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6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8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平扫及增强CT表现.结果 GIST发生于小肠8例,胃部4例,肠系膜1例.肿块向腔外生长者居多,多呈圆形或椭圆形.13例中,良性5例,其中4例直径小于5 cm,密度多均匀,边界清,强化均匀;恶性8例,其中7例直径大于5 cm,密度多不均匀,内部有单发或多发坏死,边界多不清,强化不均匀,4例出现转移.结论 GIST的CT表现没有特异性,但MSCT对其定位准确,对肿瘤良、恶性的判别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2.
多层螺旋CT肾脏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在肾脏血流灌注中的应用及对比剂注射流率对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36只随机分成A、B、C三组,对比剂量为2 ml/kg(300 mgI/ml),注射流率三组分别为1 ml/s,2 ml/s,3 ml/s.对肾脏灌注扫描后获得的灌注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A组和B组之间,B组和C组之问各项灌注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C组之间各项灌注参数有显著差异(P<0.05).肾脏皮质和髓质的灌注参数明显不同(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对肾脏组织血流灌注进行定量分析,但注射流率影响灌注数值.  相似文献   
23.
热化疗对人胆管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EADM)热化疗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胆管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浴加热法进行体外细胞毒实验(MTT)、透射电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热疗、化疗、热化疗对人胆管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影响。结果42℃以上单纯热疗对QBC939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P<0.01),42℃以上热化疗对QBC939细胞有明显的协同或相加作用(P<0.01)。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均观察到热疗、化疗、热化疗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P<0.01);热化疗有协同作用(P<0.01)。结论热疗、化疗、热化疗均抑制QBC939细胞增殖;热疗、化疗、热化疗诱导细胞凋亡为其抗癌机制之一;热疗提高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24.
肝细胞癌的CT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的CT灌注成像特点。方法已确诊的HCC患者26例,在治疗前进行肝脏CT灌注成像,测量病灶、病灶周围肝组织、以及远处肝组织的灌注参数。结果HCC病灶的肝动脉灌注量(HAP)、肝脏灌注指数(HPI)显著高于远处的肝组织(P<0.01),而其门脉灌注量(PVP)和总肝灌注量(TLP)低于远处的肝组织(P<0.01)。边缘清晰的病灶周围肝组织的各项灌注参数均与远处肝组织无显著性差异(P>0.05)。边缘模糊的病灶周围肝组织与癌灶类似,其HAP明显升高,是远处肝组织的2倍,而PVP则降低,TLP无显著性变化。结论HCC在CT灌注成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根据CT灌注成像可以确定其实际范围。  相似文献   
25.
MR-PROSET序列观察腰骶神经根(节)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磁共振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MR-PROSET)在显示腰骶神经(节)中的价值。方法采用3DPROSET序列扫描健康受试者30例,所得原始图像行3DMIP后处理,结合原始图像及MIP图像观察腰骶神经根(节)的形态和走行,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结果PROSET序列图像能清晰显示L1~S1水平的神经根鞘、神经节以及L3~S1水平的节外段神经;L1~2水平的节外段显示稍差。L1~L5水平的神经根鞘长度逐渐增加,而S1水平的神经根鞘长度较L5水平稍短。L1~S1水平的神经根鞘直径、神经节长径、宽径以及面积均自上而下逐渐增加;神经根鞘倾斜角则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结论MR-PROSET序列能清晰显示腰骶神经根(节)的解剖形态。  相似文献   
26.
关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丽英 《放射学实践》2003,18(3):153-15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encephalopathy ,HIE)不仅可引起围产期新生儿死亡 ,而且是造成以后智力低下、发育落后、脑瘫、癫痫等病残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 15 0 0万名新生儿 ,若其中 5 %于初生时发生窒息 ,则有 75万 ,其中 1/ 3将约有 2 5万名新生婴儿可能在以后成为病残或智力低下的儿童 ,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诊断主要有超声、CT、MRI 3种。 2 0世纪 80年代初应用以来至今仍不失为检查HIE的首选方法。对早产儿生发层出血、脑室内出血、脑室旁白质软化及…  相似文献   
27.
螺旋CT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的影像特点和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螺旋CT影像表现,分析其特点.14例患者中13例行增强扫描,1例为逆行性尿路造影后CT平扫,14例均行MPR/CPR重建,4例同时行MIP重建及VE检查.结果:CT增强轴位扫描及MPR/CPR重建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IP重建能很好地显示肿瘤引起的输尿管管腔不规则狭窄或截断改变;VE检查则能够从管腔内观察肿瘤的形态.结论: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能够多平面、多方位、立体地显示病变,使病变定位、定性诊断更加准确,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8.
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 (three dimensionalspiralcomputedtomographyportography)为螺旋CT门静脉成像后的三维重建 ,是利用螺旋CT在受检者门静脉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期行连续原始数据容积采集 ,然后运用计算机后处理功能 ,重建成门静脉立体影像的血管成像技术。近年来 ,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的应用日渐增多 ,并显示了一定的优势。本文就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的技术原理、临床应用加以综述。技术原理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包括螺旋CT门静脉成像和三维重建两部分。1 螺旋CT门…  相似文献   
29.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A DCE-MRA)是利用顺磁性造影剂由静脉注入血管,使血流的T1时间较周围组织的T1时间明显缩短,再利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迅速采集血管影像的技术。成像数据经最大强度投影(MIP)技术处理将靶血管清晰地显示出来,由于其成像时间  相似文献   
30.
读片窗     
病例 男,49岁,头痛20余天,突然站立不稳。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