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多巴胺(DA)系统与帕金森病(PD)发病的机理、治疗及预后关系非常密切。笔者在以前研究基础上,对DA能神经毒素N-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损毁30个月慢性PD模型猴进行D2受体研究。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Epidepride显像剂前体(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提供);Picker/MarconixIRIX二探头SPECT仪(Picker公司)。实验  相似文献   
42.
18F标记氟乙基胆碱的合成与动物显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PET肿瘤显像剂18F-氟乙基胆碱(FECh).方法制备了FECh和18F-FECh,进行了放化纯、稳定性分析及生物实验.结果产物结构通过1H NMR谱的确认,采用手动和半自动合成装置完成标记,合成过程简便,收率稳定,放化纯>99%,稳定性好.18F-FECh的正常小鼠分布与文献报道的11C-choline相似,毒性较小;18F-FECh在荷瘤鼠的肿瘤部位有浓集.结论18F-FECh可以成为较好的肿瘤阳性显像剂.  相似文献   
43.
多巴胺(DA)系统与帕金森病(PD)发病的机理、治疗及预后关系非常密切。笔者在以前研究基础上,对DA能神经毒素N-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损毁30个月慢性PD模型猴进行D2受体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EGFR靶向治疗和AAV介导的基因治疗在胰腺癌治疗方面具有广泛前景。本实验将上述两种手段相结合,构建表达人抗EGFR单链可变区抗体的rAAV载体,并筛选出对抗EGFR治疗敏感的胰腺癌细胞株。方法以包含人IX因子基因的rAAV载体中的FIX基因替换成目的基因,转染293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同时将C225作用于六株胰腺癌细胞,通过CCK一8法测定生长曲线,P1染色法及AnnexinV-FITC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结果WesternBlot法检测到目的条带;生长曲线显示C225仅对AsPC-l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Annexin V-FITC试剂盒可检测C225引起ASPSl细胞的早期凋亡(P〈0.05)。结论rAAV载体构建成功,并在293细胞中获得表达;ASPSl对C225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它五株胰腺癌细胞。  相似文献   
45.
分子核医学──核医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在核医学领域的应用,形成了核医学的发展方向──分子核医学。分子核医学是从生理生化水平认识疾病,阐明病变组织代谢活性的高低和病变细胞是否存在可识别的特定标识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单克隆抗体的结构进行改造,使其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和亲和力更理想,降低免疫原性,也可赋于抗体新的功能。只有这样生产出来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单克隆抗体,才可能真正被应用于临床。用放射免疫显像、受体显像、代谢显像和血流灌注显像等方法综合研究,对肿瘤的诊断、分型、分期及预测是否转移有极大价值。利用受体显像方法研究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定量测定体内神经介质的分泌量和受体密度的变化,正在将神经生化和人类思维及行为之间的联系逐步阐明。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131I胶囊和液体在家兔和甲亢患者甲状腺吸131I率(TUR)的异同,建立测量131I胶囊TUR的方法.方法①家兔实验.6只家兔随机分为胶囊组和液体组(均予7.4 MBq 131I).行γ显像,计算TUR.②甲亢患者131I胶囊标准源测量.104例Graves甲亢患者,131I示踪和治疗剂量均采用胶囊给药,与均采用液体给药的118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24 h TUR比较.结果①家兔甲状腺对131I胶囊和液体的2,4,6,24 h TUR均无差异.②131I胶囊标准源测量溶解计数较胶囊直接测量高(13.8±2.8)%,t=8.97,P<0.01.③甲亢患者胶囊组示踪剂量TUR为(71.4±10.9)%,治疗剂量TUR为(68.5±14.7)%(t=1.62,P>0.05.);液体组分别为(71.3±12.3)%和(65.1±13.0)%(t=3.82,P<0.01).示踪剂量24 h TUR在80.0%以上者,2组治疗剂量平均TUR均低于示踪剂量.结论①家兔对131I胶囊各时相TUR与液体比较无差异.②131I胶囊做标准源须溶解于甲状腺模型内.③胶囊剂型可以作为131I治疗甲亢的标准方法.④示踪量TUR 80.0%以上者2组示踪剂量TUR均高于治疗量TUR,注意加大131I投予量.  相似文献   
47.
99 Tcm-MIBI显像定位诊断功能亢进性异位甲状旁腺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对于异位甲状旁腺所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的显像特点,提高甲状旁腺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方法:61例原发性甲旁患者采用99Tcm-MIBI显像(减影法6例,双时相法55例),其中52例有B超(US),15例有CT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结果:61例中发现异位甲状帝腺16例(26.2%),位置分别为:颈动脉鞘内3例,下颈部处伸至胸骨后6例,纵隔内7例,99Tcm-MIBI显像全部检出(100%),与手术部位一致,US检查15例,检出8例(53.3%),均位于颈部,纵隔内6例及颈动脉鞘内1例未检出。CT检查7例,纵隔内6例检出2例(28.6%),病理检查诊断:腺瘤14例,增生2例,病灶最小1g,最大>60d,99Tcm-MIBI显像示病灶小者为放射性均匀浓聚,大者常有囊性变,甚至完全为囊肿样。位于甲状腺影像外者,双时相法的初始相即可显示,但位于纵隔深部病变的解剖关系不能精确表达,结论:99Tcm-MIBI显像是最有效的探测异位甲状旁腺的方法,缺点是对于纵隔深部病灶的解剖定位不够清楚,应加断显像或加做CT检查。  相似文献   
48.
Graves甲亢^131I治疗后早发甲低   总被引:37,自引:8,他引:29  
827例Graves甲亢^131I治疗病人门诊随访一年以上已愈,每次随访作体检及甲状机能生长指标TT3、TT4和TSH测定,90%早发甲低发生在^131I治疗后2-3个月内,此时应认真随访。TT4是诊断^131I治疗后甲低的灵敏指标,而TT3诊断甲低价值不大,TSH在诊断^131I治疗后甲低不如TT4灵敏,早发甲低的发生与^131I剂量密切相关,如何计算剂量使其既治愈甲亢又不发生永久性甲低是我们工  相似文献   
49.
目的用131I层粘连九肽进行荷乳腺癌裸鼠的肿瘤受体显像及其生物分布研究。方法以固相法合成层粘连九肽,经HPLC纯化,用氯胺T法进行131I标记。标记物以SephadexG10纯化。尾静脉注入荷乳腺癌裸鼠体内,分别在1、2、3、4、5、6小时进行肿瘤显像,划出感兴趣区,测其T/B值。静脉给药后分别在3、6小时观察生物分布,计算其每克组织摄取注射剂量百分数(%ID/g)和肿瘤与非肿瘤的放射性比值(T/NT值)。结果化学合成的层粘连九肽经HPLC、FABMS纯化鉴定,M+1=9663。尾静脉注射后4~5小时肿瘤部位有明显浓聚,T/B值达462。肿瘤/肌肉的T/NT值在6小时为345。结论131I层粘连九肽有希望用于诊断人体乳腺癌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构建能在体内长期表达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抗体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观察其对人胰腺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抗人EGFR单链抗体可变区(SCFV)基因插入腺相关病毒载体的Kpn Ⅰ和BglⅡ位点,构建成含抗EGFR单链抗体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anfiEGFR).设立对照组(rAAV1-EGFP组)和实验组(rAAV1-anti EGFR组),观察抗EGFR单链抗体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抗体蛋白的表达、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6种人胰腺癌细胞株(PCT-3、SW1990、Capan-1、ASPC-1、MiaPaCa-2及PANC-1细胞)的抑制率和凋亡率.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抗EGFR单链抗体蛋白能在6种人胰腺癌细胞株中表达,对照组和实验组胰腺癌ASPC-1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1%±2.4%和15.1%±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8,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PANC-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0%±3.0%和11.4%±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2,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SW1990、ASPC-1、Capan-1、PCT-3、MiaPaCa-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0.8%、1.5%±0.7%、1.7%±1.2%、1.1%±0.7%、2.2%±1.1%和17.6%±2.2%、46.9%±3.9%、20.0%±2.8%、12.1%±1.6%、31.1%±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08,19.846,10.405,10.909,18.327,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抗EGFR单链抗体基因的rAAV载体,其表达的抗EGFR单链抗体蛋白对人胰腺癌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