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评价CT心肌能谱成像在兔缺血性心脏病模型中的价值。方法:建立40只新西兰大白兔缺血性心脏病模型,均分为4组,分别在建模后6h、3d、7d、14d于对比剂注入后10s、1min、3min进行CT心肌能谱扫描。扫描结束后行HE及CD31检查。将不同缺血时间缺血心肌碘基值除以同层面主动脉的碘基值标化后(nICIM)进行统计分析,分析nICIM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结果:延迟10s扫描,nICIM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延迟1min及3min扫描,其值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缺血6h组与其他各组nIC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6h-3d=0.01,P6h-7d=0.01,P6h-14d=0.00。延迟10s扫描,nICIM与MVD存在负相关(r=-0.54,P=0.00),延迟1min及3min扫描,nICIM与MVD存在正相关(延迟1min r=0.57,P=0.00,延迟3min r=0.48,P=0.00)。结论:CT心肌能谱成像可有效评价缺血性心脏病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MSCT对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病例,分析其CT表现,包括囊肿部位、形态、密度和囊壁厚度,并分析其相关并发症。结果:27例消化道重复畸形中发生在食管2例,胃3例,胃合并食管1例,小肠19例,结肠2例。囊肿形态在CT上表现为圆形23例、管形3例、圆形-管形复合型1例。25例囊肿CT平扫为液性低密度,1例合并囊内出血呈高密度,1例囊内可见气体。囊壁厚度大于同层面肠壁者有22例,囊壁均有强化,2例囊壁可见钙化。27例囊肿中,6例出现并发症,包括囊内出血1例,囊肿破裂穿孔伴胰腺炎1例,继发肠梗阻4例。结论:低密度液性囊肿(偶见气体)、厚壁、管形或圆形-管形复合型形态是消化道重复畸形特征性的CT表现。CT对诊断消化道重复畸形合并肠旋转不良、肠闭锁等畸形和(或)伴发肠梗阻、肠扭转等病变颇具优势。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胃癌患者术前行双能CT扫描的常规平扫及虚拟平扫图像,评估通过去除常规平扫来降低辐射剂量问题。方法:74例患者行胃双能CT扫描,测量病灶在虚拟平扫和常规平扫图像中的平均CT值、大小、图像质量和有效放射剂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在常规和虚拟平扫图像中胃癌的最大厚度和肿大淋巴结的最大直径均无显著意义(P>0.05)。在两者图像中所测组织的平均CT值除主动脉外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绝对值差异值在10HU以下。在动脉期和门脉期的虚拟平扫图像中除主动脉外其他测量的组织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虚拟平扫图像的噪声较常规平扫图像低(P<0.01)。虚拟平扫图像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但是图像质量较常规平扫低(P<0.01)。省去常规平扫所降低的放射剂量是21.40%±4.44%。结论:虚拟平扫在胃癌术前分期扫描中具有代替常规平扫的潜在应用价值,并能因此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磁共振T1WI首次通过灌注成像时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及其作为化疗反应预测因子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新辅助化疗后体积改变将10例乳腺癌分为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比较分析化疗前后肿瘤体积、最大信号丢失率变化及化疗前最大信号丢失率与肿瘤缩退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化疗前两组体积及最大信号丢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扫描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肾脏血流变化,探讨其在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无早期肾损害组和早期肾损害组。应用MSCT灌注扫描检查,测量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并与核医学肾脏有效血浆流量(ERPF)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整肾、皮质和髓质的BF值均低于对照组,其中高血压有早期肾损害组下降明显,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组整肾BV下降,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有早期肾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无早期肾损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组MTT延长,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组整肾BF与ERPF线性相关。结论MSCT可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组织血流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早期诊断和预测高血压病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8例肾动脉狭窄采用导引导管法(A组19例)和导丝交换法(B组9例),行经皮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共植入支架31枚(Palmaz支架22枚,Wallstent4枚,Symphony支架5枚)。随访6个月~1年,观察血压、血肌酐、抗高血压药用药情况,并与术前比较。结果两组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技术成功率为100%,B组中有2例患者术中发生肾动脉远端分支栓塞,两组共有4支血管发生再狭窄。结论导引导管法肾动脉内支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首选方法;维护肾功能是该治疗的首要目的。  相似文献   
47.
大鼠三叉神经慢性疼痛模型丘脑1H MR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慢性疼痛模型及假手术大鼠的丘脑MRS表现,探讨三叉神经慢性疼痛中枢生化代谢改变的特点。方法:使用慢性结扎的方式建立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n=20),设立大鼠假手术对照组(n=10);在术后1、2、3、4、5和6周对其丘脑进行MRS分析。结果:慢性压迫致痛大鼠模型的丘脑Glx峰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术后1~3周大鼠丘脑Glx峰高达到和超过Cr半峰高者18例(90%);与假手术组比较,三叉神经慢性疼痛模型丘脑NAA/Cr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F(2,27)=3.90,P<0.05);其双侧丘脑谱线不对称,损伤神经对侧丘脑NAA峰下降明显。结论:慢性压迫致痛模型的丘脑区Glx峰升高,NAA/Cr下降。MRS能活体、无创、动态地检测慢性疼痛模型丘脑的生化代谢改变,可作为客观的手段用于有关慢性疼痛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脾脏脉管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1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脾脏脉管瘤的CT资料,包括血管瘤5例,血管淋巴管瘤3例,淋巴管瘤3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检查,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脾脏脉管瘤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病灶,血管瘤强化显著,淋巴管瘤强化不明显或轻微强化,血管淋巴管瘤不同程度强化。血管瘤显示延迟均匀强化特点,淋巴管瘤及部分血管淋巴管瘤内间隔可轻度强化。结论:CT对脾脏脉管瘤有较高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9.
泌尿系统疾病MDCT检查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MDCT的发展给泌尿系统疾病的检查方法和影像诊断带来很大变化和提高.本文旨在介绍MDCTA,薄层动态增强和多平面重建,MDCT灌注成像,MDCT尿路造影等的检查方法与技术及其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肺结节内透亮影的CT表现及其意义.方法 共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9例肺结节(直径≤4 cm ),其中肺癌结节36例,其他良性结节23例.扫描机型为Philips 16排螺旋CT机.全部病例平扫,54例增强扫描.常规胸部平扫后,以病变部位为中心,薄层扫描.CT重点分析肺结节内透亮影的形态、大小及分布.比较结节内透亮影出现的比率.χ2检验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良、恶性肺结节内出现点状和多点状透亮影的百分比分别是3%,22%以及2%和15%;良、恶性结节相差显著(P<0.05),两者出现在条线状和不规则状形态透亮影中比率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 肺结节内点状、多点状透亮影在良、恶性结节中出现率有显著差异,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