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方案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9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方案化疗;对照组64例,给予XELOX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症状改善率、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8%(59/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4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便血及不完全肠梗阻的改善率分别为95.2%(40/42)、92.9%(26/28)、94.7%(18/19),与对照组的75.0%(27/36)、79.5%(31/39)、75.0%(9/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7.7% (42/62)、53.2%(33/62)、38.7%(24/62),与对照组的43.5%(27/62)、30.6% (19/62)、14.5%(9/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及放射性膀胱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方案化疗可提高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近期疗效、症状改善率及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82.
原发性肺类癌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肺类癌的分类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了1983年5月-1998年5月我院收治的17例肺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类癌分为典型类癌及不典型类癌,典型类癌较不典型类癌预后好,3年生存分别为5/6,4/11,不典型类癌组,手术+化疗+放疗组和化疗+放疗组疗效相当。结论:典型类癌应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较好,不典型类癌易出现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放疗是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原发肿瘤退缩模式的影响因素,构建非向心性退缩的预测列线图。方法:选择61例ⅡA-ⅢC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NAC后手术标本制作次连续病理大切片,显微镜下勾画残余肿瘤范围,Photoshop CS 5软件配准,3D-DOCTOR 4.0软件三维重建病理及MRI残余肿瘤,评价NAC后原发肿瘤的病理、临床-病理退缩模式。以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月经状况等17个因素为自变量,临床-病理退缩模式为因变量,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建立列线图。结果: NAC前原发肿瘤分期、NAC后淋巴结降期、孕激素受体(PR)和NAC前钼靶恶性钙化是预测非向心性退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回归系数分别为1.538、1.555、-1.707和-1.405,OR(OR95%CI)分别为4.656(1.414~15.328)、4.735(1.082~20.722)、0.181(0.044~0.741)和0.245(0.061~0
.998)。用于预测非向心性退缩风险的列线图的一致系数为0.869,符合度平均绝对差为0.039。结论:基于乳腺癌原发灶的临床、病理特征,构建预测NAC后乳腺癌原发肿瘤退缩模式的列线图,有助于个体化地选择NAC后行保乳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84.
85.
介入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36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介入加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分析我院1997年6月至1999年7月收治的36例原发性肝癌行介入加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情况,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经肝动脉给予灌注化学药物治疗(TAI),CF300mg,5-FU 1000-1500mg,CDDP60-80mg,ADM60-80mg(或MMC10-20mg)。TAI后或2次TAI之间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分割剂量视情况为5-8Gy,总次数5-8次不等,70%-90%的等剂量线包括靶区,立体定向放疗DT40-50Gy。结果:3个月后病变达CR9例,PR25例,NR1例,总有效率为94%。6个月后复查CT示:CR11例,PR24例,NR0例,PD1例,总有效率为97%。1年生存率为85%,2年生存率为68%。直径5cm以下癌灶完全缓解(CR)达91%(10/11),5cm以上者CR为1/25。10例患者AFP值在治疗后6个月内下降至正常,P<0.01。WHOⅠ、Ⅱ级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7%,急性胃肠道放射反应占54%。结论: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切介入加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达到满意的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18F-FDG(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显像是依靠不同组织对18F-FDG的吸收差异来完成的,18F-FDG在肿瘤中的摄取增高与肿瘤的代谢及增殖情况、病理分级、分化程度、细胞的增生活性、倍增时间等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FDG吸收机制,将有助于对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更深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比较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瘤床同步X射线和电子线整合补量调强放疗剂量学特点,探讨不同补量方式对全乳、心脏和同侧肺脏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0例患者,将银夹所标记的范围外扩10 mm定义为肉眼靶区(GTV),全乳腺定义为临床靶区(CTV),根据ADAC Pinnacle^3 6.2和Pinnacle^3 7.0分别制定X射线和电子线瘤床整合补量放疗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X射线和电子线瘤床补量计划的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受照射剂量≥20 Gy的患侧肺脏容积V20(1ung)及受照射剂量≥GTV处方剂量的患侧肺脏容积V处方剂量(lung)-G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电子线瘤床补量计划中受照射剂量≥CTV处方剂量的患侧肺脏容积V处方剂量(1ung)-CTV明显高于X射线瘤床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受照剂量≥30 Gy的心脏容积V30(heart)和受照剂量≥CTV处方剂量的心脏容积V处方剂量(heart)-CT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X射线和电子线瘤床补量计划中的多数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电子线瘤床补量计划中受照射剂量≥CTV处方剂量的患侧肺脏容积明显高于X射线瘤床补量.  相似文献   
88.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及精确放疗计划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Gong HY  Yu JM  Fu Z  Li BS  Li JB  Liu TH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54-57
目的 观察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分期和靶区勾画的作用,探讨PET/CT对其精确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 对拟行根治性放疗或手术治疗的58例确诊的NSCLC患者进行PET/CT检查。参照1997年WHO肺癌分期标准,判定PET/CT对NSCLC临床分期的影响,再分别以CT图像、PET/CT融合图像勾画大体靶区(GTV),以相同参数制定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选择GTV体积(V GTV)、受照量≥20Gy的肺占全肺体积的比例(V20)、平均全肺受照剂量(MLD)、肿瘤控制概率(TCP)、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脊髓受照剂量(Ds)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研究,评价两个计划的优劣,分析PET/CT对NSCLC精确放疗计划的影响。结果 PET/CT使21例(36.2%)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其中分期升高者14例,下降者7例,使16例(27.6%)的治疗计划因而发生改变,32例手术患者中,术后病理结果与PET/CT分期一致者29例,假阴性1例,假阳性2例;PET/CT分期的敏感性为96.9%,准确性为90.6%。由PET/CT与由CT制定的放疗计划的VGTV、V20和MLD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前者小于后者,而Ds、TCP、NTCP(左肺、右肺、皮肤、脊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对NSCLCS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高。应用PET/CT勾画靶区,在伴有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时可明显减小GTV,可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肺组织;PET/CT检测纵隔淋巴结敏感性较CT高,可避免靶区遗漏。PET/CT可明显减小V20和MLD,从而有效地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PET/CT可在保证Ds、TCP和NTCP符合临床要求的前提下,更精确地确定NSCLC放疗靶区和制定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89.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累及野照射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Yu JM  Sun XD  Li MH  Zhang JD  Yao CP  Liu S  Zhang Z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7):526-529
目的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累及野照射的可行性。方法200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累及野照射组(IFI组)仅照射原发灶和短径〉10mm的淋巴结,照射剂量为68~74Gy/7~9w;选择性淋巴结照射组(ENI组)照射野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隆突下及隆突以上纵隔淋巴引流区,当上纵隔有淋巴结转移时,包括锁骨上淋巴引流区,照射剂量为60~64Gy/6~7.5w。结果IFI组和ENI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9.0%;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7.0%和29.0%(P=0.04)。1年内原发灶复发率IFI组(13.0%)明显低于ENI组(23.0%);1年内累及野照射区内淋巴结复发率IFI组为10.0%,ENI组为20.0%(P=0.048),预防性照射区内淋巴结复发率IFI组为21.0%,ENI组为16.0%(P=0.39);1、2、3年总生存率,IFI组分别为67.2%、38.7%和27.3%,ENI组分别为59.7%、25.6%和19.2%,其中2年总生存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Ⅲ期NSCLC采用累及野照射,患者耐受性好,预防照射区内淋巴结复发率无增加.通讨照射剂量的提高.有草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0.
Guo HL  Zhao HW  Xu ZF  Ma H  Song XL  Guan J  Li ZJ  Yu JM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11):672-675
目的探讨治疗和预防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放射性小肠损伤的有效方法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复制缺陷型单纯疱疹病毒(HSV)作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或)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载体转染小鼠小肠上皮;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MnSOD在小鼠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表达,酶活性检测法测定MnSOD活性;全腹腔照射(0,7.5,10.0,12.5,15 Gy)24 h和72 h后取标本,应用SZ-PT光学系统测量小肠绒毛的长度。结果MnSOD在小鼠小肠上皮细胞过度表达,酶活性检测表明,MnSOD活性显著增高,转染组MnSOD对超氧阴离子的抑制率达39.33%±0.67%。全腹腔照射24 h和72h后,对照组小鼠小肠绒毛长度分别降低了40.1%~59.3%和44.2%~65.1%;而MnSOD组小鼠小肠绒毛长度分别降低了3.1%~12.4%和6.3%~29.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制缺陷型HSV作为载体可有效转染MnSOD。小肠上皮内MnSOD的过度表达具有显著的放射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