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多聚结合蛋白1[poly(rC)-binding protein 1,PCBP1]是RNA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它广泛表达于各种人体正常组织中,并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从不同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病毒的复制、铁离子转运等。同时,PCBP1作为一种潜在的肿瘤抑制因子,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过程,这为理解肿瘤发生的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在本篇综述中,我们简单介绍了PCBP1的结构和功能,并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或转移、肿瘤干细胞及肿瘤化疗等方面着重讨论了它在多种肿瘤疾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一种可靠的靶标基因。  相似文献   
92.
背景:单一的血液学分析仅能针对辐射损伤后某个时间点机体的损伤情况,并不能反映机体辐射损伤后的较长期的累积状况。 目的:采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确定X射线对小鼠的辐射损伤后尿液和血液中辐射损伤标志物。 方法:取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接受0(假辐射),3,9,27 Gy X射线头部辐射,分别于辐射后24 h和5 d后采血检测。另取小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0(假辐射),9,27 Gy X射线头部辐射,分别于辐射前2 d和辐射后第5天收集24 h尿液检测。采集的血液及尿液进行1H-NMR分析。 结果与结论:接受不同剂量X射线辐射后,血清中天冬氨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碱性磷酸酶在9 Gy X射线辐射后有显著性升高,表明低剂量头部辐射可能引起肝脏或者骨骼中辐射损伤修复增加;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辐射后第5天出现显著降低,表明小鼠经头部辐射后引起了全身氧化应激效应。尿液中N-乙酰甘氨酸和-胸苷在接受各剂量X射线辐射后均显著升高,可以作为头部辐射后尿液中的辐射损伤标志物。尿液中3-羟基-2-甲基苯甲酸-3-氧硫酸盐在接受9 Gy X射线辐射后升高了2.5倍,可以作为中低剂量辐射损伤的特异标志物;尿液牛磺酸在27 Gy X射线辐射后升高20%,可以作为高剂量辐射损伤的特异标志物。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肿瘤放射敏感性是影响肿瘤放射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在众多影响放射敏感性的因素中,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DNA损伤修复发挥重要作用.E2F基因家族通过编码E2Fs转录因子家族,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生命活动.本研究旨在总结E2F基因与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 应用PubMed、CNKI等数据库,以“E2F,放疗敏感性,辐射敏感性”等为关键词,检索1990-12-2017-05的中英文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1 560篇,中文文献634篇.纳入标准:(1)E2F的结构其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损伤调控的相关研究;(2)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影响因素的临床、基础研究;(3)E2F基因与肿瘤放射敏感性关系的基础研究.排除标准:(1)讨论与辐射敏感性因素关系不紧密的研究;(2)探究不与E2F基因相互作用的基因和细胞因子的研究.符合分析的文献126篇,72篇纳入分析.结果 E2F基因通过PRb/E2F通路调控G1/S期转变,进而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细胞DNA损伤后,E2F1通过p53依赖型和非p53依赖型方式诱导细胞凋亡,成为肿瘤放射治疗的潜在靶点.结论 探究E2F基因与肿瘤放射敏感性的关系将可能成为未来提高肿瘤放射敏感性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94.
骨和软组织恶性肿瘤属于常规射线抗拒性肿瘤.重离子射线12C6+具有高线性能量传递(LET)、Bragg峰、散射小、生物学效应高、对肿瘤细胞损伤以致死性损伤为主、DNA双链断裂等特点,可使肿瘤靶区获得高剂量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得到最好保护.近年来,重离子治疗射线抗拒的骨和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95.
肿瘤细胞的间隙连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隙连接是细胞信号传导的重要途径,在细胞的协调生长步伐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肿瘤细胞的形成和癌症的治疗都与其有关,特别是癌症基因治疗中的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与间隙连接胞间通讯(GJIC)密切相关。现综述近年来有关间隙连接在肿瘤细胞的形成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6.
重离子束在中药材品种改良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55MeV/u^40Ar^17+中能离子和110keV614N^1+超低能离子分别对当归和党参的种子进行辐照处理,探索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97.
甘肃当归90-02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归是著名常用中药材之一。由于特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悠久的栽培历史,产于甘肃省岷县一带的当归因富含医疗保健化学成分,疗效显著,被誉为道地中药材“岷归”。之前在甘肃当归栽培中普遍采用的品种为当归属多种类型的混合体,田间表现良莠混杂,难于栽培管理,严重地制约着当地当归的产量及品质。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适宜在当归主产区栽培,性状稳定,特征显著,抗逆性强,抗病虫性广,提前抽蔓率低,丰产性好,且质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标准的当归新品系为选育目标,于1990年开始进行系统研究。选育出当归新品系90—02,于2006年5月20日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验收,成果水平达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98.
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当归的有效成分之一,含阿魏酸量的高低是决定当归品质的重要指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通过基因改造的方法提高当归品质提供了可能,这需要对阿魏酸的生物合成途径有详细的了解。综述阿魏酸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机制及生物调控研究现状,为提高当归品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食管癌临床指南和共识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同时补充检索GIN、NICE、NGC和医脉通网站,搜集食管癌相关的临床指南和共识,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8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后,采用AGREEⅡ和RIGHT工具对纳入指南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食管癌指南和共识26个。AGREEⅡ各领域平均得分分别为:范围和目的 49.63%、参与人员25.16%、制订严谨性23.42%、清晰性49.25%、应用性16.91%和编辑独立性21.07%;RIGHT评价条目中报告率最高的条目为5(84.62%),其次为1a(80.77%)、1c(65.38%)、13a(65.38%)、4(61.54%),其余条目报告率均在50%以下。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循证医学方法制订的指南和共识在AGREEⅡ的6个领域和RIGHT评分平均得分均高于基于专家意见或综述等制订的指南和共识;国外指南和共识在AGREEⅡ的3个领域(制订严谨性、清晰性、编辑独立性)和RIGHT评分平均得分均高于国内指南和共识。结论食管癌临床指南和共识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偏低,尤其是我国指南和共识更低,需进一步提高。建议指南制订者参考AGREEⅡ和RIGHT等标准,制订出高质量的指南并推广应用,更好地规范化食管癌的诊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学全面分析重离子放射治疗(HIRT)的研究现状及其热点。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中自建库至2020年12月30日期间的HIRT研究,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分析纳入文献的发表时间、载文期刊、作者国籍、发文机构和关键词等信息,绘制可视化图谱,评价HIRT研究现状。结果 纳入1 862篇HIRT相关文献,其中中文文献347篇、英文文献1 515篇;分别来源于276种期刊,包括中文期刊56种(载文347篇)、英文期刊220种(载文1 515篇)。2017年前HIRT相关文献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7年-2020年发文量有所下降。HIRT英文文献作者来自66个国家,日本、德国及美国之间合作较为紧密,其次为意大利、中国、法国及英国。HIRT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碳离子放射治疗的传能线密度、相对生物学效应及辐射敏感性等方面。结论 HIRT相关文献研究量呈现波动式增长趋势,2017年-2020年有所下降;当前研究热点为碳离子放射治疗的传能线密度、相对生物学效应及辐射敏感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