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6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505篇
综合类   261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多沙唑嗪和非洲臀果木提取物治疗老年不稳定膀胱和(或)逼尿肌肌力减弱的疗效.方法 44例下尿路症状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提示不稳定膀胱和(或)逼尿肌肌力减弱.患者随机分为多沙唑嗪组(n=23)和非洲臀果木提取物组(n=21).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分别记录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排尿日记和尿流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PSS及其中梗阻症状评分、QoL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沙唑嗪组患者IPSS中的刺激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排尿次数均明显减少,每次排尿量和最大尿流率均明显增加(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失禁次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尿动力学证实为老化样膀胱功能表现的排尿障碍患者,多沙唑嗪及非洲臀果木提取物均有良好疗效.当患者以梗阻症状为主时,多沙唑嗪效果更好;而以刺激症状为主时,非洲臀果木提取物可能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2.
不同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案检出前列腺癌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理想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案。方法临床表现怀疑前列腺癌患者214例,其中前列腺特异抗原〉4.0ng/ml 203例。均行13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年龄50~90岁,平均70岁;PSA水平0.8~112.3ng/ml,平均18.7ng/ml;前列腺体积12.3~182.5ml,平均61.3ml;直肠指诊阴性173例,阳性者41例。依穿刺结果,对比分析13针中6、8、10和13针穿刺阳性率。结果13针穿刺阳性率为36.0%(77/214)。在各种穿刺点组合中包含前列腺尖部、中部、底部、外侧中部、外侧底部的10针法能发现全部前列腺癌阳性病例的97.4%,与13针穿刺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对于初次前列腺活检的病例,包含尖部、中部、底部、外侧中部、外侧底部的10针法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53.
重视前列腺癌诊治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Na YQ  Li M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5):3169-3169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美国居男性恶性肿瘤之首(33%),占男性死亡原因的第2位.既往在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构成和生活习惯逐渐西方化,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增高趋势.据统计北京地区1985年前列腺癌发病率为2.41/10万,死亡率为1.19/10万;1995年发病率为4.55/10万, 死亡率为2.36/10万;近几年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估计是1995年的2~3倍.据统计上海地区2000年前列腺癌标化发病率为7.7/10万,跃居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首位.  相似文献   
54.
2005年4月1~3日,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与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召开了"BPH防治指南--全国泌尿外科专家高峰论坛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那彦群教授主持了会议。上午,孙颖浩教授和张祥华教授分别就美国、欧洲以及日本泌尿外科学会在BPH诊疗规范制定与推广中的经验和问题向大家做了介绍;贺大林教授、刘修恒教授、王行环教授、黄翼然教授以及魏强教授分别就BPH临床诊疗中的诊断、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适应证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下午,所有参会专家随机分成6组,每组随机抽取上午报告的选题进行讨论。各组派一名代表阐述本组讨论结果,并接受其他专家的现场提问,这种别具一格的方式使得会场气氛非常活跃。对于BPH临床诊疗工作以及BPH规范化工作中的许多方面,大家达成了共识。导报摘选了其中的5个论题进行报道,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5.
SSX2基因mRNA在泌尿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u P  Yu LZ  Ma M  Geng L  Wang XS  Xin DQ  Na YQ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6):379-381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SSX2基因mRNA在肾细胞癌及尿路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6例肾细胞癌患者、27例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15例患者相应的癌旁组织中SSX2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26例肾癌患者癌组织中,18例(69%)SSX2 基因mRNA表达阳性;27例尿路移行细胞癌组织中,22例(81%)SSX2 基因mRNA表达阳性.癌旁组织均不表达.在肿瘤不同分期之间及不同分级之间SSX2 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SX2基因mRNA在肾癌及尿路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  相似文献   
56.
Zhang N  Gong K  Guo HF  Na X  Wu G  Yang XY  Xin DQ  Na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9):1620-1624
目的探讨国人散发性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von Hippd-Lndau(VHL)基因突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微血管形成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直接测序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分析77例散发性肾透明细胞癌中VHL基因突变、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情况。结果VHL基因突变40例(51.9%),VEGF染色阳性61例(79.2%)。在VHL基因突变组中VEGF阳性率(92.5%)高于无突变组(64.9%),P=0.003;VHL基因突变组MVD均值(760.80/mm^2)也高于无突变组(547.03/mm^2),P=0.001。VEGF阳性组MVD均值(715.95/mm^2)高于VEGF阴性组(437.44/mm^2),P=0.001。在VEGF阳性组中,按照VHL基因是否突变分组,突变组MVD值仍高于无突变组,P=0.011。结论在国人散发性肾透明细胞癌中VHL基因突变率较高,其突变会使VEGF表达和MVD升高。VHL基因突变失活后除通过VEGF,还可能通过其他机制促进肿瘤微血管的形成,并因此可能增加了CCRCC的恶性能力。  相似文献   
57.
应重视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Xia TL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5):360-363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数病例最终需采取外科治疗。在美国40—80岁的男性中大约有30%-40%的人因BPH而需要做前列腺手术。临床上因BPH而手术的患者年龄小于40岁者罕见。作者报告1例36岁的BPH患者,手术后前列腺标本重180g。目前,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以  相似文献   
58.
短期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短期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影响 ,以及神经内分泌分化程度和肿瘤退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嗜铬素A(ChA)和 5 羟色胺特异性免疫抗体作为神经内分泌细胞标记物 ,分析 18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神经内分泌分化程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后 ,癌灶内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数分别为 3.2× 10 5/ μm2 [(0~ 5 .7)× 10 5/ μm2 ]和 2 .3× 10 5/ μm2[(0~ 6 .6 )× 10 5/ μm2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前后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0 % (0 %~ 14 .9% )和 4 .5 % (0 %~ 13.1%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6例肿瘤中重度退化者与12例无退化或轻微退化者相比 ,癌灶内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短期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未导致明显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细胞克隆增殖 ,治疗后肿瘤的退化程度和神经内分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9.
Tong M  Yu LZ  Ding Y  Liu LB  Pan BN  Na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3):201-203
目的:探讨免疫毒素(IT)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本项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膀胱癌标本进行免疫毒素结合活性研究,分析了结合活性与分级、分期的关系。并用免疫毒素灌注膀胱30例,预防膀胱癌复发,结合以前灌注免疫毒素、卡介苗、丝裂霉素-C的随访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免疫毒素的结合活性,G1与G3间有显著性差异,随分级的增高而增强(P<0.05),G1与G2、G2与G3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随分级增高有增强趋势,结合活性与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3组中,1年内、2年内复发率相似无明显差异(P>0.05)。IT组副作用明显低于BCG组和MMC组(P<0.01),而G组和MMC组间副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免疫毒素的结合活性G1与G3级肿瘤间有显著性差异,呈正相关,而与分期无关,这提示免疫毒素可能对恶性程度高的肿瘤预防效果好。免疫毒素的近期疗效与BCG和MMC相似,副作用明显小于后两者。  相似文献   
60.
Shi CJ  Zeng HH  Li HW  Yang FG  Wu XQ  Yu LZ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2):1984-1988
目的 探讨新型含硒化合物BBSKE(1,2 [二 (1,2 苯并异硒唑 3(2H) 酮 ) ]乙烷 )对PC 3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观察其对小鼠前列腺癌的体内抑瘤作用。方法 培养PC 3前列腺癌细胞 ,用MTT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的BBSKE对其增殖的影响 ,用荧光显微镜、DNA电泳和流式细胞仪观察BBSKE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并检测BBSKE对PC 3细胞bcl 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及半胱氨蛋白水解酶 3活性的影响。用TRAMP C2小鼠前列腺癌细胞皮下注射C5 7BL/ 6小鼠 ,建立小鼠前列腺癌模型 ,观察BBSKE在小鼠体内的抗前列腺癌作用。结果 BBSKE可以显著抑制PC 3细胞的体外增殖 ,其 4 8h的IC50 值为 17 90 μmol/L ,而阳性对照组顺铂为 15 0 μmol/L。同时BBSKE可以诱导PC 3细胞凋亡 ,2 0 μmol/L的BBSKE作用PC 3细胞 4 8h凋亡发生率达 2 6 32 % ,显著高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的 1 75 % (P <0 0 1)。细胞中bcl 2表达减低 ,bax表达无明显变化 ,半胱氨蛋白水解酶 3活性显著增高。动物实验也表明其对小鼠体内前列腺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抑瘤率达 4 0 % ,顺铂对照组为 4 8%。结论 新型含硒化合物BBSKE可以抑制PC 3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的bcl 2 ,增加半胱氨蛋白水解酶 3活性而实现的 ;在前列腺癌的动物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