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61.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X射线和川芎嗪对C57小鼠免疫介导的骨髓衰竭(BMF)的影响。方法将C57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照 组、X射线低剂量组(5.0 Gy)、X射线中剂量组(5.75 Gy)、X射线高剂量组(6.5 Gy)。经0.98 Gy/min X射线全身辐照后,受体小 鼠4 h内尾静脉注射4×106个来自DBA/2小鼠的淋巴细胞,观察14 d后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外周血三系细胞、骨髓有核细胞、骨 髓病理学。采用5.0 Gy X射线造模后,分为模型对照组、川芎嗪低剂量组(5 mg/mL)、川芎嗪中剂量组(10 mg/mL)、川芎嗪高剂 量组(20 mg/mL),12只/组。川芎嗪干预各组每天分别给与相应剂量盐酸川芎嗪溶液腹腔注射,14 d后观察各组小鼠的BMF情 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BMF小鼠14 d存活率出现降低,其中X射线高剂量组降低最明显;随着X射线剂量的增加, BMF小鼠外周血三系、骨髓有核细胞出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骨髓病理显示骨髓充血明显、有 核细胞减少。采用5.0 Gy X射线建立骨髓衰竭模型后给予川芎嗪溶液治疗,与模型组相比,川芎嗪高剂量组骨髓有核细胞和红 细胞升高最明显(P<0.01或P<0.001),川芎嗪低剂量组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增加(P<0.05或P<0.01);并且随着川芎嗪给药浓度 的增加,骨髓病理显示骨髓充血减轻及有核细胞呈现增多趋势,并且骨髓中Fas蛋白降低。结论5.0 Gy X射线辐照有利于免疫 介导的BMF实验研究,川芎嗪可通过调节Fas细胞凋亡等信号来参与BMF小鼠骨髓修复,并进一步拓展了“祛瘀生新”理论。  相似文献   
262.
目的:观察三小汤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三小汤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流量吸氧,三小汤治疗组患者予三小汤水煎液口服;常规治疗组患者予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规基础治疗,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三小汤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显著(P <0.05)。结论三小汤具有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63.
目的探讨偏头痛与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及头痛方对两种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偏头痛患者和4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均接受头痛方治疗,3个月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种头痛患者在年龄、病程、枕部头痛、搏动性头痛及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单双侧头痛、颞部头痛、前额头痛、顶部头痛、头痛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方对两种头痛的疗效相似(P>0.05)。结论偏头痛发病年龄较颈源性头痛早,多为搏动性疼痛,多伴随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偏头痛多见于颞部,颈源性头痛多见于枕部、颞部。具祛风、除湿、化瘀、补虚之功的头痛方对偏头痛和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264.
目的 探究基于六经辨证的热敏灸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收治的88例LD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热敏灸联合肌内效贴(KT)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基于六经辨证的热敏灸联合KT治疗。观察2组疼痛情况、情绪状态、腰痛症状、腰椎活动度、临床疗效和血清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价量表(JOA)评分、腰椎前屈和后伸的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8%(41/44),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结论 基于六经辨证的热敏灸相对于常规热敏灸疗法,在联合KT治疗腰LDH时,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5.
中医学认为中医体质与健康状态密切相关,体质类型决定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所产生疾病类型的倾向性。研究表明湿热体质现患率居偏颇体质的第二位,并且与痤疮、湿疹、便秘、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等疾病密切相关。因此了解湿热体质的危险因素,对于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的防治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医体质学理论研究,结合中医古籍和现代研究等文献,探讨湿热体质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饮食结构、运动锻炼和睡眠时间等是影响湿热体质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体质的判定来指导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以调理湿热体质的偏颇状态,有利于亚健康状态和相关疾病的防治,促进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