿童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学龄前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做好心理安慰并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过程中,使患儿在治疗时减少痛苦(恐惧感),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早期干预对改善窒息新生儿智力发育的效果。方法:以93例足月窒息儿(Apgar评分5min≤6分)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常规育儿组48例,另设同期正常新生儿45例为对照组。干预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为期24~30个月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治疗,所有病例均于生后每隔3~6个月进行智能发育检测。结果:干预组1岁、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比常规育儿组高(P<0.01),可达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干预组康复率为93%,而常规育儿组仅为72%。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窒息儿智力发育,有利于防治其智力低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长治市城区2001~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1~2006年长治市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2001~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7.4‰、10.44‰、13.12‰、9.78‰、15.48‰、14.30‰,呈波动趋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仍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及儿童系统管理,提高产科、儿科医生技术水平,做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改善儿童生存状况,从而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1日~2011年9月30日收治的30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0例孕产妇胎盘早剥轻型占60%、胎盘早剥重型占40%;胎盘早剥并发产后出血为50%、并发子宫胎盘卒中为20%、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为13%、无孕产妇死亡;发生新生儿窒息为23%,死胎率为13%;30例胎盘早剥患者孕周小于34周者占23%、孕34—37周者占33%、孕周大于37周者占43%;30例患者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30%、胎膜早破占20%。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胎盘早剥是死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