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结合全身扫描,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与CT融合图像对植入的放射性^125I粒子在体内分布的评价。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接受治疗的47例^125I粒子植入患者中,6例前列腺癌患者实施了超声诱导下^125I粒子植入,另41例有明确肿瘤病史并伴有门静脉或上腔静脉癌栓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诱导下行支架和^125I粒子链条植入到血管腔内。所有患者在^125I粒子植入24h后行全身扫描,再根据^125I粒子所在部位行SPECT与CT显像检查。结合全身扫描图像和SPECT与CT图像对植入^125I粒子的分布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全身扫描图像为SPECT与CT检查提供准确定位,但无法显示粒子的准确解剖部位。6例前列腺癌患者中,SPECT与CT融合图像显示5例患者植入粒子在前列腺内分布较好,而1例患者粒子植入到右侧精囊腺内;41例有明确肿瘤病史并伴有门静脉或上腔静脉癌栓患者中,SPECT与CT融合图像显示40例血管腔内的粒子链条位于合理的位置,1例植入到上腔静脉内的粒子链条脱离到右心腔内。结论结合全身扫描,SPECT与CT融合图像可以评价^125I粒子在靶器官的分布情况,能及时发现位置偏离的粒子。  相似文献   
102.
第52届美国核医学年会于2005年6月18~22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年会共交流论文1500余篇,中国大陆入选论文59篇,占3.9%,超过法国1篇而列第5位。前4位分别是美国(702篇)、德国(147篇)、日本(132篇)、韩国(110篇)。Wagner教授第28次作了大会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4.
李文罡  陈绍亮  石洪成  毛颖 《上海医学》2002,25(10):612-614
目的 运用自编软件计算左心室心肌的局部增厚率,研究门控心肌断层显像诊断局部壁运动的价值。方法 根据正常人数据建立诊断标准,与心动超声局部室壁运动评分进行比较,诊断15例患者的局部室壁运动,运用x^2检验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判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准确性为72.7%,灵敏度为65.9%,特异性为79.8%。结论 通过该方法判断局部室壁运动准确、可靠,有助于结合左心室局部功能及灌注显像对心肌的缺血情况进行更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188Re液体充盈球囊导管对兔血管再狭窄模型用不同剂量内照射后对增生内膜不同的剂量效应。方法 16只新西兰白兔分成2组,一侧下肢髂动脉行内膜剥脱术后,通过直径2 .5mm液体188Re充盈球囊导管分别给以0 .8和15Gy剂量的血管内照射治疗。其中8只兔的另一侧髂动脉仅行内膜剥脱术作为对照。4周后处死动物,取出血管。组织经HE染色、VanGieson胶原染色、α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测定狭窄指数和增殖指数。结果 对照组、8和15Gy组的狭窄指数分别为0 .4 9±0 .0 6、0 .6 5±0 .0 5和0 .82±0 .0 5 ,增殖指数分别…  相似文献   
106.
国产锝[99Tcm]替曲膦注射液临床验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锝[99Tcm]替曲膦注射液一步法新药盒用于心肌灌注显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设计.以习用的心肌灌注显像剂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为锝[99Tcm]替曲膦的对照药物.确定入选者符合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双嘧达莫(潘生丁)负荷和静息心肌显像.观察心肌显像前后的生命体征和有无不良反应.由2位核医学科医师双盲判读心肌显像图并对图像质量作出评价.结果 100例病例人组锝[99Tcm]替曲膦心肌显像(试验)组,108例入组99Tcm-MIBI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未观察到使用心肌显像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试验组100例均获得合格的心肌影像并足以提供诊断依据,心肌影像质量良好.与对照组相比,心肌影像质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锝[99Tcm]替曲膦注射液标记简便,制剂稳定,心肌影像图像质量优良,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7.
同步辐射光源具有良好的光强、准直性好、脉冲性高、波长可调性等诸多优点,其光的高亮度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而波长可调性的特点使得最佳能量的选择成为可能,脉冲性又保证可以进行血管的动态扫描。同步辐射冠状动脉造影可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冠脉造影技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通过与美国GE公司研发的"GE AWS46工作站"对比,评估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PET/CT后处理工作站"uWS-MI"的应用有效性,并评价其稳定性、可靠性及数据管理等是否满足临床要求。方法:选择30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VCT 64型PET/CT仪进行~(18) F-FDG PET/CT显像。在"uWS-MI"和"GE AWS46"工作站上分别采用半自动一键式分割1个典型病灶,由两名同时具有核医学和CT上岗证的核医学科医师采用"满意""一般""不满意"3分法独立评价其分割效果(肿瘤的完整性、轮廓的准确性)。该两名医师基于肿瘤分割计算每例患者初次PET/CT显像时1个典型病灶的体积、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最大值、SUV平均值、SUV阈值、SUV峰值、总葡萄糖酵解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同时由该两名医师分别评价"uWS-MI"医学影像处理软件的交互性和工作流,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数据管理是否满足临床要求。结果:两名医师独立采用"uWS-MI"和"GE AWS46"对病灶分割效果的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WS-MI"和"GE AWS46"基于肿瘤分割计算的每例患者初次PET/CT显像时1个典型病灶的体积、SUV最大值、SUV平均值、SUV阈值、TL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WS-MI"组SUV峰值显著大于"GE AWS46"组(t=3.36,P=0.002)。两名医师对"uWS-MI"医学影像处理软件的交互性和工作流,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数据管理的满意率均为100%。结论:"uWS-MI"医学影像处理软件对病灶的分割效果较理想,获取的病灶体积及SUV数据均能用于临床诊断,且系统及界面应用满意度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通过与SPECT/CT显像进行比较,探讨乳腺专用伽玛显像(breast specific gamma imaging,BSGI)仪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74例因乳腺肿块或乳头溢液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5天内完成BSGI和SPECT/CT检查,其显像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别计算这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诊断效能比较采用配对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计算这两种检查方法对于癌灶最大径为3~15 mm和>15 mm诊断的灵敏度,以及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结果  BSGI和SPECT/CT显像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8%(45/49)、80.0%(20/25)、87.8%(65/74)、90.0%(45/50)、83.3%(20/24)和77.6%(38/49)、80.0%(20/25)、78.4%(58/74)、88.4%(38/43)及64.5%(20/31),且诊断乳腺癌的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P=0.039 1)。BSGI显像对于癌灶最大径为3~15 mm和>15 mm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0%(12/15)和97.1%(33/34),相应的SPECT/CT显像灵敏度为60.0%(9/15)和85.3%(29/34);BSGI和SPECT/CT显像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18.8%(3/16)和37.5%(6/16)。结论  相对于SPECT/CT显像,BSGI提高了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但其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灵敏度较低。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应用同步辐射光源类同轴相位成像技术检测大鼠后肢肌肉的微血管.方法 取SD大鼠8只分别用生理盐水和硫酸钡对后肢动脉进行灌注,对不同厚度的标本进行普通X线和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另取1只大鼠,在不灌注对比剂的情况下检测肝脏、肺叶和肢体的血管.结果 未灌注对比剂的肝脏和灌注生理盐水或硫酸钡的后肢可见血管显影.和普通X线成像比较,灌注硫酸钡的后肢标本可显示更清晰的血管树,可显示的最小血管直径为9 μm.结论 同步辐射成像技术有助于检测肢体微血管或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