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5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1篇
药学   5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目的 探讨双源双能量CT (DECT)平扫脂肪图定量测量肥胖患者肝脏脂肪含量(HFC)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以2021年6~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46例拟行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BMI≥30 kg/m2)为研究对象,术前均接受第三代双源DECT腹部或腹盆腔平扫检查,DECT数据经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多材料分解(MMD)算法自动计算生成肝脏脂肪图,由两名医师(A和B)采用盲法选择多点感兴趣区独立测量HFC值,医师A和B在1周后分别对同一数据重复测量1次,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测量者内(A、B前后两次测量)及测量者间(A与B首次测量间)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在100kV平扫CT图像上测量肝脏CT值、肝脾CT值比值(CTL/S)。计算DECT脂肪图与CTL/S法评价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差异,HFC值与肝脏CT值、CTL/S间的相关性,并计算HFC值与临床指标[身高、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三酰甘油、血清尿酸]的相关性。结果 DECT脂肪图HFC值测量结果,两名医师前后两次测量的可重复性ICC分别为0.985和0.983(P<0.001),医师A与B第一次测量间的可重复性ICC为0.979(P<0.001)。DECT脂肪图测量本组对象的HFC值范围为0%~42.29%,中位数为12.09%。DECT脂肪图与CTL/S法评价脂肪肝严重程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000,P=0.112)。HFC值与肝脏CT值(r=-0.978,P<0.001)、CTL/S(r=-0.981,P<0.001)均呈负相关。HFC值与身高、体质量、BMI、腰围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与三酰甘油水平存在弱相关性(r=0.293,P=0.048),与血清尿酸水平呈中等相关(r=0.339,P=0.021)。结论 采用MMD算法,双源平扫DECT脂肪图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含量可重复性较好,是一种新的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脂肪肝无创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 MR T2 mapping 定量评估运动对膝关节软骨组织构成的影响。方法26例正常志愿者运动前后及运动后静息15 min 分别行3.0T MR 膝关节矢状面 T2 mapping 序列扫描,原始图像经后处理分别获得3个阶段膝关节软骨的 T2图,测量关节软骨表浅层、中层及深层各感兴趣区(ROI)的 T2值(T2 pre ,T2 post ,T2 delay ),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 LSD检验。结果志愿者膝关节胫骨面软骨表浅层的 T2 pre 、T2 post 、T2 delay 分别为(49.71±1.95)ms、(44.30±2.56)ms、(49.41±1.62)ms,中层分别为(42.43±2.23)ms、(39.01±2.37)ms、(41.90±2.28)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55.673,16.759,P 均<0.001);深层分别为(19.39±2.13)ms、(19.20±2.22)ms、(19.49±2.05)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122,P =0.886),其中胫骨面软骨浅、中层的 T2 pre 与 T2 dela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0.610、0.403),T2 pre 和 T2 post 、T2 post 和 T2 dela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膝关节股骨面软骨表浅层的 T2 pre 、T2 post 、T2 delay分别为(50.22±1.47)ms、(45.60±2.82)ms、(49.84±1.84)ms,中层分别为(42.67±2.23)ms、(39.36±1.98)ms、(42.40±2.57)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976,16.987,P 均<0.001);深层分别为(20.30±2.73)ms、(20.60±2.44)ms、(20.51±2.24)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098,P =0.907),其中股骨面软骨浅、中层的 T2 pre 与 T2 delay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0.520,0.679),T2 pre 和 T2 post 、T2 post 和 T2 delay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软骨各层 T2值的空间分布为关节软骨深层至表浅层呈递升的趋势,T2图显示了 T2值变化的空间分布趋势。结论 T2 mapping 序列可以定量监测软骨受力后软骨分子结构的变化。运动引起关节软骨 T2值变化是不均匀的,可使关节软骨组成结构发生可复性变化。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证实的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为产前行MRI检查,10例为产后。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其中2例同期行增强扫描,总结其MRI征象。结果 16例手术证实为胎盘植入的患者,MRI诊断15例(15/16,93.75%),6例产前MR示胎盘形态欠规则,与子宫交界面不清;10例产后MR表现为胎盘植入呈不均匀长T1、长或混杂T2信号,内见点、条状短T2信号;与邻近正常子宫壁分界不清;子宫浆膜层信号中断;子宫壁或宫旁血管增多;病灶内伴短T1出血信号;2例增强后胎盘明显强化。结论 MRI对胎盘植入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7.
曹博 《安徽医药》2014,35(12):1673-1676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4例 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FP并行MRI常规扫描及DWI序列扫描。 结果 AFP、DWI联合AFP诊断PH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假阳性率、阴性预测值及假阴性率分别是:AFP(200ng/L)为 3750%,10000%,10000%,000%,909% 和6250%;AFP(400ng/L)为3125%,10000%,10000%,000%,833% 和 6875%;DWI联合AFP(200ng/L)为7813%,5000%,9615%,2000%,1250% 和2188%;DWI联合AFP(400ng/L)为 7186%,5000%,9615%,2000%,1000%和2813%。结论 DWI联合甲胎蛋白可以提高PHC诊断率,为PHC的早期诊断提 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8.
29.
读片窗(11)     
陈琦 《安徽医学》2010,31(11):1399-1399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62岁,发现右额颞部包块4年余,伴右侧面部时有胀痛,质韧,颈软,神志清楚,对答切题,逻辑力、定向力佳,瞳孔等大,光反应灵敏,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相似文献   
30.
    
患者,男,40岁。1月前无意中发现左锁骨上肿块,大小约4.0cm×3.0cm,质韧,边界尚清,活动度可,局部皮肤无红肿、压痛,无明显伴发症状。于当地医院抗炎、补液治疗后肿块稍缩小。病程中,一般情况可。外伤手术史:6年前行胆囊切除手术史,10年前阑尾手术切除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