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陈穹  王钢  唐永华 《安徽医药》2017,38(2):147-150
目的 探讨胰腺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FPNET)的多层螺旋CT(MSCT)双期增强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由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及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病理证实的24例NFPNE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测量肿瘤病灶平扫、增强动脉期及增强门脉期CT值,计算肿瘤的动脉期及门脉期的强化幅度绝对值并与胰腺实质强化幅度绝对值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对肿瘤的强化方式、是否具有周边脏器受侵或远处转移进行统计。结果 增强动脉期NFPNET与胰腺实质强化绝对值分别为(59.08±34.14)、(53.82±15.35)HU,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期NFPNET与胰腺实质增强绝对值分别为(48.05±22.80)、(39.37±11.57)HU,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PNET强化程度超过胰腺实质,动脉期有10例,门脉期有14例;3例片絮状强化,9例环形强化,7例壁结节样强化,8例有周边侵犯或远处转移。结论 胰腺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NFPNET的重要手段,NFPNET门脉期相比胰腺实质表现为相对富血供。  相似文献   
22.
目的:以PI-RADS 2.1为基础,比较1.5T磁共振(MRI)两种b值、不同视野(FOV)的DWI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1.5T磁共振前瞻性搜集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5例前列腺病变患者共60个前列腺病灶进行检查,其中弥散加权成像(DWI)分别采用b值1000 s/...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MS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4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的资料,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腺癌12例,2例行平扫、40例行平扫及增强CT检查,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病灶的数目和钙化有助于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P<0.05),单发病灶及甲状腺沙砾钙化好发于甲状腺癌.而病变增强后密度是否均匀,边界是否规整,颈部是否有淋巴结肿大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变突破包膜及肿大淋巴结位于中央区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结论 MSCT有助于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4.
目的:本旨在通过对肺栓塞的X线征象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以来诊断肺栓塞6例及复习有关献资料。结果:不同程度的肺栓塞及并发肺梗死患有不同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典型的、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气急、胸痛;典型的X线征象是:平片显示血流减少、肺动脉增粗、残根状表现或呈楔形影;肺血管造影显示肺动脉的中断或充盈缺损;CT扫描显示局部CT值降低及典型的梗死呈楔状密度增高影;肺灌注扫描的典型所见是呈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肺栓塞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X线平片表现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5.
张瑜  王钢 《上海医学影像》2010,19(3):206-207
目的探讨常规上胃肠道气钡造影检查中补充贲门区四体位成像的意义。方法对153例求诊者进行常规上胃肠道气钡造影后,对贲门区的观察补加四体位摄像(简称四体位法)进行比较,选用χ2检验分析。结果 (1)四体位法检出贲门区异常43例、胃食管返流40例、返流性食管炎12例、各型食管裂孔疝9例、食管下段静脉曲张2例,检出率较常规法提高(依次为53.57%、60%、33.33%、28.57%、100%)。检出贲门区癌2例,平滑肌瘤1例,显示更多典型征象。(2)两种方法检出结果χ2检验有显著差异(χ2=4.1、P0.05)。结论四体位法不仅提高贲门异常的检出率,且对贲门区器质性病变的定性及范围提供更多X线依据。  相似文献   
26.
应伟峰  陈穹  王钢  路明  翁慧超  张莹 《放射学实践》2020,(10):1231-1234
【摘要】目的:比较和分析人工智能(AI)技术、低年资放射医师、高年资放射医师、AI联合低年资放射医师对新冠肺炎CT诊断效能,探讨AI对新冠肺炎CT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AI新冠诊断软件诊断新冠概率>0%的53例患者图像,统计计算A组(低年资医师,参与放射诊断工作<10年)、B组(高年资医师,参与放射诊断工作≥10年)、C组(AI)、D组(低年资医师联合AI)初次CT诊断新冠肺炎信心评分受试者特征曲线(ROC),Z检验比较各组诊断效能;并以AI诊断新冠肺炎最大约登指数相应截断值为标准,比较各组敏感度、特异度。 结果:各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比较(AUC)。A组<B、D组(Z=2.406、2.013),C组<D组(Z=2.031),B组>C组(Z=2.1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AI诊断新冠肺炎最大约登指数相应截断值>3分为标准,各组对新冠肺炎CT诊断效能比较。敏感性:A组<B、D组(χ2=3.854、13.781),C组<D组(χ2=7.7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A组<B、D组(χ2=6.876、6.8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深度学习AI技术在新冠肺炎CT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AI可辅助低年资医师提高对新冠肺炎CT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对比分析冠状动脉易损与非易损斑块冠周心外膜脂肪衰减指数(FAI)与主动脉根部心外膜脂肪CT值(AOEATV)比值间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2021年2月—2022年1月258例患者503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图像,根据易损斑块CCTA特征分为非易损斑块组(A组)182根、1项易损特征斑块组(B组)173根、≥2项易损特征斑块组(C组)148根,比较各组斑块体积差异;计算人工智能所测冠周FAI与人工测量AO-EATV比值;比较各组间FAI、AO-EATV及FAI/AO-EATV的差异,并采用LSD-t检验对各组FAI/AO-EATV进行事后两两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FAI与FAI/AO-EATV对易损斑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各组间斑块体积、冠周FAI及AO-EATV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FAI/AO-EATV分别为0.75±0.08、0.73±0.06、0.72±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0,P=0.001);事后两两比较显示,A组>B组(t=27.58,P=0.006),A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