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篇
  免费   507篇
  国内免费   4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4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307篇
药学   207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9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银耳制剂对小鼠移植性肿瘤预防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鼠在移植肿瘤细胞前,注射银耳制剂,显示出银耳对荷腹水型或荷实体瘤小鼠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正常小鼠给银耳制剂后,其腹腔巨噬细胞(M¢)数量与功能、形态有明显变化,此M¢可吞噬和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2.
2006年3月7日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王世真院士九十华诞,研究所全体职工为了表达对王世真院士的敬爱之情,在所党委、所领导周密的安排和部署下,于3月3日举办了庆祝名誉所长王世真院十九十华诞座谈会。  相似文献   
13.
地衣多糖的结构特征与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衣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有机体,是由真菌和藻类联合形成的共生复合体,组成地衣的真菌绝大多数为子囊菌亚门的真菌,少数为担子菌亚门的真菌,共生的藻类一般是绿藻和蓝藻,共20多属,如绿藻门的共球藻属(Trebouxia)、橘色藻属(Trentepohlia)和蓝藻门的念珠藻属(Nostoc),约占全部地衣藻类的90%。参与地衣的真菌是地衣的主导部分,地衣的子实体实际上是真菌的子实体,并不是任何真菌都可以和任何藻类共生而形成地衣,只有那些在长期生物演化中与一定的藻类共生而生存下来的地衣型真菌才能与相应的地衣型藻类共生而形成地衣。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生存状态,使得地衣有很多独特的药用价值,如抗炎、抗溃疡、祛风湿、强心、降压等。近30年来,地衣中多糖类成分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多糖类化合物是一种免疫调节剂,作为癌症的辅助治疗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多糖类物质是目前地衣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迄今为止,已经有100多种地衣中的多糖成分被发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放射免疫治疗中α核素在细胞水平上非均匀微观分布对细胞S因子的影响。方法利用蒙特卡罗方法随机模拟α粒子的发射;基于连续慢化近似模型,根据α粒子剩余射程-能量的关系,采用插值法计算α粒子入射动能和出射动能,得到其在靶区内的能量沉积。以213Po为例,计算了不同细胞大小及核素不同微观分布(均匀分布、中心分布、随核素距细胞中心的距离线性递增、线性递减、指数递增、指数递减)下细胞对细胞的S因子。结果213Po均匀分布下的S(C←C)与Hamacher给出的结果符合得很好;不同微分布下的S(C←C)有显著差别。分析表明,核素不同微观分布所造成的α粒子在靶区内运动的平均弦长的显著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α粒子平均碰撞阻止本领的变化,是造成细胞S因子有显著差别的主要原因。结论放射性核素非均匀微分布类型显著影响细胞S因子的大小,在估算细胞吸收剂量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医用辐射所致人群的剂量及其防护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医用辐射所致人群的剂量及其防护问题张景源随着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电离辐射源和放射性核素在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放射诊断与治疗的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在提高疾病诊治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人类受电离辐射照射的剂量负担。医疗照射已成为人工电离辐射照射的最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一种简便易行的人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提纯方法并进行鉴定。 方法 :采用匀浆、离心、70℃加热、冰浴、饱和硫酸铵盐析、透析、DEAE 纤维素层析等方法提纯cTnT ,并进行鉴定和免疫活性检测。 结果 :1 0 0g心肌组织中获得cTnT 2 1 .35 6mg ,纯度最高达 91 .7%。 结论 :建立的方法能成功提取纯度较高 ,且具有免疫活性的人心肌cTnT ,为建立适用于临床的cTnT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氟化物作用后破骨细胞样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凋亡配体Fas、FasLFasLigand和核因子NF-κB的表达变化。方法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氟化钠培养破骨样细胞,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细胞的Fas、FasL和NF-κB表达。结果Fas、FasL在破骨样细胞表达量随培养基中氟化钠浓度增高而增高;NF-κB的表达量随培养基中氟化钠浓度增高而降低,两者均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在氟化钠所致的破骨细胞凋亡过程中,Fas,Fas-L的表达随氟化物浓度增高而加强;而核因子NF-κB的表达随氟化物浓度增高而减弱,两者都具有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及其剂量阈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人们对外照射慢性放射病(以下简称慢放病)的认识正在不断的深化。过去由于西方国家的防护条件较好,射线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低于慢放病的阈值,罕见慢放病的发生,不承认慢放病的存在,而只认为在较高剂量率水平下的长期分次照射或迁延照射可能对人体各个器官或组织的损伤。但是在前苏联核工业发展的初期,为了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在其第一个生产堆(A厂)和后处理厂(B厂)投产的初期,工作人员在极差的防护条件下忘我地工作,以至于在A厂和B厂慢放病的患病率分别高达5.8%和22.5%。在我国,由于解放前和建国初期射线设备落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4种临床CT扫描方式对受检者常见组织吸收剂量的影响及胸部扫描的辐射场空间分布,以期为受检者与机房内空间辐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热释光探测器(TLD)测量仿真体模的眼晶体、甲状腺、性腺、胸部和腹部皮肤在4种CT扫描方式下的吸收剂量。利用TLD监测胸部螺旋扫描时距离CT诊断床不同位置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结果 仿真体模的眼晶体、甲状腺、性腺、胸部和腹部皮肤在4种CT扫描方式下的吸收剂量分别为0.040~64.818 mGy、0.154~10.155 mGy、0.028~0.154 mGy、0.443~17.141 mGy和0.093~14.346 mGy。胸部扫描时空间辐射场的空气比释动能最大值为0.049 mGy,且与CT球管距离越大数值越小。结论 4种CT扫描方式对受检者常见组织的吸收剂量一般不会超过阈剂量。单次CT胸部扫描时陪检者所受剂量较小。为减少辐射危害,在CT扫描中可采取屏蔽措施来减少受检者组织吸收剂量,同时陪检者应适当增加与球管和诊断床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对长白山地区山葡萄籽油调节血脂作用进行了研究.建立Wistar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后,观察葡萄籽油调节血脂功能.结果15天后高剂量组具有很好的降脂作用,TC下降达17.5%.30天后小剂量和大剂量组均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TC、TG两项指标均下降15%以上,特别是大剂量组TC下降24.6%(P<0.001),TG下降23%(P<0.01).通过对大鼠的试验研究证实,EPC油具有调节血脂作用,且给药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