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1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6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1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90篇
内科学   36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79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70篇
预防医学   85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汉坦病毒基因组由L、M、S3个负链RNA片段组成,M片段编码囊膜糖蛋白G1和G2,G1和G2在病毒的吸附、病毒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中和抗体的产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腺病毒为载体的活载体疫苗安全性好,能有效感染呼吸道和肠道等组织细胞,不仅能激发黏膜免疫,还能诱导系统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我们分别以腺病毒和质粒pcDNA3.1为载体,构建了含有完整汉滩病毒基因M片段和单独表达G1的重组腺病毒和重组DNA疫苗。DNA疫苗能够引发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但接种后只能引发很弱的免疫应答。为了克服上述疫苗的缺  相似文献   
102.
鼠疫F1-V重组蛋白疫苗滴鼻免疫应答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rCT-B)为鼠疫F1-V重组蛋白的佐剂制备黏膜疫苗,观察小鼠诱导的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应答效果。方法以制备的鼠疫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4次免疫后,采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F1-V的IgG和IgA抗体及抗体亚型分类,检测鼻咽喉、肺、小肠及阴道灌洗液中特异性抗F1-V的黏膜分泌型IgA;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鼻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细胞、脾淋巴细胞、肠系膜淋巴结及小肠PP结T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以rCT-B为佐剂的鼠疫F1-V重组蛋白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后,能够诱导血清中IgG、IgA抗体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同时诱导鼻咽、肺、小肠和阴道内特异性黏膜抗体升高,尤其是肺和生殖道冲冼液内抗体升高极为显著(P〈0.01)。与单纯的F1-V组相比,不同剂量比例疫苗组都能诱导较高、较快的血清IgG、IgA和黏膜sIgA,其中1:2疫苗组能诱导更强的系统免疫和黏膜免疫,但是相比之下,5:1疫苗组是最合适的免疫剂量。结论rCT-B佐剂不仅能提高鼠疫F1-V黏膜疫苗的系统全身免疫应答,还能促进诱导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等局部黏膜sIgA抗体,增强局部免疫应答,提示rCT-B佐剂能显著提高鼠疫感染的免疫应答作用,这为下一步疫苗的免疫保护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3.
本文记述四川省峨眉山蚋属Simulium蚋亚属Simulium一新种,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胡经甫命名为经甫蚋S.(S.)jinfful sp.nov.该蚋与S.(S.)himalayense Purl,1930,S.(S.)taiwanicum Takaoka,1979.S.(S.)shanxlense Cai and An,2003,S.(S.)immortalls Cai and An,2003,S.(S.)chamlongi Takaoka and Suzuki,1984相似,但是,雌虫的生殖叉突具内突和外突,肛上板椭圆形,前腿基节、转节、股节棕黄色;生殖腹板板体短,其长约为顶端宽度的0.8倍,与上述蚋种明显不同。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旨在弄清NS3参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确切区段,为研究针对NS3的抗HCV寡肽小分子药物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参照HCV中国河北株序列设计NS3引物,将其N末端的前15个和前30个氨基酸分别缺失掉。然后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检测NS3/NS3及NS3/NS4A分子间相互作用强度在缺失前后的变化,从而判明NS3N末端氨基酸在分子间相互作用中的意义。核苷酸序列分析采用AppliedBiosystem373A型自动测序仪。结果NS3N末端氨基酸缺失前后,NS3/NS3分子间及NS3/NS4A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强度相差有显著性(P<0.01),但缺失15个氨基酸和缺失30个氨基酸对上述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S3N末端的1~30个氨基酸在NS3/NS3及NS3/NS4A分子间相互作用中有一定意义,其N末端前15个氨基酸(APITAYSQQTRGLLG)对于分子间相互作用更为关键。本研究结果将为抗NS3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寡肽抑制物的研究打下基础,并为抗HCV的寡肽小分子药物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采用4天抑制试验法,观察青蒿提取物和青蒿素对伯氏疟原虫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和青蒿素均使原虫滋养体膜结构损伤,表现为虫体表膜、食物泡膜、限制膜、线粒体膜、内质网、核膜呈现肿胀及膜间隙增宽。有些虫体表膜、食物泡膜呈现多层螺纹膜样改变。严重病变的原虫滋养体退变崩解,结构消失,残留退变的食物泡和吞噬泡散在红细胞内。此外,还观察到青蒿提取物和青蒿素对疟原虫纳虫泡内裂殖子发育有抑制作用。试验证明,青蒿提取物和青蒿素对伯氏疟原虫滋养体的超微结构损伤部位和病变特征基本相同;并提示对疟原虫纳虫泡内裂殖子发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正> 锐波牌消毒清洁剂为北京化工七厂生产的一种新型消毒清洁剂。它含有季铵盐及其它多种表面活性剂,对物体表面及各种器具有较强的洗涤效果和一定的杀菌作用。本实验观察了该消毒清洁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蓿积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用原核系统表达TTV的重组蛋白抗原,建立诊断TTV 感染的特异性方法. 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TTV ORF2基因,将之插入到测序质粒载体中进行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后再嵌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并转化大肠杆菌M15菌株,进行诱导表达.用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表达产物经Ni-NTA柱层析纯化后,得到纯度为90%的ORF蛋白抗原.用TTV感染者的阳性血清对该蛋白进行了Western-Blot Blotting分析.结果:经IPTG诱导后,筛选出2株高表达株. 结论: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  相似文献   
108.
在淡色库蚊的乙酰胆碱酯酶ace1基因上发现了1个可变剪接,与实验室敏感株1个个体的ace1基因的编码区相差了24个碱基,导致所编码的成熟蛋白在44~51氨基酸残基处缺失了8个氨基酸。经过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推测这段基因的可变剪接可影响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9.
作者以曲棘新蚤(NeopsylateraturaRothschild,1913)和思博新蚤(N.siboiYeetYu,1993)为亲本进行了杂交试验。亲本蚤自新疆野外采集,在实验室饲养两代以上纯化后用于杂交试验。两种蚤的饲养器具完全分开,采用平皿湿滤纸法培育蚤的裸蛹,并在蛹期即将雌雄分开,以保证同种蚤亲代两性间无交配。设正交、反交、子代自交和回交四种组合。以能产生F2以上杂种者为杂交可育,否则为杂交不育。以雄性第9腹板后臂鬃的形态、可动突形状及第8腹板后缘鬃序为判定杂交后代归属的形态学特征。杂交结果表明,两亲本蚤杂交可育,产生了F2以上杂种。在正交F1和F2、反交F1以及回交子代中均出现了两亲本蚤形态特征之间的中间型个体,说明两亲本蚤间并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物种。本次试验的结果提示,目前蚤类分类工作中的传统的方法和标准有待通过遗传学试验及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加以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0.
将PCR扩增的HTV76-118RNA小片段的cDNA克隆插入到载体pDS56/RBSⅡ-(O)-6His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以及镍螯合层析纯化重组NP,经过SDS-PAGE、免疫转印和ELISA方法分析其蛋白特性,证实该重组NP与毒粒NP相同,均为49.6ku,能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产生特异性反应。以此重组NP作为抗原制备抗NP单克隆抗体,获得两株持续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抗NPMcAb建立检测IgM抗体的ELISA捕获法。证实纯化重组NP作为抗原,避免了组织培养病毒的感染性和非特异性以及难以标准化的缺点。所建立的ELISA捕获法检测HFRS患者血清中IgM抗体的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作为HFRS的早期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