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肾脏少见病变CT诊断(附4例误诊肾细胞癌的病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4例误诊肾细胞癌的肾脏少见病变CT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这类病变的认识能力。方法:描述4例误诊肾细胞癌的肾脏少见病变临床与CT影像学表现。4例肾脏病变分别为肾血管畸形伴囊肿出血1例,肾神经内分泌癌(不典型类癌)1例,肾平滑肌瘤1例,肾结核1例。CT行平扫及3期增强扫描,其中2例作多平面重建(MPR)观察。结果:肾平扫等高混杂密度肿块及增强后对比剂圆弧形压迹可支持肾血管畸形伴囊肿出血的诊断。肾神经内分泌癌所示肾内肿块强化幅度不同于常见肾细胞癌。左肾平滑肌瘤表现为肾内球形肿块,境界光整,强化均匀,符合肾平滑肌瘤特征。左肾结核患肾病变内低密度灶境界锐利,肾皮髓质纹理模糊,符合肾结核乳头炎及结核脓腔的病理特点。结论:肾脏少见病变常难与肾癌鉴别。CT三期增强扫描和多平面重组常有必要。仔细观察病灶的形态、范围和强化情况,有助于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肝脏超声造影在肝癌术后肝内复发转移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5月68例原发性肝癌术后门诊和住院患者随访资料,超声造影(CEUS)检查68例,多层CT(MSCT)检查26例,磁共振(MRI)检查32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10例,肝穿刺病理检查6例。结果小于0.5 cm的复发或转移灶,肝脏CEUS检出率显著高于MSCT,同期检出率分别为85.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CEUS同期检出率分别为72.2%、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直径在0.5 cm~1 cm复发或转移灶,MSCT与CEUS同期检出率分别为75%、9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1 cm的复发或转移灶,MSCT与CEUS同期检出率分别为80%、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CEUS对于检出肝癌术后直径小于1 cm的复发或转移灶具有明显的优势,检出率高于MSCT和MRI,是肝癌术后随访早期诊断肝内复发转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3.
患者,女,31岁。因健康体检时发现甲胎蛋白(AFP)升高而行腹部CT检查。临床无明显症状,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CT:肝肾间隙见一33mm×31mm大小的类圆形等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整,平扫CT值45.96Hu,三期增强扫描CT平均值分别为:80.07Hu、95.69Hu、71.98Hu,呈均匀并延迟强化,境界清楚,与结肠肝曲相连(图1)。CT拟诊:肠壁或系膜间质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34.
患者,男性,37岁。因胸闷、发热1周就诊,体温39.2℃。无其它不适。 DR:左心缘呈半球形向左侧明显突出,边界光整,与心脏无明显分界(图1)。肺内未见实变。  相似文献   
35.
 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联系,并可能增加痴呆的风险。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提供多种组织量化信息,包括脑结构体积、脑微出血灶、脑损伤病变、大脑灌注、脑功能连接、白质微结构完整性等。大脑结构MRI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脑萎缩相关;大脑功能MRI发现神经元活动信息改变,并与早期认知障碍有关。检测大脑MRI的细微改变能为糖尿病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提供诊断依据,具有潜在的预测价值。本文对大脑MRI多种影像标记在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改变中的发现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MR表现。观察胆囊壁厚度、胆囊壁强化情况、胆囊壁内结节、胆囊内黏膜线、胆囊内有无结石以及胆囊周围的变化。结果16例患者中胆囊增大12例、缩小4例,所有患者均见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及胆囊壁内结节,6例胆囊内显示黏膜线。11例患者胆囊内有结石。胆囊周围炎性浸润8例,其中2例炎症侵及肝脏。结论胆囊壁增厚、增厚胆囊壁内结节及胆囊内黏膜线是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ADC值(ADC)测量对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MRI资料,DWI检查采用EPI技术,分别测量乳腺病灶及正常乳腺ADC值,对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ADC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50例中浸润性导管癌34例,黏液腺癌6例,乳头状癌4例,浸润性筛状癌4例和髓样癌2例。乳腺癌和正常组织的ADC值分别为(1.31±0.06)×10-3及(2.06±0.04)×10-3mm2/s。浸润性导管癌、黏液腺癌、乳头状癌及筛状癌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06,P〈0.05),黏液腺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乳头状癌及筛状癌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浸润性导管癌与乳头状癌及筛状癌间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71和0.333)。结论:不同类型乳腺癌因病理基础不同,ADC值变化存在一定差异,ADC值测量有助于部分病理类型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在不同病理类型中的乳腺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9例经病理证实(34例浸润性导管癌,7例黏液腺癌,4例乳头状癌,4例浸润性筛状癌)的乳腺癌MRI资料,病例均行MRI动态增强检查及DWI成像,绘制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计算早期强化率及峰值强化率,测量病灶ADC值,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正常对照组ADC值配对配对t检验.结果:动态增强MRI显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Ⅲ型34例(69.3%),Ⅱ型10例(20.4%),Ⅰ型5例(10.2%).浸润性导管癌、黏液腺癌、筛状癌及乳头状癌之间的早期强化率有明显差异(F=3.399,P=0.027<0.05),峰值强化率无明显差异(F=2.241,P=0.099>0.05),ADC值有显著性差异(F值为37.954,P=0.000<0.05).黏液腺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早期强化率及ADC值均有明显差异(P=0.042,0.000<0.05).结论:乳腺癌因其病理基础不同,表现出不同的MRI特征,动态增强MRI及ADC值测量对部分病理类型的鉴别可提供一些参考,其中对黏液腺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9.
40.
依据"CT严重性指数"(CTSI)可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MRI同CT一样对胰腺疾病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增强超声检查也是一种可应用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纤维化诊断、炎症分级及监测类固醇治疗反应的有效方法.随着PET/CT扫描技术的进展,其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检出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些新进展将有助于改进胰腺疾病的诊断和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