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对我国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例的诊治现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方法 依托医渡云大数据平台,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8年3月我国13个省、直辖市地区的16家三甲医院中收治因胆囊良性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造成医源性胆管损伤的105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胆管损伤病人占16家医院同期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的0.104%,其中男44例,女61例,年龄50.0(25~76)岁。其中损伤与修复手术在相同医院完成者34例(32.4%),在外院发生胆管损伤后转入者71例(67.6%)。胆管损伤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腹痛、发热和黄疸。所有病人中治愈率为88.5%,其中20%须行多次手术治愈,死亡1例,病死率0.95%。损伤后早期(48 h内)手术效果优于48 h以后修复者。发生损伤后首次修复失败再转入的病人治疗效果最差,均再手术。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胆管损伤须根据损伤原因、部位与程度等综合因素行个体化胆道修复治疗,一旦发生,及时诊断并由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进行首次确定性修复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联合模板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到2016年10月间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治疗的21例不可手术的T1-2N0M0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取得组织学病理,选用粒子活度18.5~29.6 MBq,处方剂量120~160 Gy,均在1次手术内完成粒子植入,术前及术后经TPS制定计划和质量验证。随访评价肿瘤局部控制率、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期、剂量验证满意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25.1个月(范围4.4~72.7个月)。1、2、3年的原发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95.2%、95.2%。所有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4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3.4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1.7%、72.9%。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0.2%。术后质量验证满意率为100%。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气胸、支气管出血、胸膜出血、咳嗽、肺部纤维化及粒子移位。其中7例患者发生1级不良事件(33.3%);4例患者发生2级不良事件(19%)。无3级或更高级别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CT联合模板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T1-2N0M0的NSCLC肿瘤局部控制率较高,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不可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放射性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收集有关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1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按照纳入标准,共纳入12篇研究,689 例患者。 125Ⅰ粒子植入组患者的总体客观缓解率(OR=3.24,95%CI 2.33~4.52,P<0.001)、6个月生存率(OR=3.61,95%CI 1.53~8.52,P=0.003)、12个月生存率(OR=4.80~95%CI 2.40,9.57,P<0.001)和疼痛缓解率(OR=4.79,95%CI 2.58~8.89,P<0.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的2年生存率(OR=2.36,95%CI 0.47~11.74,P=0.29)和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OR=4.94,95%CI 1.05~23.23,P=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短期生存率和疼痛缓解率,除粒子移位外,并未明显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但是,目前所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均有限,有待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Artemin及其受体GFRα3对MIA PaCa-2人胰腺癌细胞浸润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MIA PaCa-2人胰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Transwell Chamber分析不同浓度的Artemin及受体GFRα3对胰腺癌细胞浸润转移能力的影响,MIA PaCa-2胰腺癌细胞经Artemin及受体GFRα3刺激后,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定量分析MIA PaCa-2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随着Artemin及受体GFRα3作用浓度的增加,MIA PaCa-2胰腺癌细胞浸润转移能力明显增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50 ng/ml浓度:Artemin组:107.4±11.4;GFRα3组:94.4±9.3;对照组:34.6±7.3,P〈0.01].150 ng/ml为二者的最佳作用浓度.经150 ng/ml Artemin、GFRα3分别作用后,MIA PaCa-2细胞合成MMP-2明显增加[Artemin组:(2.17±0.05)×108;GFRα3组:(2.02±0.03)×108;对照组:(1.02±0.02)×108,t=6.35,7.32],而E-cadherin明显降低[Artemin组:(0.65±0.04)×108;GFRα3组:(0.74±0.01)×108;对照组:(1.36±0.03)×108,t=4.27,5.6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rtemin及其受体GFRα3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能力,可能与浸润转移相关分子MMP-2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rtemin and its receptor GFRα - 3 on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Methods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cell line MIA PaCa -2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ranswell cell culture chamber assay in vitro was used to detect the ability of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MIA PaCa -2 cells. The influence of artemin and GFRα -3 o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MMP-2 and E-cadherin was investigated by Western blot and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nalyses (Q-RT-PCR). Results As the increase of artemin and GFRα -3,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MIA PaCa- 2 was markedly increased [ 150 ng / ml concentration: Artemin group: 107.4 ± 11.4;GFRα3 group:94. 4 ± 9. 3 ;control group:34. 6 ± 7. 3, P < 0. 01 ]. With 150 ng / ml artemin and GFR-3,the synthesis of MMP-2 in MIA PaCa 2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rtemin grou: (2. 17 ± 0. 05 ) × 108; GFRα3 group: (2. 02 ± 0. 03 ) × 108; control group: ( 1.02 ± 0. 02 ) × 108, t =6. 35,7. 32 ], while E-cadheri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 Artemin group: ( 0. 65 ± 0. 04 ) × 108; GFRα3 group: (0. 74 ± 0. 01 ) × 108; control group: ( 1. 36 ± 0. 03 ) × 108, t = 4. 27,5.61 ],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0. 01 ). Conclusions Artemin and its receptor GFRα3 could promote pancreatic cancer cell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This effect may be related to the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MMP-2 and down regulated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相似文献   
16.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调节性小RNA,通过与3′非转录区(3′UTR)互补配对来调节其靶基因的蛋白翻译或者mRNA降解过程,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成熟的miRNA通过调节靶基因的表达行使其生物学功能,参与细胞增长、细胞凋亡等多种细胞癌变过程。研究表明,miRNA在宫颈癌中的差异性表达有可能使其成为诊断、临床病理学特征和评价预后的新指标。miRNA也可以用于指导治疗以及成为治疗用药的靶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广泛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020—2021年天津市16家医学中心胃癌发病及治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天津市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等16家医学中心2020—2021年收治的3 122例行手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 112例, 女1 010例;年龄为(64±11)岁。观察指标:(1)患者基本情况。(2)治疗情况。(3)术后并发症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患者基本情况。2020—2021年天津市16家医学中心行手术治疗胃癌患者3 122例, 男2 112例, 女1 010例;其中2020年1 443例, 男976例, 女467例, 年龄为(63±11)岁;2021年1 679例, 男1 136例, 女543例, 年龄为(65±11)岁。3 122例患者中, 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696、667、1 466、293例, 占比分别为22.293%(696/3 122)、21.365%(667/3 122)、46.957%(1 466/3 122)、9.385%(293/...  相似文献   
18.
医疗机构的组织健康素养普遍较低, 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结局及满意度, 且目前尚未得到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本文对组织健康素养的概念、评估工具、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为提高医疗机构的组织健康素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imited-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LS-SCLC)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125I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的LS-SCLC患者128例。采用χ2检验对患者近期疗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128例患者治疗后,6个月总有效率86.7%(111/12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9%、39.8%、28.0%;中位生存期21.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一般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术前血红蛋白、吸烟指数、肿瘤直径、术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否接受预防性全脑照射(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PCI)、化疗周期数、化疗疗效、处方剂量、术后D100、治疗模式均可影响LS-SCLC患者的生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S评分、术前血红蛋白、肿瘤直径、处理方剂量、化疗周期数、化疗疗效及治疗模式是LS-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全组术中气胸29例占22.7%,咯血16例,占12.5%。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LS-SCLC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年龄、PS评分、术前血红蛋白、肿瘤直径、PD、化疗周期数、化疗疗效及治疗模式为LS-SCLC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尝试建立初步评价模型,预测环京津地区妇女乳腺恶性肿瘤风险。方法:通过对该地区乳腺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的调查及筛选,得到乳腺恶性肿瘤风险评价模型,利用ROC曲线比较该模型和Gail模型在该地区针对危险度评价的效果。结果:环京津地区女性患乳腺恶性肿瘤的可能危险因素中影响最突出的是:年龄、体重指数>25 kg/m2、一级亲属患乳腺恶性肿瘤、因不良生活事件或情绪调节能力差导致长期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差、终生未妊娠、吸烟指数>400、致密型乳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预测环京津地区妇女乳腺恶性肿瘤准确性高于Gail模型。结论:针对危险因素,建立初步模型,有可能更好地预测患者罹患乳腺恶性肿瘤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