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8篇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PPH)的术后护理策略。 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因难治性PPH经抗休克、扩容及止血等保守治疗无效,转行UAE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1~38岁(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观察其经UAE治疗后的疗效及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2~87)min,平均为(50±23) min,术后子宫动脉选择性造影提示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成功,成功率为100.00%。30例患者中,28例(93.33%)出血停止,2例(6.67%)出血量减少,术后7 d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大出血。 结论使用UAE治疗难治性PPH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安全及可保留生育功能等优点,而UAE治疗术后的积极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采用T1加权反转恢复(T1WIR)序列在评价婴儿颅脑发育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2014年3月~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颅脑MRI检查的28例婴儿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T1WIR序列和T1加权自旋回波(T1WSE)序列进行颅脑轴位扫描(横断层扫描),评价婴儿颅脑发育情况。由2位放射科医师独立对所有MRI图像进行髓鞘形成清晰显示情况评分(0~3分),3分为能清晰显示髓鞘形成者。对评分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Kappa值,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秩和检验;计算2种序列灰白质对比率(CR)及相对于T1WSE序列的T1WIR序列灰、白质信号降低率;分别对2种序列CR及灰、白质信号降低率进行配对t检验。 结果①2位放射科医师对MRI图像的髓鞘形成清晰显示情况评分结果存在一致性(u=7.887,P=0.000),并且具有相当满意的一致程度(Kappa值=0.792);本组28例婴儿采用T1WIR序列MRI图像的髓鞘形成清晰显示情况评分结果高于T1WSE序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分vs2分,Z=-3.64,P=0.000)。②T1WIR序列灰白质CR较T1WSE序列灰白质CR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6±0.06)vs(0.05±0.02),t=16.544,P=0.000];对T1WSE序列而言,T1WIR序列的灰质信号降低率较白质信号降低率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3±0.83)vs(2.25±1.26),t=-2.616,P=0.014]。 结论采用T1WIR序列可取代常规T1WSE序列进行MRI成像,用于评价婴儿颅脑发育。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MR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对慢性肾脏疾病(CKD)患儿肾功能的评估作用。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77例CKD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病例组。根据儿童CKD分期,进一步将病例组患儿分为CKD 1~2期亚组(n=60),CKD 3~5期亚组(n=17)。将同期本院招募的16例健康儿童志愿者,纳入对照组。采用DW-MRI检测所有受试儿的双肾皮质、髓质ADC值。同时采集其接受DW-MRI检查前1个月内的血清肌酐浓度和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病例组和对照组受试儿双肾皮质、髓质ADC值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方差分析对CKD 1~2期亚组、CKD 3~5期亚组及对照组3组患儿的双肾皮质、髓质ADC值进行比较,并采用Bonferroni法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对CKD患儿双肾皮质、髓质ADC值与eGFR、血清肌酐浓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本研究通过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审批文号:2014081)。对所有受试儿进行MRI检查前,均征得其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组和对照组受试儿性别构成比、年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85、0.980)。 结果①病例组受试儿自身左、右肾皮质ADC值比较,以及左、右肾髓质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受试儿自身左、右肾皮质ADC值比较,以及左、右肾髓质ADC值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KD 1~2期亚组受试儿双肾皮质、髓质ADC值分别为(2.22±0.09)×10-3 m2/s、(1.97±0.11)×10-3 m2/s,CKD 3~5期亚组分别为(2.02±0.16)×10-3 m2/s、(1.72±0.14)×10-3 m2/s,对照组分别为(2.35±0.06)×10-3 m2/s、(2.09±0.09)×10-3 m2/s。上述3组受试儿双肾皮质、髓质ADC值分别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2.942、48.956,P<0.001)。进一步对其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上述3组受试儿任意2组的双肾皮质、髓质ADC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01)。③病例组CKD患儿中,双肾皮质、髓质ADC值与eGFR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621、0.657,P<0.001),与血清肌酐浓度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r=-0.708、-0.681,P<0.001)。 结论本研究认为,DW-MRI是评估CKD患儿肾功能的有效方法。ADC值可反映儿童肾功能,并且ADC值可为临床判断健康儿童、轻度CKD和中、重度CKD患儿提供参考依据。但是,DW-MRI是否对CKD患儿肾功能评估具有应用前景,则尚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T灌注参数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临床诊断子宫颈癌的31例患者行子宫颈CT灌注扫描,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将癌旁相对正常宫颈组织15例作为对照。根据灌注所得图像得到时间-密度曲线,分析的灌注参数包括灌注值(PF)、血容量(BV)、强化峰值时间(TTP)和强化峰值(PEI),并结合病理结果作分组灌注参数分析。结果:宫颈癌灌注时间-密度曲线TDC特点为速升速降型.短时间达峰值,峰值高于癌旁对照组织。肿瘤组的PF、BV、PEI值分别为(42.70±27.48)ml/min·100g、(39.94±21.35)ml/100g、(37.28±13.00)HU,癌旁对照组织PF、BV、PEI值分别为(8.03±3.22)ml,/min·100g、(27.68±14.53)ml/100g、(26.17±7.75)HU,肿瘤组的TTP值为(30.51±20.79)s,癌旁对照组织TTP值为(76.11±2.91)s,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EI值腺癌组(46.49±17.01)HU高于鳞癌组(35.83±10.36)HU,淋巴结转移组(53.94±17.83)HU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4.08±9.27)HU,TTP值淋巴结转移组(18.43±2.14)s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2.08±21.98)s,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子宫颈癌为高血流灌注肿瘤,CT灌注参数反映肿瘤的血流特点和肿瘤内部的灌注情况,肿瘤CT灌注参数不同于癌旁对照组织的灌注参数,肿瘤的分期不同、分化程度不同、病理分型不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部分灌注拳数的改变,因此CT灌注对肿瘤的分期和预后估计有意义。  相似文献   
65.
李学胜  鲍莉  宁刚  程燕  曲海波  叶川   《放射学实践》2009,24(8):906-909
目的:研究提高妇科盆腔CT增强效果的方法。方法:搜集我院临床诊断盆腔占位病变的女性患者资料75例,随机分为三组,行盆腔增强CT螺旋扫描。甲组和乙组均采用一次性团注法;丙组采用2次间隔团注法。使用PhilipsBrilliance6螺旋CT,Medrad高压注射器,依病人公斤体重计算,按2ml/kg给予碘比乐370对比剂,最大剂量不超过120ml;扫描参数三组均采用5mm层厚和层间隔,6×1.5mm准直器,P=0.9。最后三组原始数据全部选用2mm层厚、1mm层间隔行离线重叠重建。由两位医师分别在金盘GDPACS诊断工作站盲法分析75例观测对象的CT图像资料,对增强效果进行分级评分;最后对所得三纽对应数据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丙组评分最高且评优图像最多。三组数据兴趣点CT值平均值统计结果,丙组CT值最高;乙纽相对于甲纽仅髂内动脉的CT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丙组相对于甲组髂内动脉、髂总静脉和子宫肌壁的CT值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丙组相对于乙组,除子宫肌壁外,双侧髂内动脉和髂总静脉的CT值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2次间隔静脉快速团注法行妇科盆腔增强CT扫描,能大大提高盆腔动、静脉的强化水平,提高病灶与正常组织和血管之间的对比显示情况,更有利于病灶的检出和显示。  相似文献   
66.
目的:对比分析频率选择饱和法(SPIR)与改良水脂分离技术(mDIXON)在儿童MRI颈椎增强脂肪抑制中的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MRI颈椎增强检查的患者27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为1~15岁,平均(9.0±4.0)岁。所有患者均在飞利浦1.5T磁共振设备上进行颈椎增强MRI检查,分别采用SPIR与mDXION两种脂肪抑制技术行增强后T1加权矢状位扫描。采用客观评价法对两组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客观评价指标包括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并对两组间扫描时间进行比较。测量颈椎C3~C7椎体、C3~C7椎间盘、颈椎段脊髓以及颈部脂肪的MR平均信号强度(SI),选择颈椎C3~C5水平颈部后方空气区域作为背景区域并记录其SI和标准差。结果:2名观察者对SPIR和mDIXON组图像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ICC值均> 0.75)。mDIXON技术脂肪抑制图像的SNR和CNR均优于SPIR技术,具体表现为mDIXON组图像的颈椎C3~C7椎体、C3~C7椎间盘、脊髓和组织的SNR和CN...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CHN法、TW2法中日英3种标准、TW3法5种骨龄测定方法对中枢性性早熟(CPP)患儿的诊断价值及正常值临界点的确定。方法由两名医师采用盲法回顾性分析CPP患儿61例(病例组),与每一个CPP患儿性别相同,年龄、身高、体质量基本一致的同期体检者61例、8岁以后出现乳房发育的女童6例(均为对照组)治疗前左手腕部X线片,用CHN法、TW2法中英日3种标准和TW3法进行骨龄判定,计算骨龄与年龄的差值,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结果 (1)两名医师骨龄测定结果的Kappa值为0.776(u=16.128,P<0.05);(2)5种骨龄测定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CHN法0.921±0.024,95%可信区间为0.875~0.967;TW2法中国南方人标准为0.947±0.019(0.910~0.983);TW2法日本人标准为0.937±0.023(0.892~0.982);TW2法英国人标准为0.931±0.022(0.888~0.975);TW3骨龄测定法为0.924±0.023(0.879~0.969);5种方法的诊断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5,P>0.05...  相似文献   
68.
鲍莉  李军  李学胜  郭应坤   《放射学实践》2011,(9):1012-1014
漏斗胸是胸骨、肋软骨及一部分肋骨向脊柱凹陷形成漏斗状的一种畸形,是小儿常见的胸廓发育畸形之一,常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漏斗胸可因胸骨凹陷直接压迫心脏及肺组织而引起运动后气短、胸痛、心悸、打鼾或易患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对患儿的身心发育都有较大影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矫正,治疗前多需术前评价。传统X线片其测量方法由于受到摄影体位的限制,提供的资料有限,而MSCT扫描可获得各向同性的容积数据,后处理手段多样,可获得三维图像信息,使其在小儿漏斗胸的术前诊断和量化评价中的应用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利用盆、腹腔多排螺旋CT(MDCT)研究卵巢静脉及卵巢血管蒂征(OVPS)对于女性盆腔肿瘤来源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至2011年4月在本院临床诊断为妇科肿瘤的患者297例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其按照MDCT观察双侧OVPS结果,将其分为病例组(n=208,卵巢来源肿瘤累及侧卵巢)和对照组(n=386,非卵巢来源肿瘤累及侧卵巢+健侧卵巢).采用MDCT测量双侧卵巢静脉的最大短径,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OVPS进行诊断性试验.结果 ①OVPS判断盆腔肿瘤为卵巢来源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0%(203/208),92.75%(358/386),87.88%(203/231)和98.62%(358/363),准确率为94.44%(561/594),与术后卵巢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5);②单侧卵巢肿瘤患者的健侧与患侧卵巢静脉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VPS对于判断女性盆腔肿块是否来源于卵巢,或来源于哪一侧卵巢的定位价值高,而卵巢静脉直径判断盆腔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70.
卵巢恶性肿瘤的磁共振成像(MRI)具有一定特征性,可用于卵巢局部肿块诊断、分期和发现远处转移。核磁共振成像凭借其显示子宫各层解剖结构和多方向切层及多种扫描序列选择特点,对卵巢恶性肿瘤能作出更准确临床诊断,有助于判断手术时机及预测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