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3篇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以及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7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QP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以及与HIF-1α、VEGF表达的关联性. 结果 7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腺鳞癌和大细胞癌的AQ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23/40),33.3%(1/3)和20.0%(1/5),鳞癌无阳性表达.阳性物质呈均质细颗粒状定位于胞质和(或)胞膜,亦见细胞核着色,瘤体边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表达增多.肺腺癌中AQP1的表达与N分期、复发/转移和生存时间存在关联性(P<0.01或P<0.05),与HIF-1α、VEGF的表达亦存在关联性(均P<0.01). 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AQP1的表达,与HIF-1α和VEGF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促进肺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52.
目的通过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抑制P55PIK基因表达,观察下调P55PIK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将特异性针对P55PIK的siRNA瞬时转染P55PIK高表达细胞株MDA-MB-231,以转染无关序列siRNA(siRNA-NC)和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其对P55PIK表达的下调效果,MTT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 siRNA-P55PIK明显下调MDA-MB-231细胞中P55PIK蛋白的表达;MTT检测显示下调P55PIK后,MDA-MB-231生长明显受到抑制;Transwell实验显示siRNA-P55PIK组穿膜细胞数为(5.2±1.3),显著低于siRNA-NC组(18.6±3.8)和空白对照组(18.4±4.3)(P<0.05)。结论应用RNAi抑制P55PIK基因的表达可抑制MDA-MB-231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实体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预防性护肝治疗对患者肝功能损害的影响,评价预防性护肝治疗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2月~2012年7在我院接受化疗的实体瘤患者317例,并根据患者是否接受预防性护肝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HBV DNA状态进行分组。评价化疗后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HBV DNA阳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乙肝患者(61.5%vs 34.0%,P〈0.01);预防性使用护肝药物后,HBV DNA阳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减少(61.5%vs 35.2%,P〈0.05),与未合并乙肝感染的患者类似(35.2%vs 29.8%,P〉0.05);其中轻度(Ⅰ、Ⅱ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下降尤为显著(51.9%vs 28.3%,P〈0.05)。而对于未合并乙肝或HBV DNA阴性乙肝患者,预防性使用护肝药物也观察到肝功能损害发生率的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BV DNA阳性的乙肝患者化疗过程中,建议在抗乙肝病毒药物基础上,预防性使用护肝药物治疗;而在HBV DNA阴性的乙肝患者以及无乙肝感染的患者中,预防性护肝治疗的作用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TP/PD-EC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血小板增多情况,并对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07例胃癌组织中TP/PD-ECGF的表达,记录血小板增多情况,并分析二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中TP/PD-ECGF阳性表达率为71.0%,与血小板增多呈正相关(P〈0.01)。TP/PD-ECGF表达、血小板增多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分化程度呈正相关。TP/PD-ECGF阳性与阴性表达患者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04%、18.12%和88.87%、75.2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3);3年、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4.87%、17.92%和82.73%、35.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P/PD-ECGF及血小板增多均是影响胃癌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TP/PD-ECGF表达与血小板增多呈正相关,二者与胃癌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可作为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建立以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抑制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宫颈癌HeLa细胞模型,探讨COX-2在肿瘤细胞增殖、凋亡方面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构建靶向抑制COX-2的siRNA表达载体,转染HeLa细胞,Western blot法确定筛选的稳定表达siRNA的转化克隆COX-2表达受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RNA干扰(RNAi)抑制COX-2表达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ku70、ku80的表达变化.结果 获得稳定表达siRNA的转化细胞株(HeLa/COX-2i),其COX-2蛋白表达明显受抑制,而转入阴性对照质粒的细胞株(HeLa/Negi)COX-2蛋白表达不受影响;HeLa/COX-2i细胞的克隆形成率[(45±4)%]显著低于HeLa细胞[(85±7)%](P<0.01);HeLa,HeLa/Negi,HeLa/COX-2i 3株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以及细胞凋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T-PCR及Western blot显示RNAi抑制COX-2表达后ku70、ku80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均受抑制.结论 RNAi抑制COX-2表达后可抑制HeLa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ku70、ku80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的调节亚单位--p55PIKN端24个氨基酸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以含有p55PIK-N端24个氨基酸(N24)的腺病毒载体Ad-N24一GFP及对照病毒Ad-GFP,感染肝癌HepG2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程,应用BrdU掺人的方法检测其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内高表达N24多肽后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N24能有效阻滞HepG2细胞周期进程于G0/G1期,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Ad-N24-GFP组各期细胞分布为:G0/G1期(56.3±3.0)%,S期(30.1±2.9)%,G2/M期(13.6±4.1)%.而对照组腺病毒各期细胞分布为:G0/G1期(40.6±2.1)%,S期(42.7±3.3)%,G2/M期(16.7±2.8)%;BrdU阳性细胞比例显示:Ad-N24一GFP组R2为(31.8±5.2)%,Ad-GFP组R2为(48.5±3.7)%,提示N24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的DNA合成;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高表达N24对细胞内的AKT磷酸化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在HepG2细胞中过表达N24能有效阻滞肝癌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DNA合成.p55PIK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57.
58.
59.
目的研究正常空、结肠黏膜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人类主要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表达特征和变化规律。方法应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正常空、结肠黏膜不同层面、不同增殖阶段细胞主要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E、A、B1及Ki-67的表达,以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证实检测结果。结果不同增殖阶段肠黏膜细胞Cyclins表达阳性率及相对表达水平不同,从底部→中间层→表层肠黏膜细胞增殖活性(以Ki-67为增殖指标)呈下降趋势,Cyclins(CyclinE、B1为主)表达阳性率及水平呈高→低→无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clins表达与肠黏膜细胞增殖活性呈正相关(P<0.05);CyclinD1、A仅表达于底层增殖细胞,表层完全分化细胞不表达Cy-clins。结论正常空、结肠黏膜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Cyclins(以CyclinE、B1为主)呈高→低→无的规律性变化,参与细胞增殖的调控,其表达呈衰减变化与肠黏膜细胞有限增殖和定向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60.
陈璟  吴华  胡广原  胡国清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4,24(4):222-224,i002
目的:评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显像对原发性鼻咽癌的诊断和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残余或复发的鉴别价值。方法:20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鼻咽癌患者于治疗前、放疗后3和6个月分别行^99Tc^m-MIBI SPECT显像,与同期CT和(或)MRI结果对照,分别计算肿瘤或正常鼻咽部与头皮的放射性计数比值,作为^99Tc^m-MIBI摄取指数(MUI)。以接受器工作特性(ROC)曲线确定MUI判别阈值。以鼻咽部内镜检查、病理活组织检查及18个月的临床随访资料作为鼻咽癌残余或复发的依据。结果以MUI≥2.15为阳性标准,^99Tc^m-MIBISPECT显像诊断原发性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95%。以MUI≥1.32为阳性标准,^99Tc^m-MIBI SPECT显像监测鼻咽癌残余或复发的灵敏度为3/4例,特异性93.8%,准确性90.0%。CT和(或)MRI监测鼻咽癌残余或复发的灵敏度为3/4例,特异性81.3%,准确性80.0%。^99Tc^m-MIBISPECT显像与CT和(或)MRI联合鉴别鼻咽癌残余或复发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2/2例、92.9%和93.8%。结论:^99Tc^m-MIBI SPECT显像对确定鼻咽癌原发灶范围有一定价值;与CT和(或)MRI联合,可提高对放疗后鼻咽癌残余或复发的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