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5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2篇
药学   5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龙胜 《安徽医学》2018,39(6):770-771
1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54岁,发现左侧耳下包块2年,偶有胀痛,无发热,进食无受限,伸舌居中,闭目对称,无声嘶气促,无心慌及手足抽搐,腮腺彩超示左侧腮腺内低回声灶(考虑多形性腺瘤).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可,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二便正常.体检:体温36. 6℃,脉搏78 次/分,呼吸18 次/分 ,血压138/73 mmHg. 双耳廓无畸形,双外耳道畅,外耳道见少量耵聍,未见异常分泌物,鼓膜完整,标志清. 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Bosniak分级系统在肾脏囊性病变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分级系统具体条目,总结其CT表现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8例患者共39个肾脏囊性病变的MSCT特征(包括囊的大小、囊壁厚薄、有无分隔、分隔多少、分隔厚薄、囊壁及分隔强化、钙化、实性成分及其强化),对其进行Bosniak分级,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38例患者共39个病灶,其中:10个病灶分为Bosniak Ⅰ级,病理结果均为良性,恶性率为0%;6个病灶分为Bosniak Ⅱ级,病理结果均为良性,恶性率为0%;6个分为Bosniak ⅡF级,病理结果均为良性,恶性率为0%;6个病灶分为Bosniak Ⅲ级,病理结果3个为恶性,分别为2个透明细胞癌和1个黏液小管和上皮细胞癌,恶性率为50%;11个分为Bosniak Ⅳ级,病理结果10个为恶性,恶性率为91%。 结论 Bosniak分级系统对MSCT诊断肾脏囊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临床的诊断及治疗中可以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随着级别的增加,恶性率也逐渐增加;Ⅰ级及Ⅳ级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比较容易诊断;但Ⅱ级、ⅡF及Ⅲ级的条目繁琐、诊断标准存在交叉,且观察者主观性的影响较大,需要薄层仔细观察囊内的细微结构、细小分隔及有无软组织强化等;对于不能准确分级的病变,应归类到较高的类别当中,密切随访或者必要时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83.
84.
85.
顾康琛 《安徽医学》2014,(12):1778-1779
<正>1.病史摘要患者,男性,72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上腹痛,主要为左侧腹部持续性隐痛不适,无腰背部及肩部放射痛,伴乏力,无明显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纳差消瘦,无发热,患者食欲、睡眠可、大便黄硬、体质量正常。体检:体温36℃,脉搏6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80/50 mm Hg。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68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下腹部膨隆,右上腹饱满、压痛阳性,无明显反跳痛。  相似文献   
86.
87.
88.
目的 探讨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预测模型鉴别诊断结节/肿块型肺隐球菌(PC)与肺腺癌、肺结核(TB)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结节/肿块型PC和30例肺腺癌、26例TB的平扫CT资料,提取病灶纹理特征,对其进行特征选择,获得PC组与肺腺癌组、PC组与肺TB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特征参数。按7:3比例将所有样本分为训练集合测试集,采用随机森林法以较优特征参数建立预测模型,对训练集数据进行评估,之后于测试集数据进行验证;绘制相应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针对PC和肺腺癌、PC和肺TB分别获得7个和4个较优纹理特征参数。测试集验证结果显示模型鉴别PC与肺腺癌以及PC与肺TB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0.96、1.00、0.78、0.89及0.99、0.88、0.89、0.88。结论 基于CT平扫图像影像组学可用于鉴别诊断结节/肿块型PC及肺腺癌与肺TB。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3.0T MRI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1月至2017年7月26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3.0T MRI行3D-T2W-STIR-SPACE序列增强扫描,将MRI结果与临床手术所见进行比较对照。结果 26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节前损伤10例、节后损伤9例、混合型损伤7例(节前节后均有损伤);MRI诊断节前损伤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27.8%,准确性为75.8%;MRI诊断节后损伤的敏感性为89.1%,特异性为85.7%,准确性为88.7%。结论 MRI对于臂丛神经损伤诊的断敏感性及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90.
王晓禾  郝丽  张森  季蓉  郑穗生  单艳棋 《安徽医药》2018,39(12):1451-1454
目的 探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联合颅脑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对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进行透析的患者65例,采用MMSE和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MRI扫描脑白质区并计算表观弥散系数(ADC)和部分异向性(FA)量化值;根据MoCA结果分为认知正常组(38例)和认知障碍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量表评分、ADC值及FA值的差异性。结果 MoCA检出率高于MM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25,P=0.001),且MMSE和MoCA总分呈正相关(r=0.660,P=0.001)。认知障碍组患者MMSE评分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语言和总分低于认知正常组,而MoCA评分的执行力、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定向力和总分均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叶和顶叶ADC值高于正常组,额叶、顶叶、胼胝体及侧脑室FA值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认知量表联合评估可提高透析患者认知障碍的检出率;且存在认知障碍的透析患者主要表现为执行力、定向力、注意力、语言和记忆力的下降,和大脑额叶、顶叶、胼胝体和侧脑室白质的损伤相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