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磁共振胆道造影在胆道梗阻定位和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2,自引:1,他引:71  
目的:通过MRI胆道造影(MRcholangiography,MRC)与CT、US、经皮穿刺胆道造影术(PTC)或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手术、病理的对照研究,评价MRC显示胆道梗阻部位,确定梗阻原因的能力。材料与方法:30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在GESigna1.5T超导系统上进行了MRC检查,并与PTC或ERCP、CT、US、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本组资料中,MRC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准确性达100%,优于有损伤性的PTC或ERCP。MRC确定梗阻原因的准确性达70%,类似于PTC或ERCP、CT、US。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无损伤性的MR胆道造影在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和定性上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对于梗阻性黄疸,特别是行ERCP失败和不宜行PTC或ERCP的病人是最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62.
63.
小胰头癌的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小胰头癌在动态增强CT及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图上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胰头癌患者,其中5例行动态增强CT扫描,另5例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动态增强CT扫描方法为;造影剂总量为80~100ml,行团注法,注射造影剂后20s,开始作胰头部层厚,间隔各5mm的动态扫描,螺旋CT双期扫描为:造影剂总量90ml,速率3ml/s,动脉期扫描为注射造影剂30s后行胰头部螺旋  相似文献   
64.
在进行上胃肠道双对比检查时,有目的地将薄层钡液流过胃的近地壁,被称为“流动法双对比造影”。这一方法可以提高对高位胃小弯和胃后壁浅小病变的检出。文章介绍了操作过程、原理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65.
胸内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讨论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26例病人分2组:A组18例有胸片与CT对照,B组8例单有胸平片。结果:1.CT显示胸内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和组数及肺内病变种类及量都比胸平片显示多,两者的P<0.005。2.本组病人有罕见表现:2例有胸腺结节伴钙化,其中1例胸腺病灶为本病唯一表现。结论:CT及HRCT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分期、随访及鉴别诊断有价值。需与淋巴瘤及肺部癌性淋巴管炎鉴别。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软组织神经源性肿瘤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2 6例由病理证实的软组织神经源性肿瘤MRI表现 ,并与病理比较。结果 神经鞘瘤 1 1例 ,神经纤维瘤 7例 ,节细胞神经瘤 1例 ,神经纤维瘤病 1例 ,恶性神经鞘瘤 4例和神经纤维肉瘤 2例。 2 6例中 2 1例与神经血管束伴行 (占 80 8% ) ;3例神经纤维瘤出现“靶征” ;5例出现肿瘤邻近或远端肢体肌萎缩。结论 综合分析肿瘤的部位、形态、信号及其邻近的神经血管束 ,有助于确立软组织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 ,但MRI对其良、恶性的鉴别有较大局限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imentional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A,3DDCEMRA)前瞻性地观测肝内门静脉(简称门脉)和肝静脉的解剖和变异。方法共进行142例门脉和肝静脉3DDCEMRA检查。对肝内门脉和肝静脉的解剖和变异做分型,计算每一型所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并计算右后下肝静脉的显示率。结果142次成像中,8例(5.6%)显示门脉呈三分叉状,7例(4.9%)门脉先分出右后支,然后上行分为左支和右前支,4例(2.8%)门脉右前支源于左支,未发现有门脉左支水平段或右支缺如,余下123例(86.6%)显示正常门脉分支。绝大多数情况下(95.1%)肝中、肝左静脉合并,而三大支肝静脉单独汇入下腔静脉仅占4.9%。右后下肝静脉的显示率为7.7%。结论肝内门脉变异并不少见。肝中和肝左静脉多合并后汇入下腔静脉。部分病人有较为粗大的右后下肝静脉。3DDCEMRA能方便而清楚地显示上述血管的解剖和变异  相似文献   
68.
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报道了CT检查主动脉夹层17例。主动脉夹层的典型CT表现为内膜钙化内移、撕裂的内膜瓣片及真、假腔的显示等。本组运用动态扫描及薄层扫描显示夹层效果较好。文中并讨论了本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9.
随着超声和CT的广泛应用,非寄生虫性,即单纯性肝囊肿(以下简称肝囊肿)已成为最常见的肝良性占位病变。肝囊肿在病理上可分为血肿后和退行性囊肿、内皮细胞囊肿和胆管阻塞所致的滞留囊肿等。除多囊肝外,常见的肝单发或多发囊肿一般认为是小胆管阻塞造成的滞留囊肿,但从未有人证  相似文献   
70.
本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胰腺癌CT及MR方面的献,并予分析和比较,CT自应用以来,已成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但CT确诊的大多数病例仍为不能切除的胰腺癌,在分期方面,CT有时低估或高估了胰骨,胰外病变的范围。MR在改进扫描技术,提高空间分辨率的情况下,在识别肿块,判断胰周扩散,血管侵犯及淋巴结侵犯等方面均优于CT,对分散更有价值,在术前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更有指导意义,对比剂的应用有助于小胰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